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词库 分类诗词 作品不分行
微云敛雨天气清,松声出树秋泠泠。
窗户长含碧萝色,溪流时带蛟龙腥。
一官到手不可避,万事役我徒劳形
飘然曳杖出门去,无数好山江上横。

许州题德星亭 唐 · 薛能
七言律诗
(一作汉)南流东有堤,堤边亭是武陵溪。
槎松配石堪僧坐,蕊杏含春欲鸟啼。
高树月生沧海外,远郊山在夕阳西。
频来不似军从事,只戴纱巾曳杖藜。

董岭水 唐末 · 周朴
五言律诗
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
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
去衙山色远,近水月光低。
中有高人在,沙中曳杖藜。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歌赋 北宋 · 吴淑
若夫瑶池《白云》,楚国《阳春》。
林类优游于拾穗,宣父伤嗟于获麟。
闻越妇之采葛,听买臣之负薪。
怜被杖之曾子,美投壶之祭遵。
石崇之哂郭讷,孟嘉之答桓温。
斯皆善于继声,妙能入神者也。
又闻匏竹在下,人声是贵,故手之舞而足之蹈,上如抗而下如坠。
是以尧民击壤,汉宫连臂,听峡里之鸣猿,闻陇头之流水。
薰风既调于虞舜,《麦秀》更伤于箕子。
雍门得韩娥之妙,薛谭伏秦青之异。
卿云、天马之辞,宝鼎、灵芝之瑞。
梁尘为之而自飞,行云为之而忽止。
尔其冯谖弹铗,宁生饭牛,横汾壮丽,过沛迟留。
悠扬六引,缠绵九秋。
曳履尝闻于参也,鼓盆复见于庄周。
至于石城莫愁,北园琐女,吐角含商,《阳阿》、《激楚》。
鼓棹泛沧浪之水,倚瑟望邯郸之路。
咏之元首,陈其九序。
役人既唱于管仲,决河曾伤于汉武。
弹剑每想于子由,盖世复悲于项羽。
则有传于《子夜》,听彼绵驹。
曼声宛转,清响纡馀。
止如槁木,端如贯珠。
夏后三嫔之献,太康五子之须。
仲尼陈、蔡之厄,文王羑里之拘。
荆轲之渡易水,细君之入穹庐。
师乙见传而尽妙,延年特善而难逾。
悬瓠竹堂,赏咏言之清丽;
北林明月,含清韵之虚徐。
别有葛天《八阕》,梁鸿《五噫》,夫子反之,接舆已而。
覆鄂君之绣被,采南山之紫芝。
梦两楹兮曳杖,隐首阳兮采薇。
观搏髀、抚弦之怨,惊绕梁、动叶之奇。
嘉有辞之津女,伟守节之陶妻。
齐庄拊楹而及祸,原壤登木而见讥。
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其义在斯。

出入多年侍紫宸,封章频上触龙鳞。
杼投几见疑慈母,槛折终闻记直臣。
阙里忽惊歌曳杖,洛阳那复见埋轮。
师门一恸盈襟泪,痛为明时惜正人。

黄发今彫丧,苍生欲奈何。
散金才极乐,曳杖已成歌。
十郡馀恩在,三台故吏多。
位崇仍有后,五福更为多。

吴苑新开第,都门遂挂冠。
俄闻曳杖叹,未适散金欢。
旧迹馀三径,高风戢一棺。
只应名不朽,沈志史臣刊。

畴昔逍遥曳杖时,銮舆临哭从官悲。
三朝弼亮推公望,一品哀荣厚葬仪。
陪幄谋猷存故事,出藩慈惠有馀思。
伯喈辞刻虽无愧,还作乡人堕泪碑。

游龙城寺赠普训 北宋 · 甘文政
五言律诗
閒中思衲友,曳杖辄相寻。
兴废关何事,浮沉惜此心。
柏阴遮塔密,雨气入钟深。
剔藓碑堪读,茫茫岁月侵(清朱绪曾《金陵诗徵》卷七)

昔有渔父,烟塘之濒。
以鱼为生,聚居成群。
适有白鳗,戏田之津。
或捕获之,速我诸邻。
将以为羹,乃觏老人。
曳杖而来,布衣缟巾。
为语诸君,勿烹是鳞。
是乃为龙,湘江之神。
咸以为诞,吾羹方珍。
芼以椒兰,和之甘辛。
莫不厌足,笑语欣欣。
老人复云,祸且及君。
有顷大风,震电辚辚。
曾不旋踵,陷为𡙆沦。
惟是老人,为示谆谆。
龙岂不灵,乃时之屯。

曳杖青苔岸,系船枯柳根。
德公方上冢,季路独留言
已占蒲鱼港,更开松菊园。
从兹来往数,儿女自应门。

睡起风清酒在亡,身随残梦两茫茫。
江边曳杖桄榔瘦,林下寻苗荜拨香。
独步倘逢勾漏令,远来莫恨曲江张。
遥知鲁国真男子,独忆平生盛孝章。

东坡(1083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袅袅十里香。
朝行曳杖青牛岭,寒泉咽咽千山静。
君勿笑老僧,耳聋唤不闻,百年俱是可怜人。
明朝且复城中去,白云却在题诗处。

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1095年) 北宋 · 苏轼
伟哉造物真豪纵,攫土抟沙为此弄。
劈开翠峡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
因随化人履巨迹,得与仙兄蹑飞鞚。
曳杖不知岩谷深,穿云但觉衣裘重。
坐看惊鸟救霜叶,知有老蛟蟠石瓮。
金沙玉砾粲可数,古镜宝奁寒不动。
念兄独立与世疏,绝境难到惟我共。
永辞角上两蛮触,一洗胸中九云梦。
浮来山高回望失,武陵路绝无人送。
筠篮撷翠爪甲香,素绠分碧银瓶冻。
归路霏霏汤谷暗,野堂活活神泉涌。
解衣浴此无垢人,身轻可试云间凤。

入寺(1097年) 北宋 · 苏轼
曳杖入寺门,辑杖挹世尊。
我是玉堂仙,谪来海南村。
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
旦随老鸦起,饥食扶桑暾。
光圆摩尼珠,照耀玻璃盆。
来从佛印可,稍觉魔忙奔。
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
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藟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坻,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
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
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于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白鹤峰后原,逶迤旷平陆。
道周问樵子,古实青牛谷。
披榛得径路,曳杖惊麋鹿。
鲍生古骚人,曾过鍊师宿。
明月古坛边,题诗记脩竹。
兹焉废耕陇,岁晏空菽粟。
薄日静衔山,惊湍泻哀玉。
回首睇吾庐,风幡隔林麓。

岁有悬车表,新闻曳杖嗟。
风云四朝仕,公相百年家。
故国山川近,西郊鼓吹哗。
旂常难尽记,膏泽遍幽遐。

曳杖三朝老,持衡一品尊。
忽同秦逐客,几见楚冤魂。
公衮方还第,輀车已及门。
遗言不须记,一一表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