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词库 分类诗词 作品不分行
应门岩岩,朱扉含光。
路殿岿其隆崇,文陛巇其高骧。
听迅雷于长除,若有闻而复亡。
其园囿苑沼,骈田接连。
渌池分浪,以带石垠
文隅琼岸,华玉依津。
邦乃大狩,振扬炎威。
教民即戎,讲习兴师。
落幕包括,连结营围。
长罼掩壑,大罗被泽。
毛群陨殪,羽族歼剥
填崎塞畎,不可胜录
戢武器于有炎之库,放戎马于巨野之坰(《水经·泗水》注)
⑴ 《艺文类聚》六十一,《御览》八百三十二

阳精炎赫,卉木萧森。
谷风扇暑,密云重阴。
激电震光,迅雷遗音。
零雨降集,飘溢北林。
泛泛轻舟,载浮载沉。
感往悼来,怀古伤今。
生年有命,时过虑深。
何用写思,啸歌长吟。
谁能秉志,如玉如金。
处哀不伤,在乐不淫。
恭承明训,以慰我心(○本集上。)

雷赋 西晋 · 夏侯湛
伊朱明之季节兮,暑熏赫以盛兴。
扶桑炜以杨燎兮,雷火晔以南升。
大明黯其潜曜兮,天地郁以同蒸。
制丹霆之焰焰兮,奋迅雷之崇崇。
驰壮音于天上兮,激骏响于地中。
徒观其霰雹之所摇凿,火石之所烧烁,云雨之所浇沃,流潦之所淹濯。
当冲则摧破,遇披则歼溺。
山陵为之崩荡,群生为之震辟。
是以大圣变于烈风,小雅肃于天高。
嗟乾坤之神祇兮,信灵威之诞昭。
故先王制刑,拟雷霆于征伐。
恢文德以经化兮,耀武义以崇烈。
苟不合于大象兮,焉济道以成哲(《初学记》一)

朝游游层城,夕息旋直庐。
迅雷中霄激,惊电光夜舒。
玄云拖朱阁振风薄绮疏。
丰注溢修霤,潢潦浸阶除。
停阴结不解,通衢化为渠。
沈稼湮梁颍,流民溯荆徐
眷言怀桑梓,无乃将为鱼
⑴ ○《文选》二十四。《初学记》十一。本集五。《诗纪》二十五。

有似人面,一脚孤立。
性与时反,冬出夏蛰。
带其羽毛,迅雷不入。

蚍蜉赋 东晋 · 郭璞
惟洪陶之万殊,赋群形而遍洒。
物莫微于昆虫,属莫贱乎蝼蚁。
淫淫奕奕,交错往来。
行无遗迹,鹜不动埃。
迅雷震而不骇,激风发而不动,虎贲比而不慑,龙剑挥而不恐。
乃吞舟而是制,无小大与轻重。
因无心以致力,果有象乎大勇。
出奇胶于九真,流赪液其如血。
饰殷人之丧舆,在四隅而交结。
济齐国之穷师兮,由东山之高垤。
感萌阳以潜出兮,知将雨而封穴。
伊斯虫之愚昧,乃先识而似悯
⑴ 《书钞》一百五十八,《艺文类聚》九十七,《御览》九百四十七。

蠢尔长蛇,荐食江汜。
我皇神武,泛舟万里。
迅雷电迈,弗及掩耳。
思乐华林,薄采其兰。
皇居伟则,芳园巨观
仁以山悦,水为智欢。
清池流爵,秘乐通玄。
修罾洒鳞,大庖妙馔。
物以时序,情以化宣
终温且克,有肃初筵。
嘉宾在兹,千禄永年
⑴ 《类聚》四引泛、里、耳、兰、观、欢、玄、宣八韵。《初学记》十四作王济从事华林园诗。引馔、宣、筵、年四韵。广《文选》八作华林园诗。引泛、里、耳、兰、观、欢、玄、宣八韵。《诗纪》二十三。

酒赞 东晋 · 戴逵
四言诗
余与王元琳集于露立亭,临觞抚琴,有味乎二物之间,遂共为之赞曰。
醇醪之兴,与理不乖。
古人既陶,至乐乃开。
有客乘之,隗若山颓。
目绝群动,耳隔迅雷。
万异既冥,惟元有怀
⑴ 《初学记》二十六,又略见《书钞》一百四十八。

霖雨诗 东晋 · 曹毗
洪霖弥旬日,翳翳四区昏。
紫电光牖飞,迅雷终天奔
⑴ ○《初学记》一。《诗纪》三十二。

有事于南郊赋(750年) 唐 · 杜甫
盖主上兆于南郊。
聿怀多福者旧矣。
今兹练时日。
就阳位之美。
又所以厚祖考通神明而已。
职在宗伯。
首崇禋祀。
先是春官条颂祇之书。
献祭天之纪。
令泰龟而不昧。
俟万事之将履。
掌次阅毡邸之则。
封人考壝宫之旨。
司门转致乎牲牢之系。
小胥专达乎悬位之使。
二之日朝庙之礼既毕。
天子苍然视于无形。
澹然若有所听。
又斋心于宿设。
将旰食而匪宁。
旌门坡陁以前骛。
彀骑反覆以相经。
顿曾城之轧轧。
轶万户之荧荧。
驰道端而如砥。
浴日上而如萍。
掣翠旄于华盖之角。
彗黄屋于钩陈之星。
神仙戌削以落羽。
魍魉幽忧以固扃。
战岐慄华。
摆渭掉泾。
地回回而风淅淅。
天泱泱而气青青。
甲冑乘陵。
转迅雷于荆门巫峡。
玉帛清迥。
霁夕雨于潇湘洞庭。
于是乘舆。
霈然乃作。
翳夫鸾凤将至以冲融。
寥廓不可乎弥度。
声明通乎纯粹。
溟涬为之垠堮。
驷苍螭而蜿蜒。
若无骨以柔顺。
奔乌攫而黝蟉。
徒有势于杀缚。
朱轮竟野而杳冥。
金錽成阴以结络。
吹堪舆以轩轾。
枪寒暑以前却。
中营密拥乎太阳。
宸眷眇临乎长薄。
熊罴弭耳以相舐。
虎豹高跳以虚攫。
上方将降帷宫之綝缡。
屏玉轪以蠖略。
人门行马。
以拱乎合沓之场。
皮弁大裘。
始进于穹崇之幕。
冲牙铿锵以将集。
周卫轇轕而咸若。
月窟黑而扶桑寒。
田烛稠而晓星落。
肃定位以告洁。
蔼严上而清超。
云菡萏以张盖。
春葳蕤以建杓。
簪裾斐斐。
樽俎萧萧。
方回曲折。
周旋寂寥。
必本于天。
王宫与夜明相射。
动而之地。
山林与川谷俱标。
于是乎官有御。
事有职。
所以敬鬼神。
所以勤稼穑。
所以报本反始。
所以度长立极。
元酒明水之上。
越席疏布之侧。
必取先于稻秫曲蘖之勤。
必取著于纷纯文绣之饰。
虽三牲八簋丰备以相沿。
而苍璧黄琮实归乎正色。
先王之丕业继起。
信可以永其昭配。
偫望之遍祭在斯。
示有以明其翼戴。
由是播其声音以陈列。
从乎节奏以进退。
韶夏濩武。
采之于训谟。
钟石陶匏。
具之于梗槩。
变方形于动植。
听宫徵于砰磕。
英华发外。
非因乎笋簴之高。
和顺积中。
不在乎雷鼓之大。
既而膟膋挂罥。
柴燎窟块。
騞砉擘赫。
葩斜晦溃。
电缠风升。
雪飒星碎。
拂勿⿰(氵侹)濙。
眇溟苁漼。
圣虑岑寂。
元黄增霈。
苍生禺卬。
毛发清籁。
雷公河伯。
咸𩣚騃以修耸。
霜女江妃。
乍纷纶而晻暧。
执绂秉翟。
朱干玉戚。
鼓瑟吹笙。
金支翠旌。
神光倏敛。
祀事虚明。
于是涾𣵺乎涣污。
纡馀乎经营。
浸朱崖而洒朔漠。
汹旸谷而濡若英。
耆艾涕而童子舞。
丛棘坼而狴牢倾。
是率土之滨。
覃酺醵以涵泳。
非奉郊之县。
独宴慰以纵横。
元泽淡泞乎无极。
殷荐绸缪乎至精。
稽古之时。
屡应符而合契。
圣人有作。
不逆寡而雄成。
尔乃孤卿侯伯。
偫儒三老。
俨而绝皮轩。
趋帐殿。
稽首曰。
臣闻燧人氏已往。
法度难知。
文质未变。
太昊氏继天而王。
根启闭于厥初。
以木传子。
摅终始而可见。
洎虞夏殷周。
兹焕炳而葱茜。
秦失之于狼贪蚕食。
汉缀之以蛇断龙战。
中莽茫茫夫何以从。
圣蓄缩曾不下眷。
伏惟道祖视生灵之磔裂。
丑害马之蹄齧。
呵五精之息肩。
考正气之无辙。
协夫贻孙以降。
使之造命更挈。
累圣昭洗。
中祚触蹶。
气惨黩乎脂夜之妖。
势回薄乎龙蛇之孽。
伏惟陛下勃然愤激之际。
天阙不敢旅拒。
鬼神为之呜咽。
高衢腾尘。
长剑吼血。
尊卑配。
宇县刷。
插紫极之将颓。
拾清芬于已缺。
炉之以仁义。
锻之以贤哲。
联祖宗之耿光。
卷夷狄之彯撇。
盖九五之后。
人人自以遭唐虞。
四十年来。
家家自以为稷卨。
王纲近古而不轨。
天听贞观以高揭。
蠢尔差僭。
粲然优劣。
宜其课密于空积忽微。
刊定于兴废继绝。
而后睹数统从首。
八音六律而惟新。
日起算外。
一字千金而不灭。
上曰吁。
昊天有成命。
惟五圣以受。
我其夙夜匪遑。
宴用素朴以守。
吁嗟乎麟凤。
胡为乎郊薮。
岂上帝之降鉴及兹。
元元之垂裕于后。
夫圣以百年为鹑鷇。
道以万物为刍狗。
今何以茫茫临乎八极。
眇眇托乎偫后。
端策拂龟于周汉之馀。
缓视阔步于魏晋之首。
斯上古成法。
盖其人已朽。
不足道也。
于是天子默然而徐思。
终将固之又固之。
意不在抑殊方之贡。
亦不必广无用之祠。
金马碧鸡。
非理人之术。
珊瑚翡翠。
此一物何疑。
奉郊庙以为宝。
增怵惕以孜孜。
况大庭氏之时。
六龙飞御之归。

废村多年树,生在古社隈。
为作妖狐窟,心空身未摧。
妖狐变美女,社树成楼台。
黄昏行人过,见者心裴回。
饥雕竟不捉,老犬反为媒。
岁媚少年客,十去九不回。
昨夜云雨合,烈风驱迅雷。
风拔树根出,雷劈社坛开。
飞电化为火,妖狐烧作灰。
天明至其所,清旷无氛埃。
旧地葺村落,新田辟荒莱。
始知天降火,不必常为灾。
勿谓神默默,勿谓天恢恢。
勿喜犬不捕,勿誇雕不猜。
寄言狐媚者,天火有时来。

璧之为宝也至珍。龙之为物也至神。
蕴彼坚贞。由是见希于代。
神其变化。胡不可畏于人。
苟以力夺我宝。则必害及尔身。
原夫被褐而来。舣舟以济。
怀白璧为利涉。佩青蛇而自卫。
光连晓日。若明镜之高悬。
影落深潭。状白虹之初霁。
孤棹才移于渡口。二龙歘见于波际。
将至宝因此可求。谓匹夫于焉易制。
徒观其迅雷铿。狂电翕赩。
转清辉而阳景灭曜。喷风雨而晴空变色。
拖尾乃无所遁逃。矫首则方将荐食。
朱萍焉能施其术。佽飞莫得用其力。
灭明乃挺利剑。整扁舟。
驱天吴。北阳侯。
壮志奋而发植冠耸。瞋目张而眦裂血流。
白刃下耀于渊室。紫气上冲于斗牛。
左绝其脰。右摏其喉。
擢锦缋之鳞。触惊波而乍聚乍散。
洒元黄之血。随奔流而或沈或浮。
既风恬而雨绝。俄雾廓而烟收。
龙实最灵。孰可以威而詟。
璧惟重宝。岂得不义而求。
既而弭波澜。济江干。
璧非人。愿保全而莫可。
人非剑。思耀武而诚难。
然后韫神邱。即长路。
持拱璧而叹息。盼中流而回顾。
岂不以怀宝者为物所求。恃力者为人所恶。
且龙实恃力。人惟怀璧。
尔实我欺。我非尔惜。
虽在时之攸重。谅于人而何益。
闻老氏之诫。莫守乎满堂。
考圣人之清。不贵于盈尺。
遂投之河而神罔敢受。毁于岸而人莫敢有。
纷然电散。谓齐后之碎连环。
騞尔星分。同亚父之撞玉斗。
则知动不可妄。求不可苟。
始则将害于人。终乃自贻伊咎。
胡不伏水府而藏珠于颔。照昆山而衔耀于口。
故贪而毙也。诚罹有悔之凶。
毁以弃之。安能无胫而走。
嗟乎仁必有勇。信千古而不朽。

蚍蜉赋(836年) 唐 · 李德裕
此郡多蚍蜉。余所居临流。实繁其类。或聚于衽席。或入于盘盂。终日厌苦。而不知可禦之术。因戏为此赋。令稚子煜和之。
惟江潭之下国。况幽居于泽畔。
何蝼蚁之微物。亦有徒而凌乱。
或泮散于经笥。或夤缘于食案。
余乃戏而问之曰。尔能居厚地而漏山阿。
无乃处吾身而为大患。蚁不能言。
辞以意宣。其旨曰。
我禀形于造化。亦一气之所甄。
尝济齐师之乏。亦闻妫德之膻。
睹封穴而知雨。验寸壤而得泉。
出以时而不息。故学者得而称焉。
戴粒而游。若巨鳌之冠神岳。
绕磨而行。若日月之丽清天。
若乃依垤缘壁。淫淫奕奕。
其聚无声。其行无迹。
值晏温而出游。当祁寒而入隙。
迅雷作而不骇。微雨洒而自适。
生虽琐细。亦有行藏。
止若偫羊之聚。进加旅雁之翔。
乘其便也。虽鳣鲸而可制。
无其势也。虽蛭蟥而不伤。
今愿悔过。戢于垣墙。
岂同青蝇之点白。污君子之衣裳。

忧赋(863年) 唐 · 皮日休
草茅臣日休见南蛮不宾。天下徵发。民力将毙。乃为赋以见其志。词曰。
上有太古。
粤有民族。
颛若混命。
愚如视肉。
当斯时也。
虽三王之道不能化。
五帝之泽不能沐。
迨乎混沌欻起。
觇视騞分。
其形也有精有神。
其心也有伪有真。
既凋其质。
又秀其纯。
有智有机。
有义有仁。
有怨有怼。
有悲有辛。
居人灵府者。
总属于神。
神之生也。
摄爽孕精。
胎意婴情。
不迹不眹。
无臭无声。
不居于愚。
不侵于婴。
先物而动。
先人而行。
不注而溢。
不丝而萦。
神之居也。
填胸塞臆。
冥冥默默。
静如寐魔。
将语不得。
其遇如噎。
其饮如食。
其轻者瘠。
其重者殛。
神之行也。
其居幽幽。
其行悠悠。
来不可抑。
去不可留。
其情如剸。
其绪如抽。
其刚为愤。
其弱为羞。
其子为恨。
其孙为愁。
入人之心也。
如毒如螫。
如虔如刘。
不纶而渔。
不兵而蒐。
其坚也龙泉不能割。
其痛也蓖荔不能瘳。
入人之怀也。
倘倘佯佯。
隐隐遑遑
牢然不胜。
悒若有亡。
威能制佚。
力可摧刚。
乖人之性。
反天之常。
不丧而戚。
不役而忙。
不触而醉。
不驰而狂。
是知食鯈鱼者不能巳。
树萱草者不可忘。
倘怀如嚄唶者。
其人立伤。
入人之神也。
昧人之精。
烁人之英。
痴然而作。
如病宿酲。
虽有王澄之色必俛。
乐广之神不清。
入人之首也。
欻从内热。
郁而上结。
不劳膏沐。
自清其发。
有久而释者。
则其人也。
冠丝簪雪。
入人之眉也。
于悒摧颓。
思不自裁。
动如葭灰。
飞上眉来。
颦然无力。
自落金杯。
有积而未巳者。
双眉之翠如一月不开。
入人之目也。
端坐日晏。
凝然忘倦。
注睫直视。
外象不遍。
虽有斧藻之绣。
毛嫱骊姬到于前。
昏如有事。
入人之耳也。
希希夷夷。
俯而不思。
殷然满耳。
其身如尸。
虽师旷之善听。
苟入之也。
迅雷烈风。
亦不闻之。
入人之齿也。
噤其齿牙。
淡其含咀。
悲嗟既巳。
哆如饿虎。
虽有膹炙餫𩝧堆其前。
粝不可茹。
入人四枝也。
如絷如维。
如劳如疲。
其力如柳。
弱不可支。
苟甚者。
消骨枯髓。
夺色削肌。
其人也立不胜衣。
噫嘻呜呼。
忧之甚也如斯。
向其入之也。
臣皆有之。
然犹未忧。
何实为师。
既忧其身。
须忧其时。
苟肉食者谋失。
而藿食者殃罹。
可不忧欤。
可不忧欤。
夫于政而疲。
于禄而尸。
王道不宣。
皇纲不维。
元恶作矣。
大盗乘之。
是臣忧也。
后之际。
阴教规矩。
夏德涂山。
周赞文母。
牝鸡无晨。
中馈有主。
苟奇邪而不黜。
乃神器之可取。
宫掖紊乱。
奸邪麀聚。
文信为相而私后。
董偃作庸而尚主。
其甚也。
汉成母以国循姓。
周宣后将权授父。
是臣忧也。
储后之选。
实贤与良。
少海增润。
重离益光。
辅导不至。
乃为猖狂。
叹戾园之思子。
嗟临江之悯王。
斯爱是即。
恶乃易彰。
其甚者。
悯怀死而晋乱。
房陵易而隋亡。
是臣忧也。
封宗王嫡。
所以贵亲。
茅土足以继其后。
印绶足以饰其身。
至乃割域中之土宇。
半天下之黎民。
王犹未足。
乱以遄臻。
其甚者。
篡则王伦孙秀。
杀则清河万人。
是臣忧也。
辅之而王。
在忠与良。
致叔父于折木。
取太公于钓璜。
宠之极也。
其化为权。
权之极也。
其化为强。
其甚者。
曹操以兵而上殿。
高澄抑帝而劝觞。
是臣忧也。
内竖之臣。
乃宠而绥。
竖刁乱齐之日。
伊戾祸宋之时。
西汉则中令扇迹。
东京则鄛卿构基。
举手天转。
切齿国危。
其甚者。
陈蕃以贤而陷矣。
何进用忠而僇之。
是臣忧也。
贾谊爱时。
仕止于国傅。
桓谭非谶。
官止于郡丞。
是臣忧也。
将在于军。
君命不复。
知魏绛之法行。
见条侯之令肃。
郭开受谏。
李牧就诛。
范睢一言。
武安被僇。
是臣忧也。
王臣蹇蹇。
言须逆耳。
治乱终书。
善恶必纪。
赵盾终屈于董狐。
崔杼竟书于太史。
至有陈象极言以族灭。
李云上书而身死。
是臣忧也。
悬官待贿。
命相取资。
崔烈作司徒之日。
曹嵩为太尉之时。
未搜岩穴。
莫访茅茨。
秦缪既诛于五羖。
桓魋将退于仲尼。
是臣忧也。
法令如网。
随而补之。
肺石之上。
落人涕洟。
公孙鞅恢令之法。
严延年扫墓之期。
是臣忧也。
命将兴师。
夸力四夷。
既侵岭徼。
又定边陲。
以无用之沙漠。
竭有限之民资。
是以先王谓之荒服。
后嗣谓之羁縻。
岂可使亲帅武旅。
躬挥战阵。
故汉高有白登之辱。
隋炀有雁门之围。
是臣忧也。
出警入跸。
以示严肃。
非有事于名山。
即展义于偫牧。
故昭王游汉水以无归。
宣帝幸中山而不复。
是臣忧也。
功作非宜。
夺民农时。
我簠不粢。
我黍阻饥。
倾宫既作。
阿房又施。
人既怨矣。
鬼其泣之。
是臣忧也。
头会箕敛。
关征市赋。
民之胥怨。
无所赴愬。
人厌进修。
家为积聚。
卜式出于富人。
宏羊拔于贾竖。
是臣忧也。
外戚之贵。
上公是列。
西汉则王根为玉山。
东京则郭况制金穴。
国步将移。
天泽未歇。
不师殷鉴。
尚遵覆辙。
是臣忧也。
大乐既没。
淫声是起。
宋都已改。
行人贪贿。
如斯陈国一时雄。
玉树后庭花至死。
是臣忧也。
先之而昌。
后之而亡。
先之者尧兴唐。
舜兴虞。
后之者癸丧夏。
辛丧商。
故王之忧国者而日旰不食。
士之忧位者而载贽出疆。
鹑居●8766食者何汲汲。
孔席墨突者何遑遑。
故臣之忧也。
尽此而巳矣。
愿陛下忧之。
治可致乐康。
道可跻羲皇。
则天下幸甚。

域中公子问于方外先生曰。
盖闻水之大也。
下环乎地。
上浮于空。
无象无边。
夷犹洪濛。
百派千流。
皆归于东。
何巨溟之深也。
万古能容。
何九州之高也。
不沦其中。
先生曰。
浑沌死。
乾坤始。
东西倾。
川泽委。
帝乃虑海旁溢
俾山中峙。
复孕以火。
用销其水。
此沃焦之为义。
真帝之元旨者也。
请言其状也。
巉乎崒乎。
赫曦乎。
翕赩乎。
阴阳炽炭。
天地开炉。
景风鼓吹。
赤帝规模。
成于妙有。
拔彼虚无。
处冷能热。
虽燔且濡。
于律则黄钟取法。
在易则既济相符。
坡𡶊兮压海万里。
鸿洞兮烘天一隅。
液冯夷。
轧天吴。
鳞介既难以潜伏。
草木安得其芬敷。
巨灵不能擘。
畏其烂手
愚公不能移。
惮其焚躯。
灵涨疑竭。
大室若枯。
尔其水之来也。
浩浩争奔。
滔滔不住。
蹴岳堆阜。
跳天沃雾。
旸谷无地。
扶桑失树。
雷奔潮走。
雪飞洙聚。
吞吐造化。
浮沈朝暮。
一归墟之积。
积既久而还盈。
一尾闾之泄。
泄不供而旋注。
苟彼不为煎熬。
何物当其委输。
公子曰。
夫万物之是非也。
当务所见。
无矜所传。
不见五岳。
各司一边。
蟠地极天。
吐云含烟。
玉石产其下。
豫章森其巅。
高高下下。
绵绵联联。
方面是传。
祀典是先。
故无事则备王者之巡游焉。
有事则为国家之关防焉。
彼沃焦者。
存耶亡耶。
不知夫去中国几千。
其说何迩。
其功岂然。
先生曰。
古不可以今论。
远不可以近识。
至于先贤先圣。
有功有德。
或始火化。
或始粒食。
或衣裳兆民。
或栋宇万国。
其人岂见。
其道何极。
但日用而不知。
固神化之难测。
抑又人之为意。
见频则不怪。
闻数则不惊。
只如踆乌元兔。
迭代亏盈。
迅雷烈风。
无形有声。
北冰不泮。
南雨无晴。
方诸向月而水出。
阳燧映日而火生。
鹤知半夜。
鸡辨五更。
螟蛉化而蜾蠃负。
洛钟鸣而蜀山倾。
谭如诡妄。
验乃彰明。
傥非目击。
皆必力争。
如沃焦者。
茫茫霭霭。
存于物外。
屹溟涨以独立。
无邱陵之相带。
何地能胜。
帷夭粗盖。
尧灾是弭。
禹功是赖。
但以远而不见贵。
以近而不见大。
何异乎曾参冠百行之首。
出四科而不载。
姬旦有再造之功。
为三监之相害。
有以见深藏若虚。
明道若昧。
只如高称日观。
灵号天孙。
鲁瞻所重。
兖镇攸尊。
能攻善恶。
业召精魂。
何盗蹠寿而幸。
何颜回夭而冤。
何富庆。
何贫原。
灵兽出。
何遭羁縻之困。
海鸟来。
何获钟鼓之喧。
观其倒置。
孰为司存。
又如太华隐嶙。
上五千仞。
碧莲若锸。
高掌如奋。
然而设关太束。
为城太峻。
苟一夫可守。
四塞可镇。
终使险易恃而固易凭。
而令骄易生而荒易徇。
惧则能安。
逸则成衅。
又如岚浮紫盖。
秀擢朱陵。
北渚下压。
南箕上承。
然而聚郁蒸。
限严凝。
雁不可度。
人何以登。
其祸圣贤也。
则帝舜之游不返。
昭王之死无凭。
其殃忠谠也。
灵均有葬鱼之痛。
贾谊有占鵩之徵。
是非不辨。
正直何称。
徒闻金简玉书以为贶。
九向九背而自矜。
又如幽并之墟。
毕昴之位。
岧峣之上。
磊落相次。
然而藏赵符于上。
成无恤之不义。
产燕璧于中。
假慕容之神器。
大蛇蜿蜿。
两头何异。
嘉谷薿薿。
五穫何利。
旁扶跋扈之党。
坐索彤弓之赐。
胡不惩革。
而令驯致。
又如据天地之中央。
润河洛之流光。
岧亭壁立。
压謺屏张。
而能降神表瑞。
呼岁呈祥。
控临诸夏。
标准四方。
若乃陈蕃窦武。
一时忠良。
为国除害。
其谋乃臧。
不获天助。
翻为贼戕。
刘聪刘曜。
恣意焚伤。
衣冠草莽。
宫阙犬羊。
俯折地轴。
仰绝乾纲。
汉阳九以遽毕。
晋南渡而寻亡。
曾何固护。
自倚青苍。
月里开宫。
但容童子。
云中捻管
惟引凤凰。
吁其拙哉。
彼五岳者。
长未一分。
短以盈尺。
论名则大。
责实何益。
封公封王。
用圭用璧。
邃宇崇馆。
朱殷粉白。
然识者视之。
何异沐猴而冠。
牵牛负轭者耶。
其次则有非方非岳。
亦怪亦神。
昆崙则树珠田芝。
蓬莱则阙金台银。
周王迷之于辙迹。
汉帝感之于礼禋。
荆山美玉。
献不遇君。
陇山鹦鹉。
语或陷人。
嶰谷有竹。
惨舒不均。
峄阳有桐。
清浊难分。
姑射何灵。
如冰如雪。
巫山何感。
为雨为云。
怪山何怪。
飞来至越。
庆山何庆。
涌出于秦。
若然则远者近者。
大者小者。
如沃焦之功。
实冠于天下。
何以名耶。
至于南面巍巍。
安尊定卑。
建邦设都。
来蛮走夷。
其为武也有干戚鈇钺。
其为文也有俎豆樽彝。
齐纨越絮。
暖必如斯。
周禾温麦。
饱必以时。
胎化卵育。
手捉足驰。
其奉生也有歌钟管籥。
其事死也有棺椁幌帷。
诒子诒孙。
固本崇基。
苟怀襄之不止。
皆垫溺以何之。
若然者。
不惟九土溃而全堕。
抑亦三光荡而崩离。
则尧舜禹汤之道。
没不传矣。
周孔扬孟之文。
又安存斯。
况又上无灌木。
诱良工之斤凿。
下无灵鳌。
招巨人之钓索。
不栖翠羽。
饰绮被之彩错。
不孕明珠。
供魏车之照灼。
不滋金铁。
起兵交恶。
不穴鳄鲸。
吞舟恣虐。
吉凶莫知。
威福宁作。
谁衒肸蚃。
谁藏冥寞。
所以贞珉翠炎。
却绝罔录。
桂汤兰肴。
何尝约略。
固不复邀物以白犬白鸡。
媚人以灵草灵药。
但超世以崔嵬。
为普天之销铄。
于是公子愕然如失。
起而谢曰。
倏忽之神。
能凿人耳目。
俞卢之术。
善治人膏肓。
向者闻众人之论。
浩然若涉津之无梁。
今也闻吾子之论。
㸌然若披云雾而睹太阳。
恨不能凌风云。
乘混茫。
快意极观。
勒铭其旁。
噫。
有名之祀。
所在感彰。
至于山魅射影。
水弩为创。
鸱夷鼓怒。
耕父激扬。
皆沾沃酹。
不乏馨香。
何兹山也。
横绝于万代。
不遇于百王。
将无时如孔子。
岂独行于务光。
近者泰阶未平。
四郊多垒。
贰负尚活。
三苗未死。
水仙则多陷齐人。
米贼则半驱妖鬼。
室散机杼。
田抛耒耜。
郎官困采橡于野。
将卒贫鬻薪于市。
雾足妖兴。
云多阵起。
既走偫望。
犹悬帝祉。
岂褒崇之漏彼。
致灾害之如此。
方今封有功而爵有德。
小不遗而大宁弛。
盖九重之深。
执事者未闻于天子。

一般颜色正苍苍,今古人曾望(又作叫)断肠。
日往月来无少异,阳舒阴惨不相妨。
迅雷震后山川裂,甘露零时草木香。
幽暗岩崖生鬼魅,清平郊野见鸾凰。
千花烂为三春雨,万木凋因一夜霜。
此意分明难理会,直须贤者入消详。

桐赋 北宋 · 陈翥
始吾植桐与竹于西山南,见诮乎天伦间,以谓拙难于生计,不如桑柘果实之木有所利。
吾决而遂其志,乃自号「桐竹君」,以固而拒之;
又作《西山桐诗》十二首,复掇其诗之馀,次而为赋,所以伸植之之心也。
其辞曰:
伊梧桐之柔木,生崇绝之高冈。
盗天地之淳气,吐春冬之奇芳。
借濡润于夕陛,藉和煖于阴阳。
绵岁月之久持,森郁茂而延昌。
尔其溪临千仞,岩空百丈。
增巘岌以周列,重峰嶪其相向。
势崔嵬而峭且峻,形岖崄而不可上。
崖崄巇以无土,壑嶒巉而弗敞。
枝上拔而虽荣,根下朵而不长。
迅雷疾风之所飘击,涌濡飞溜之所涤荡。
蒙苦雾而含暝,锁愁云于写望。
霏霜封条而欲折,积雪拥根而致强。
枝蠹则中间,节伤则液满。
同枌棘以溷殽,杂枢榆而苍莽。
于是哀狖晨吟,饥枭夜啼,熊狐傍宿,麇麑下蹊,悲号叫啸,回惶惨悽。
勇夫闻之而心碎,山鬼寻之而昼迷。
寒雕啄鹰以之游集,妖乌怪鵩以之安栖。
盖人迹罕履,故物类来萃。
材虽具,不见用于匠氏;
根已固,故不可以移徙(〔一〕)
其或春气和,木向荣,飞子结孕,其柢抽萌。
条毳毳以嫩耸,叶茸茸而绿成。
水再离而自茂,气犹缺而未英。
当斯时也,吾孤且否,人无我谙。
既支离而不煖,始有地于西山之南。
遂忘刻锐、任情意,命钁以薙草,向阳以避地。
列行行之坑坎,有鳞鳞之位次,庸以梧桐植而异群类也。
由是召山叟、访场师,披榛棘之丛薄,陟峰峦之险危。
望椅梓以相近,求拱把而见移。
全根本之延蔓,择材干之珍奇。
乃等地以森植,亦分株而对之。
侔底道之矢直,鄙左右之器敧。
迈夹道之细柳,类通衢之高椅。
累岁时而茂盛,发花叶之繁滋。
土膏泉液以泽乎根,春风夏雨以长其枝。
晨霞暮雨以荫其干,清露薄雾以润其肌。
阳乌舒暖以条布,阴兔飞光而影垂。
佳庭雪之难积,噱岩霜之易晞。
是以其上则鹎鶋鷩鴺之所不敢栖也,其下则腾猿飞𤢹之所不获息也。
结藤垂蔓莫得而依也,奔泉依濑亡由而及矣。
故远而望之,如列戟与排矛;
即而憩之,若绿幄与翠裯。
将以集鸑鷟、鸣飘鹠,玩之以兴咏,听之以消忧。
于是招直谅之宾,命端善之友。
坐萋萋之阴荫,论诗书之盛否。
逍遥乎志气,宴乐以文酒。
赏兹桐之森森,玩桑柘之黝黝。
彼槐叹婆娑,樗伤臃肿。
一则为尽其生意,一则嗟无其器用。
未若叶中药饵,材堪梁栋。
云和曾入于周制,峄阳乃随于《禹贡》。
有名实以相副,岂虚伪以动众。
吾将采东南之孤枝,创疏白之雅琴。
弦以檿桑之丝,徽以双南之金。
同夔牙以挥鼓,并钟期而侧聆。
追淳风于先德,写太古之遗音。
使纣桀之乐惭靡,郑卫之声愧淫。
非铿锵也,不足以倾鄙夫之耳;
有幽静也,自可以悦君子之心。
桐竹君乃神魂清、心志和,以道自任,孰知其它?
据高梧以释俗,申素臆以长歌。
歌曰:「蒿艾茂郁兮芝兰不馨,柞栎芬芳兮楩楠不亨。
茍毁方以趋势兮,虽棫朴而见称。
倘容援之云依兮,虽楸梓而弗名。
且斥远于匠石兮,终见委于林衡。
自乐天以知命兮,故无虑而自营」。
歌卒,瞬目周玩,沉吟自断,后以馀音,系而为乱曰:「贵远贱近,时之宜兮。
众咸去朴,争华伪兮。
花叶不能资耳目兮,子实无堪充口腹兮。
人谁采用,到林麓兮。
虽材还同,不材木兮。
吾愿终身,老林泉兮。
器与不器,居其间兮。
梓桐放怀,事都捐兮。
优游共得,终天年兮」。
按:《桐谱》,宛委山堂本《说郛》卷一○五。又见《佩文斋广群芳谱》卷七三,《历代赋汇补遗》卷一五。

祈雨(1044年) 北宋 · 陈襄
庆历甲申岁,旱极忧民田。
农夫不得耕,相顾愁凶年。
帝心恐民忧,诏遣祈山川。
郡国举祀典,斋戒陈豆笾。
望祭复雩龙,祷之必精虔。
经旬杳无报,旱气增于前。
菑田扬飞尘,井谷无寸泉。
炎炎天地中,草木皆欲燃。
俗云有鳗鱼,灵异古所传。
太守顺民心,命驾而迎焉。
乐以钟鼓音,薰以沈檀烟。
倏惊西郊寒,霭霭离山巅。
急雨下滂沱,迅雷亦填填。
须臾畎亩盈,一境皆欣然。
始为穴中鱼,窃弄阴阳权。
山川岂无神,不能通于天。
蛟龙岂无灵,不能兴于渊。
有若赏罚柄,反使奸臣专。

君家井泉深百尺,上有高桐十寻碧。
凤鸟不至独何忧,蛟龙深潜莫能识。
迅雷烈风来击时,地轴翻倒海水飞。
正直摧伤岂天意,爨下成琴殊未迟。
⑴ 原作不,据广雅本改

① 先是司天台上四月朔日食,及是大雨不见
愆阳历冬序,入春日光赤。
原野为之焦,无复青青麦。
明廷恤农功,诏旨怀悯恻。
谁能共此忧,惟良二千石。
祷祠遍群望,百神潜率职。
迅雷出深渊,密云会将夕。
应龙不无神,女鲜罪所极。
滂沲浃宇宙,变化才瞬息。
矧兹颢穹意,岂独垂沛泽。
尝听君平言,以兹消薄蚀。
周宣成阳事,往往在简籍。
不闻二美具,介福逾万亿。
三农耒耜出,自此丰黍稷。
使君凭熊轩,劝耕驻阡陌。
上客歌吉祥,清文缀环璧。
我岂击壤翁,不能知帝力。
斐然遂成章,聊用同悦怿。
⑴ 原作穷,据聚珍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