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42,分11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打鱼
羡鱼
玉鱼
鱼肠
神鱼
鱼美
食无鱼
鲥鱼
鱼藻
生鱼
鱼在
鳜鱼
鱼羹
鱼网
武昌鱼
《国语辞典》:打鱼(打鱼)  拼音:dǎ yú
捕鱼。如:「住在海边的人家,几乎世世代代都靠打鱼为生。」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八首之一七:「手中明镜抛船上,半揭篷窗看打鱼。」《水浒传》第一五回:「小生短见,假如你们怨恨打鱼不得,也去那里撞筹,却不是好。」
《漢語大詞典》:羡鱼(羨魚)
喻空存想望。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唐 高适 《奉酬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参见“ 临渊羡鱼 ”。
分類:想望
《國語辭典》:临渊羡鱼(臨淵羨魚)  拼音:lín yuān xiàn yú
比喻虽有愿望,但只凭空妄想,难收实效。参见「临河羡鱼」条。《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馀岁矣,不如退而更化。」
《漢語大詞典》:玉鱼(玉魚)
(1).美玉雕成的鱼形珍玩。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 贵妃 素有肉体,至夏苦热,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鱼儿於口中,盖藉其凉津沃肺也。”
(2).玉制的鱼形佩饰。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唐时三品得服玉带:“ 宋 元丰 中剏造玉鱼,赐 嘉 岐 二王,易去金鱼不用,自此遂为亲王故事。”
(3).传说 吴 楚 七国反时, 楚 王戊 太子适朝京师,未从坐,死于 长安 ,天子敛以玉鱼一双。见 唐 韦述 《两京新记》后因以“玉鱼”指殉葬品。 唐 杜甫 《诸将》诗之一:“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康熙 中,有群盗覬覦玉鱼之藏,乃种瓜墓旁,阴於团焦中穿地道。”
(4).鱼名。 唐 皮日休 《寒日书斋即事诗》之三:“如鉤得贵非吾事,合向烟波为玉鱼。”自注:“ 松江 有玉鱼。”
《漢語大詞典》:鱼肠(魚腸)
(1).鱼肠子。尔雅·释鱼:“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 南朝 梁 王僧孺 《咏捣衣》:“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2).指书信。 唐 李峤 《素》诗:“鱼肠远方至,雁足 上林 飞。”参见“ 鱼书 ”。
(3).古宝剑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古剑有沈庐、鱼肠之名……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脇,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 元 陈基 《群珠碎伤吴帅潘元绍众妾作》诗:“明珠买得 緑珠 心,欲挥鱼肠扫妖彗。” 吴梅 《检点》诗之三:“ 荆卿 匕首竟通灵,雪愤鱼肠恨血腥。”
《國語辭典》:鱼书(魚書)  拼音:yú shū
1.书信。宋。晏殊〈无题〉诗:「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清。宋凌云 偶成诗:「天外鱼书绝,征人岂念家?」
2.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以木或铜制成。唐。陆贽〈冬至大礼大赦制〉:「刺史停替,须待鱼书。」也称为「鱼符」。
《漢語大詞典》:神鱼(神魚)
象征吉祥的鱼。《汉书·宣帝纪》:“东济 大河 ,天气清静,神鱼舞 河 。” 三国 魏 曹植 《仙人篇》:“玉樽盈桂酒, 河伯 献神鱼。”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四:“神鱼今不见,福地语真传。” 仇兆鳌 注:“世传 仇池 穴出神鱼,食之者仙。”
《骈字类编》:鱼美(鱼美)
唐 孙元晏 吴 武昌 武昌鱼美应难恋,历数须归建业来。
宋 苏轼 初到黄州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漢語大詞典》:食无鱼(食無魚)
战国策·齐策四:“ 齐 人有 冯諼 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 孟尝君 ,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后遂以“食无鱼”为待客不丰或不受重视、生活贫苦的典故。 宋 杨万里 《跋蜀人魏致尧抚干万言书》诗:“雨里短檠头似雪,客间长鋏食无鱼。” 清 曹寅 《饮椿下》诗:“前时旧宾客,恒叹食无鱼。”
《骈字类编》:鲥鱼(鲥鱼)
本草孙愐云鲥出江东袁逢禽虫述云鲥鱼罥网而不动护其鳞也其鳞石灰水浸晒乾层层起之以作女人花钿甚良其海棠谱刘渊材曰平生死无恨所恨者五事耳人问 故曰第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橘太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
《國語辭典》:鱼藻(魚藻)  拼音:yú zǎo
1.水藻。南朝宋。孝武帝 济曲阿后湖诗:「惊澜翻鱼藻,赪霞照桑榆。」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鱼藻,刺幽王也。言万物失其性,王居镐京,将不能以自乐,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首章二句为:「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分類:水藻
《漢語大詞典》:鱼藻池(魚藻池)
古代池名。(1) 唐 时池。 唐 故禁苑内,今 陕西省 长安县 北。 唐 王建 《三台·宫中》词之一:“ 鱼藻池 边射鸭, 芙蓉苑 里看花。”(2) 金 明 时池。故址在今 北京市 崇文门 外西南。
分類:禁苑陕西
《漢語大詞典》:生鱼(生魚)
(1).未煮过的或活的鱼。荀子·礼论:“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贵食饮之本也。”晋书·王祥传:“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鱼行:“卖生鱼则用浅抱桶,以柳叶间串,清水中浸,或循街出卖。”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外面早有山上山下远村近邻的许多老少男女都来上祭:也有拿陌纸钱来的……又有煮两隻肥鸡,拴一尾生鱼来供的。”
(2).谓可以养鱼。用以形容雨水多。 唐 杜甫 《秋述》:“秋, 杜子 卧病 长安 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
《骈字类编》:鱼在(鱼在)
唐 刘禹锡 怀妓 其一 玉钗重合两无缘,鱼在深潭鹤在天。
分类:鱼在
《国语辞典》:鳜鱼(鳜鱼)  拼音:guì yú
动物名。硬骨鱼纲鲈科。体侧扁,颜色淡黄带褐,具不规则的黑色斑纹。口大有细鳞,背鳍具硬棘,性凶猛,喜食鱼、虾。肉质鲜嫩美味,为淡水食用鱼类之一。也称为「鳜豚」、「花鲫」。
《漢語大詞典》:鱼羹(魚羹)
鱼做的糊状食物。南齐书·孝义传·乐颐:“吏部郎 庾杲之 甞往候, 颐 为设食,枯鱼菜菹而已。 杲之 曰:‘我不能食此。’母闻之,自出常膳鱼羹数种。” 前蜀 李珣 《渔歌子》词之二:“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鱼羹》:“鱼羹亦有块、整之别:整鱼以白腮鱸鱼为上品,其次鯽鱼;块鱼以青鱼为上品,其次鲤鱼。” 碧野 《青山常在水长流》:“它们(水貂)被养育在水边的铁丝笼里,每只每天吃三两鱼羹。”
分類:食物前蜀
《國語辭典》:鱼网(魚網)  拼音:yú wǎng
捕鱼的网。《诗经。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宋。梅尧臣 杂诗绝句一七首之四:「鱼网挂绕篱,野船篱外入。」
《漢語大詞典》:武昌鱼(武昌魚)
三国 吴 嗣主 孙晧 从 建业 迁都 武昌 ,丞相 陆凯 进谏,疏中引童谣:“寧饮 建业 水,不食 武昌 鱼”。见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武昌 鱼指 武昌 附近所产的团头鲂。 唐 岑参 《送费子归武昌》诗:“秋来倍忆 武昌 鱼,梦著只在 巴陵 道。” 明 李贽 《与刘肖川书》:“但恐檀越远去,外护无依,不肖当为 武昌 鱼,任人膾炙矣。” 毛泽东 《水调歌头·游泳》词:“才饮 长沙 水,又食 武昌 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