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词库 分类诗词 作品不分行
幽愤诗 曹魏 · 嵇康
四言诗
《晋书》曰:东平吕安。服康高致。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康乃作幽愤《诗》曰: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
哀茕靡识,越在襁褓。
母兄鞠育,有慈无威
恃爱肆妲,不训不师。
爰及冠带,凭宠自放。
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托好老庄,贱物贵身。
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曰余不敏,好善暗人。
子玉之败,屡增惟尘
大人含弘,藏垢怀耻
民之多僻,政不由己。
惟此褊心,显明臧否。
感悟思愆,怛若创痏。
欲寡其过,谤议沸腾
性不伤物,频致怨憎
昔惭柳惠,今愧孙登。
内负宿心外恧良朋。
仰慕严郑,乐道闲居。
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咨予不淑,婴累多虞
匪降自天,寔由顽疏
理弊患结,卒致囹圄。
对答鄙讯,絷此幽阻。
实耻讼冤时不我与
虽曰义直,神辱志沮。
澡身沧浪,岂云能补。
嗈嗈鸣雁,奋翼北游。
顺时而动,得意忘忧。
嗟我愤叹,曾莫能俦。
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穷达有命,亦又何求。
古人有言,善莫近名。
奉时恭默,咎悔不生。
万石周慎,安亲保荣。
世务纷纭,祗搅予情。
安乐必诫,乃终利贞。
煌煌灵芝,一年三秀。
予独何为,有志不就。
徵难思复,心焉内疚
庶勖将来,无馨无臭。
采薇山阿,散发岩岫。
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⑴ ○《文选》三十二。《晋书》本传。《诗纪》十八。又《三国志》王粲传注引腾、憎、登、朋四韵。《晋书》孙登传引登一韵。《世说》新语栖逸篇注引登一韵。

《诗纪》并双鸾匿景曜一首为赠秀才入军十九首。并注曰:集云。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旧抄本集作四言十八首赠兄秀才入军。注云。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刘义庆曰:嵇喜。字公穆。举秀才。○逯案。此诗乃十八章。作十八首非是。并五言诗而曰十九首。尤谬。今据本集为此题。
鸳鸯于飞,肃肃其羽。
朝游高原,夕宿兰渚。
邕邕和鸣,顾眄俦侣。
俛仰慷慨,优游容与。(一章)

鸳鸯于飞,啸侣命俦
朝游高原,夕宿中洲。
交颈振翼,容与清流。
咀嚼兰蕙,俯仰优游(二章)

泳彼长川,言息其浒。
陟彼高冈,言刈其楚。
嗟我征迈,独行踽踽
仰彼凯风,涕泣如雨。(三章)

泳彼长川,言息其沚。
陟彼高冈,言刈其杞。
嗟我独征,靡瞻靡恃。
仰彼凯风,载坐载起(四章)

穆穆惠风,扇彼轻尘。
奕奕素波,转此游鳞。
伊我之劳,有怀遐人。
寤言永思,寔钟所亲。(五章)

所亲安在,舍我远迈。
弃此荪芷,袭彼萧艾。
虽曰幽深,岂无颠沛。
言念君子,不遐有害。(六章)

人生寿促,天地长久。
百年之期,孰云其寿。
思欲登仙,以济不朽。
揽辔踟蹰,仰顾我友。(七章)

我友焉之,隔兹山冈。
谁谓河广,一苇可航。
徒恨永离,逝彼路长。
瞻仰弗及,徙倚彷徨。(八章)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
左揽繁弱,右接忘归。
风驰电逝,蹑景追飞。
凌厉中原,顾盻生姿。(九章)

携我好仇,载我轻车
南凌长阜,北厉清渠。
仰落惊鸿,俯引渊鱼。
盘于游田,其乐只且。(十章)

凌高远盻,俯仰咨嗟。
怨彼幽絷,邈尔路遐。
虽有好音,谁与清歌。
虽有姝颜,谁与发华
仰讯高云,俯托轻波。
乘流远遁,抱恨山阿。(十一章)

轻车迅迈,息彼长林。
春木载荣,布叶垂阴。
习习谷风,吹我素琴。
交交黄鸟,顾俦弄音。
感悟驰情,思我所钦。
心之忧矣,永啸长吟。(十二章)

浩浩洪流,带我邦畿。
萋萋绿林,奋荣扬晖。
鱼龙瀺灂,山鸟群飞。
驾言出游,日夕忘归。
思我良朋,如渴如饥。
愿言不获,怆矣其悲。(十三章)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十四章)

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微风动袿,组帐高褰
旨酒盈樽,莫与交欢。
鸣琴在御,谁与鼓弹。
仰慕同趣,其馨若兰。
佳人不存,能不永叹。(十五章)

乘风高游,远登灵丘
托好松乔,携手俱游。
朝发太华,夕宿神州。
弹琴咏诗,聊以忘忧。(十六章)

琴诗自乐,远游可珍。
含道独往,弃智遗身
寂乎无累,何求于人。
长寄灵岳,怡志养神。(十七章)

流俗难悟,逐物不还
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万物为一,四海同宅。
与彼共之,予何所惜。
生若浮寄,暂见忽终。
世故纷纭,弃之八成。
泽雉虽饥,不愿园林。
安能服御,劳形苦心。
身贵名贱,荣辱何在。
贵得肆志,纵心无悔(十八章)

⑴ ○逯按。以上二章或言嗟我征迈。或言嗟我独征。似是秀才口吻。
⑵ ○本集一。《诗纪》十八。又《文选》二十四引第九、十、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六章。广《文选》十作赠兄公穆入军诗。引第一至第六及十一、十八等八章。又《书钞》百五十引轩一韵。《类聚》九十二引羽、侣二韵。《文选》二十六答吕法曹诗注引琴一韵。《御览》三百二十八引辉、飞二韵。合璧事类外集四十九引轩、褰二韵。

励志诗 西晋 · 张华
四言诗
大仪斡运,天回地游
四气鳞次,寒暑环周
星光既夕,忽焉素秋。
凉风振落,熠耀宵流。
吉士思秋,实感物化。
日与月与,荏苒代谢。
逝者如斯,曾无日夜。
嗟尔庶士,胡宁自舍。
仁道不遐,德輶如羽。
求焉斯至,众鲜克举。
大猷玄漠,将抽厥绪。
先民有作,贻我高矩
虽有淑姿,放心纵逸。
出般于游,居多暇日。
如彼梓材,弗勤丹漆
虽劳朴斫,终负素质
养由矫矢,兽号于林。
蒲芦萦缴,神感飞禽。
末伎之妙,动物应心
研精耽道,安有幽深。
安心恬荡,栖志浮云。
体之以质,彪之以文。
如彼南亩,力耒既勤。
藨蓘致功,必有丰殷
水积成川,载澜载清。
土积成山,歊蒸郁冥
不让尘,川不辞盈。
勉尔含弘,以隆德声
高以下基,洪由纤起。
川广自源,成人在始。
累微以著,乃物之理。
纆牵之长,实累千里。
复礼终明,天下归仁。
若金受砺,若泥在钧。
进德修业,辉光日新。
隰朋仰慕,予亦何人
⑴ ○《文选》十九。文章正宗二十九。《诗纪》二十一。又《书钞》百二十五引林、禽二韵。百五十三引一句。百五十四引流一韵。

汉灵帝西园鼓吹有李坚者。能鞞舞。遭乱播迁。西随段煨。先帝闻其旧有伎。召之。坚既中废。兼古曲多谬误。异代之文未必相袭。故依前曲。改作新歌五篇。不敢充之黄门。近以成下国之陋乐焉。
圣皇应历数,正康帝道休。
九州咸宾服,威德洞八幽
三公奏诸公,不得久淹留。
蕃位任至重,旧章咸率由。
侍臣省文奏,陛下体仁慈。
沈吟有爱恋,不忍听可之。
迫有官典宪,不得顾恩私。
诸王当就国,玺绶何累缞。
便时舍外殿,宫省寂无人。
主上增顾念,皇母怀苦辛。
何以为赠赐,倾府竭宝珍
文钱百亿万,采帛若烟云。
乘舆服御物,锦罗与金银。
龙旂垂九旒,羽盖参班轮
诸王自计念,无功荷厚德。
思一效筋力,糜躯以报国。
鸿胪拥节卫,副使随经营。
贵戚并出送,夹道交辎軿。
车服齐整设,韡晔耀天精。
武骑卫前后,鼓吹箫笳声。
祖道魏东门,泪下沾冠缨。
扳盖因内顾,俛仰慕同生。
行行将日暮,何时还阙庭。
车轮为徘徊,四马踌躇鸣。
路人尚酸鼻,何况骨肉情。

庐山慧远法师诔 南朝宋 · 谢灵运
四言诗
道存一致,故异化同晖;德合理妙,故殊方齐致。昔释安公振玄风于关右,法师嗣沫流于江左,闻风而说,四海同归。尔乃怀仁山林,隐居求志,于是众僧云集,勤修净行,同法餐风,栖迟道门,可谓五百之季,仰绍舍卫之风,庐山之嵔,俯传灵鹫之旨,洋洋乎未曾闻也。予志学之年,希门人之末,惜哉诚愿弗遂,永违此世,春秋八十有四,义熙十三年秋八月六日死。(案,《高僧传》作「义熙十二年卒,年八十三」,与此异。)年逾纵心,功遂身亡,有始斯终,千戴垂光,呜呼哀哉,乃为诔曰:
于昔安公,道风允被。
大法将尽,颓纲是寄。
体静息动,怀贞整伪。
事师以孝,养徒以义。
仰弘如来,宣扬法雨。
俯授法师,威仪允举。
学不窥牖,鉴不出户。
粳粮虽御,独为苌楚。
朗朗高堂,肃肃法庭。
既严既静,愈高愈清。
从容音旨,优游仪形
广演慈悲,饶益众生。
堂堂其气,亹亹其资。
总角味道,辞亲随师。
供奉三宝,析微辨疑。
盛化济济,仁德怡怡。
于焉问道,四海承风。
有心载驰,戒德鞠躬。
令声续振,五浊暂隆。
弘道赞扬,弥虚弥冲。
十六王子,孺童先觉。
公之出家,年未志学。
如彼邓林,甘露润泽;
如彼琼瑶,既磨既琢,大宗戾止,座众龙集。
聿来胥宇,灵寺奚立。
旧望研几,新学时习。
公之勖之,载和载辑,乃修什公,宗望交泰,乃延禅众,亲承三昧,众美合流,可上可大,穆穆道德,超于利害。
六合俱否,山崩海竭。
日月沉晖,三光寝晰,众麓摧柯,连波中结,鸿化垂绪,微风永灭,呜呼哀哉,生尽冲素,死增伤凄,单絷土椁,示同敛骸,人天感悴,帝释恸怀,习习遗风,依依馀凄,悲夫法师,终然是栖,室无停响,途有广蹊。
呜呼哀哉,端木丧尼,哀直六年,仰慕洙泗,俯惮罤筌。
今子门徒,实同斯难。
晨埽虚房,夕泣空山。
呜呼法师,何时复还,风啸竹柏,云霭岩峰,川壑如泣。
山林改容,自昔闻风。
志愿归依,山川路邈。
心往形违,始终衔恨。
宿缘轻微,安养有寄。
阎浮无希,呜呼哀哉
⑴ 《释藏》轻八、《广弘明集》二十三。

荒台森荆杞,蒙笼无上路。
传是古人迹,阮公长啸处。
至今清风来,时时动林树。
逝者共已远,升攀想遗趣
静然荒榛门,久之若有悟。
灵光未歇灭,千载知仰慕。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题少府监李丞山池 盛唐 · 李颀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中散琴
能向府亭内,置兹山与林。
他人骕骦马,而我薜萝心。
雨止禁门肃,莺啼官柳深。
长廊閟军器,积水背城阴。
窗外王孙草,床头中散琴
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

先生冥冥,隐于卜肆。
宗师老氏,精究易义。
爰衣爰食,止足非利。
垂帘燕居,默养真气。
诲人不倦,人悦其风。
皦昧柔刚,在我域中。
心与世远,事与人同。
不臣大君,不友上公。
在贵反贱,齐明若蒙。
辽哉远哉,微妙元通。
弋者何为,仰慕飞鸿。

广都有建木焉。大五千围。
生不知始。高八千尺。
仰不见颠。过雷电。
遗云烟。倚白日。
摩青天。靡蟠桃于度索之上。
毫若木于沧海之边。斯未足奇者。
天收寸云。日在午位。
明白宇宙。光皎烛秘。
枝枝攒太虚外青。叶叶积元气閒翠。
无一点之影。落之于地。
故自当玉京之要。得天下之中。
左右仙翁。前后玉童。
润璚露。飗祥风。
五云翼之而斐亹。八景含之而玲珑。
帝或自天而降天。宁假羽翼。
帝或自地而还地。不乘虚空。
以我有飞陆之力。以我有太阶之功。
必我之由。忽乎遂通。
如此见其真宰之意。生巨材而不易。
上帝之心。寄巨材而亦深。
不然。奚至是哉。
俗人生代。重謺诡谲。
其或不闻。闻之或不信境之绝。
信之或不往。往之或不到智之劣。
自非天付洞微。神与明哲。
树杳杳而何在。身纷纷而已灭。
士有以广都为帝王之宅。以建木为台阶之臣。
自谓未达。仰慕斯人。
髣髴云霄。徘徊风尘。
若巨材之一见。希谒帝之有因。

无锡县西郊七里,有慧山寺,即宋司徒右长史湛茂之之别墅也。旧名历山,故南平王刘铄有〈过湛长史历山草堂〉诗,湛有酬和。其文野而兴,特以松石自怡,逍遥沉寂,终见止足之意,可谓当时高贤矣。至齐竟陵王友江淹,亦有继作。余登兹山,以睹三篇,列于石壁,仰览遣韵,若穆清风。遽访湛氏胄裔,山下犹有一二十族,得十三代孙。略观其谱书,笺墨尘蠹,年世虽邈,茔垄尚存。余披《宋史》,略不见其人,心每侧叹。悲夫,斯人也,而史阙书,然有其一篇,则为不朽矣。因复追缉六韵,以次三贤之末。时有释若冰者,踪迹兹山,修念之馀,凿嵌注壑,酾入诸界,
引用典故:挂冠
身退谢名累,道存嘉止足。
设醴降华幡,挂冠守空谷。
偶寻野外寺,仰慕贤者躅。
不见昔簪裾,犹有旧松竹。
烟霞虽异世,风韵如在瞩。
余即江海上(一作人)归辙青山曲。

缙云玉虚宫 北宋 · 赵抃
七言绝句
宫前车辙状分明,世说轩辕上玉清。
仰慕劳心是秦汉,不修功行只虚名。

次韵和崔公孺国博黄杏花(1066年) 北宋 · 韩琦
七言律诗
颗颗装成药灶牙,日边开处近彤霞。
真宜相阁栽培物,更是仙人种植花。
高行出群犹仰慕,香名超格合洪誇。
诸贤继有寻芳会,欲奉欢游决自差。

睢阳五老图 北宋 · 张商英
七言律诗
德政调元向道閒,天朝诏许实辞冠。
丹心耿耿悬象魏,青史昭昭照玉桓。
晚节友贤阳凤暖,老年忧世谷驹寒。
太平犹自存龟鉴,后进仪刑仰慕看。

送于真人 北宋 · 张继先
七言律诗
仰慕清声实积时,前朝因幸拜彤闱。
稍瞻风致频相见,又恨霜天遽告归。
至德谩劳中下笑,高才须信古来稀。
自惭功行亏杨许,安得南真谈太微。

普庵识心达理,不是胡言乱语。
教化三千大千,个个透泥入水。
应无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时中净念法身,何假烧钱化纸。
不被邪魔所惑,各各尽淘真理。
亦非夜聚晓散,亦不远寻山水。
亦不发愿烧香,亦不弃离妻子。
不啖众生血味,便敬六亲九祖。
誓不饮酒猖狂,不入牢狱苦楚。
见利便不干心,处处如钦父母。
你争无明人我,我自无可作做。
修桥补路随缘,身作山河国土。
供养大地含灵,上愿皇图永固。
时时风调雨顺,日日民歌乐舞。
皆因自性天真,永不入他门户。
如今一物无求,不著邪魔祛使。
不离当处湛然,运水搬柴佛事。
何须打铙击钹,岂用槌钟击鼓。
饶舌合掌归依,早被参方取怒。
只心普遍莲花,何异西方净土。
自古本自无迷,今本何曾有悟。
设有三乘五教,也似添盐和醋。
生死涅槃如梦,佛说无所作做。
更问达磨西来,他亦别无门路。
直指人心是佛,不可更移一步。
才有丝发是非,便入魔家邪户。
死中得活之人,诸佛龙天守护。
斩钉截铁丈夫,这个凡夫了事。
如今人赞神钦,万劫群灵仰慕。
到此若不回心,岂识摩尼宝库。
自利利他不竭,经劫且无怕怖。
披云啸月吟古风,透石穿山谈正法。
只个心如巧画师,只个身如无缝塔。
东村老婆是我娘,爷是南门张大伯
⑴ 以上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卷中

备员何奉再依仁,仰慕亨衢速若神。
万里云龙遭圣世,三年苫块报慈亲。
卢茨山水风骚国,獬豸衣冠法令臣。
谁谓趋朝虚几席,长兄歌酒更延宾(影印《诗渊》册四页三○三八)

贫贱岂不苦,仰慕冥鸿飞。
富贵岂不乐,乃有黄犬悲。
苦乐各异趣,嗜好从所依。
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
挂冠不待年,况此齿发衰。
遥酹一杯酒,毋使寸心违。

辋川之景天下奇,我惜曾闻不曾识。
若人笔端斡玄气,万顷烟涛归咫尺。
渔翁生事浩无穷,醉挹青蓝洗胸臆。
或披蓑笠卧寒蟾,或倚孤篷蘸空碧。
静观此理良可娱,应须仰慕王摩诘。

姑苏古伯国,繁华有遗踪。
栉比十万家,楼台出鸿濛。
歌舞彻清夜,锦绣围春风。
苟无礼义化,流荡将何从。
子游千载士,文学洙泗宗。
邦人致仰慕,筑室阛阓中。
牺牲与笾豆,祀事洁且丰。
育材阐王化,道义相磨砻。
有如砥柱石,屹然障河洪。
吾邦旧文献,近亦多章逢。
扬子昔长此,讲贯懋厥功。
吾子亦云往,辞色温其恭。
薰风揭绛帐,皋比座蒙茸。
愿精学道旨,再使民俗忠。
我当踵季札,观风一来同。

积雨释炎热,凉飙变清商。
薄帷纳朝景,倏尔颓西厢。
念我二三子,不来复一觞。
言笑吐兰菊,芬芳粲中堂。
仰慕不昨日,忽别若殊方。
况各迫桑榆,何以永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