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嘉峪关(嘉峪關)  拼音:jiā yù guān
中国大陆著名的古关口,位于甘肃省酒泉县西嘉峪山的西麓,明洪武年间所置,居高凭险,为当时的边防要地。
《漢語大詞典》:青泥岭(青泥嶺)
岭名。在今 甘肃省 徽县 南。历来为 甘 陕 入 蜀 之要途。元和郡县志·兴州:“ 青泥岭 ,在县( 长举 )西北五十三里 接溪山 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 青泥岭 。”
分類:甘肃历来
《国语辞典》:莫高窟  拼音:mò gāo kū
地名。位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内藏丰富文物,对中国佛教、文学、艺术贡献颇大。参见「敦煌石室」条。
《国语辞典》:焉支山  拼音:yān zhī shān
山名。位于甘肃省永昌县西境,出产胭脂。也作「燕支山」、「胭脂山」。
《國語辭典》:大西北  拼音:dà xī běi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的一部分。如:「伐木、开垦毫无节制,是导致大西北沙漠化日益严重的主因。」
《國語辭典》:千佛洞  拼音:qiān fó dòng
地名。位于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内藏丰富文物,如壁画、泥塑等,对中国佛教、文学、艺术贡献颇大。
《漢語大詞典》:玄川
指 黑河 ,即 张掖河 ,在今 甘肃省 。三国志·魏志·张臶传:“ 青龙 四年辛亥詔书:‘ 张掖郡 玄川溢涌,激波奋荡,宝石负图,状像灵龟。’”
分類:甘肃
《漢語大詞典》:陕甘宁(陝甘寧)
陕西 、 甘肃 、 宁夏 的合称。 郭小川 《昆仑行》一:“当年 陕 甘 宁 的勇士啊,而今在此创建了现代的 南泥湾 。” 毛泽东 《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我 陕甘宁边区 军民,服从政府领导,努力救亡事业。” 左齐 《南泥湾屯垦·安营扎寨》:“一九四一年三月,我们肩负着保卫党中央和 陕甘宁边区 重任的三五九旅部队,从 绥德 向 延安 的 南泥湾 出发了。”
分類:陕西甘肃
《漢語大詞典》:桃花盐(桃花鹽)
盐的一种。色如桃花,俗名红盐。产于 甘肃 张掖 。 唐 段公路 北户录·红盐:“ 郑公虔 云:‘ 琴湖池 桃花盐,色如桃花,随月盈缩,在 张掖 西北。’”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盐》:“ 琴湖池 中有桃花盐,色如桃花。”
分類:俗名甘肃
《漢語大詞典》:木皮岭(木皮嶺)
山名。在今 甘肃 成县 东。山势高峻,古代为入 陇 要冲。 唐 杜甫 《木皮岭》诗:“南登 木皮岭 ,艰险不易论……远岫争辅佐,千巖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清 陈维嵩 《念奴娇》词:“ 麦积山 高, 木皮岭 滑,度 陇 何须怯。”
《漢語大詞典》:骊靬(驪靬)
古地名。在今 甘肃省 永昌县 南。集韵·平脂:“ 驪靬 ,县名,在 张掖 。”汉书·地理志下:“ 张掖郡 …… 驪靬 。”
《漢語大詞典》:榆林窟
我国著名石窟之一。又名 万佛峡 。在 甘肃 安西 西南七十五公里的山谷中。洞窟凿在山谷东西两侧,东崖三十窟,西崖十一窟。最早的可能开于 唐 以前, 唐 、 五代 、 宋 、 西夏 、 元 、 清 各代续有建造。现存壁画和塑像中,多为 唐 宋 作品,也有不少 西夏 和 元 代作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漢語大詞典》:洮河绿石(洮河緑石)
制作洮砚的一种石头,产于 甘肃省 洮河 。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砚辨》:“除 端 歙 二石外,惟 洮河 緑石,北方最贵重,緑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 端溪 下巖。然石在 临洮 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四》:“ 洮河 緑石,贞润坚緻,其价在端上,以不易得也。”
《漢語大詞典》:天井窑
也称“地坑窑”。窑洞的一种。流行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黄土地区。先在平坦的冈地上,凿掘方形或长方形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沿坑面开凿窑洞。深坑面积相当于庭院,俗称“地坑院”或“天井院”。坑院各面窑洞,一如地面四合院。院内挖有地沟或掘渗井排水。地坑边缘,筑矮墙防护。
《国语辞典》:陇海铁路(陇海铁路)  拼音:lǒng hǎi tiě lù
从江苏省北部连云港,经安徽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兰州的铁路。全长一千七百五十九公里,在徐州与京沪线相交,在郑州与京广线相交,在潼关西与同蒲线相交,可通向东西南北各地,是中国中部一条横贯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