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埋光
犹韬光。收敛光芒,比喻隐藏才能。 明 屠隆 《綵毫记·颁诏云梦》:“ 陇西 隐士 李白 ,天藻清英,玄风遐迈,尘视轩冕,埋光葆真。”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柳》:“拙哉子言,将使我埋光邱壑乎?”
《国语辞典》:藏形  拼音:cáng xíng
隐藏收敛其形体。《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地遁能穿山透石;人遁能云游四海,藏形变身,飞剑掷刀,取人首级。」
《漢語大詞典》:回隐(迴隱)
回避,隐藏。南史·颜延之传:“ 延之 性既褊激,兼有酒过,肆意直言,曾无回隐。”后汉书·任隗传:“﹝ 隗 ﹞独与司徒 袁安 同心毕力,持重处正,鯁言直议,无所回隐。” 宋 曾巩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夫既自比於古之任者矣,乃欲睠顾回隐,以市於世,其可乎?”
迂远幽隐。 唐 柳宗元 《愚溪对》:“今汝之託也,远王都三千餘里,侧僻迴隐。”
《國語辭典》:窜匿(竄匿)  拼音:cuàn nì
窜逃、藏匿。如:「警方拂晓出击,歹徒无所窜匿,全数落网!」
分類:逃窜隐藏
《漢語大詞典》:隐耀(隱耀)
亦作“ 隐曜 ”。
(1).隐藏光彩。《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臣闻龙凤隐耀,应德而臻,明哲潜遁,俟时而动。”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鲁迅 《坟·人之历史》:“当十三世纪时,力大伟於 欧 土,科学隐耀,妄信横行, 罗马 法王,又竭全力以塞学者之口,天下为之智昏。”
(2).犹言含而不露。后汉书·郑玄传:“ 南山 四皓有 园公 、 夏黄公 ,潜光隐耀,世嘉其高,皆悉称公。” 晋 张协 《七命》:“冲漠公子,含华隐曜,嘉遯龙盘,翫世高蹈。”
《漢語大詞典》:韬精(韜精)
(1).掩藏才华。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刘参军》:“韜精日沉饮,谁知非荒宴。” 黄侃 《效庾子山咏怀》之十:“沉饮似韜精,佯狂非畏患。”
(2).隐藏光芒。 明 刘基 《圣人出》诗:“阴灵韜精星灭芒,群氛辟易归大荒。”
《漢語大詞典》:幽衷
隐藏于内心的情思。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幽衷何用慰,翰墨久謡吟。”梁书·沈约传:“抚幽衷而跼念,幸取给於庭庐。” 明 皇甫涍 《将命巡轺徙倚署阁》诗:“俄顷惻幽衷,遇物悲离索。”
《漢語大詞典》:藏伏
潜伏,隐藏。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豹直:“伏豹者,言众官皆出,己独留,如藏伏之豹,伺候待搏,故云伏豹。”《三国演义》第二八回:“某姓 裴 ,名 元绍 。自 张角 死后,一向无主,啸聚山林,权於此处藏伏。”
《漢語大詞典》:幽悰
隐藏在内心的感情。 明 吴承恩 《陌上佳人赋》:“客悟,请退。余扉自扃,篝鐙旅壁,戏书幽悰。”
《國語辭典》:潜匿(潛匿)  拼音:qián nì
躲藏、隐藏。《资治通鉴。卷一八四。隋纪八。恭帝义宁元年》:「我一妇人,易以潜匿,当自为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诚恐得罪非小,不得已夤夜奔逃,潜匿村墟。」
分類:隐藏
《漢語大詞典》:隐庇(隱庇)
隐藏庇护。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若行此法,今后空闲三年人户,官吏隐庇不差,却行雇募,无由点检。”《元典章·户部十二·户役》:“如此则富户不能隐庇,侥倖苟免,小户不致动摇。” 吴晗 《灯下集·明代的科举情况和绅士特权》:“不但秀才自己免了役,免了赋,甚至包揽隐庇,借此发财。”
分類:隐藏庇护
《漢語大詞典》:潜珍(潛珍)
亦作“潜珍”。
(1).谓龙。 宋 苏轼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林深伏猛在,岸改潜珍移。” 王文诰 辑引 赵次公 曰:“潜珍以言龙。”
(2).隐藏的珍宝。 周立波 《新区石油战士赞歌》:“芦苇丛边安钻塔,荷花荡底觅潜珍。”
《国语辞典》:泯迹(泯迹)  拼音:mǐn jī
隐藏身迹。如:「十多年来,他泯迹山林,过著平淡的生活。」
分类:隐藏藏身
《漢語大詞典》:暗恨
隐藏在内心的怨恨。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琯霞传》:“此情此景,棖触心伤,幽愁暗恨,触绪纷来。”
《國語辭典》:遁身  拼音:dùn shēn
隐藏身体。如:「遁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