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绵州人,移居吴兴,字时学,号本心。理宗宝祐元年进士。景定间言公田事,有名朝野。历国子司业、礼部郎官、秘书少监。恭帝德祐元年,自试尚书礼部侍郎除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将至,弃官遁。宋亡,累征不起。有文集。
全宋诗
文及翁,字时举,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徙吴兴(今浙江湖州)。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调昭庆军节度掌书记。景定三年(一二六二)除秘书正字,累迁著作郎(《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知漳州。四年,知袁州(同上书卷七、八)。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签书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四《宰辅五》),出知嘉兴府(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今录诗六首。
词学图录
文及翁,字时学,一作时举,号本心。绵州人,移居吴兴。存词一首。
槜李诗系·卷三十
文及翁字本心蜀眉州人住秀州本觉寺苏文忠三度过访因立三过堂勒诗传焉诗曰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每逢蜀叟谭经日便觉峨嵋翠扫空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明年采药天台去更与题诗满浙东夜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往事过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论老非怀土情相得病不开堂道益尊惟有孤栖旧时鹤举头见客似长言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存亡惯见浑无泪乡曲难忘尚有心欲向钱塘访圆泽葛翁川畔待秋深
全宋文·卷八二○六
文及翁,字时学,号本心,绵州巴西(今四川绵阳)人,徙居吴兴。宝祐元年进士,为昭庆军节度掌书记。历官太学录、秘书省正字。咸淳中权知嘉兴府,权尚书户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权礼部尚书兼侍读。德祐元年初,自吏部侍郎除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逼临安,亟出关遁。宋亡,隐居著书,累徵不起。有集二十卷。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五三、七○、七一,《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九,《续宋宰辅编年录》卷二一,《宋史翼》卷三五本传及所撰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庆元鄞县人,字本心。全谦孙弟。详见全谦孙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台州临海人,字本心。宋太学生周敬孙之子。幼承家学,又从同郡杨珏、陈天瑞治《》、《》、《春秋》。工为文章。署美化书院山长。后辟江浙行省掾史,省臣皆呼先生。泰定初召拜国子博士。所教弟子,多为名人。官至集贤待制,卒年六十。
释本心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八
释本心,字法忍,姓郭氏,蔚人也。童年好道,不昧夙因,年及弱冠,礼本州朝阳寺明月得度。月尚苦行,躬亲田牧,不授一经。心力作逾人,少倦辄遭棒喝,安然受之,不以为苦,历六寒暑。一日,自念“别母出家,乃为种田求生计耶?”因于残编中得《般若经》一卷,读之皆心中所欲言者,及闻僧诵《法华经》至《学无学品》,砉然有省,遂潜入都,从西域寺圆通受具。贫不能购经,乃以直缀一袭,易得《法华》全部,披读一周,洞见诸佛出世本怀,深入法华三昧。适金山常静自五台回,与心一见,论宗乘如旧识。同治十一年,践常静之约,南游至金山,见观心慧,观以向上键锤接之,遂蒙印可,如永嘉之遇曹溪也。心深自韬晦,结茅终南,常于老虎穴习定,坐数日如弹指。后为金山、高旻两寺首座,学者咨厥心要,所至云从。惟赋性严正,稍见非法,即拂衣去。光绪戊子,过句容赤山,喜其地幽阒,诛茅覆庵,为休息处。四方衲子闻风,来者至屋不能容,乃伐柯结宇,垒石为墙,领众立规,俨如百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尝示众云:“诸方浩浩,说禅说教。赤山祇斸石锄土,设有问西来意,便与锄一柄觅生活。”心古道自处,不徇世情,呵斥诸方,罕可其意。盖其时,三关、四句、六步禅之说炽行。心常曰:“古人三关四句,乃大死大活后,勘验学者,一时方便,岂可认为实法有传授耶?今人业谶茫茫,无本可据,不教看死䛡头,何能敌生死得生悟?”又言:“末法之世,浅尝末道,专用邪智,穿凿古人言句,盲笺混释,自炫多闻。无知之徒,奉为秘典,此《楞严》所谓断送佛祖慧命者,莫此为甚。”其痛心宗教如此。心虽秉拈花之旨,而深契如来一代时教,每禅馀,为众讲解大乘要义,通彻骨髓。楚北归元寺请讲《楞严》、《法华》者再。平日机辩纵横,如疾雷迅电,不可摸捉。及诱掖后进,恒谆谆不倦,务使人人因指见月,得意妄诠而后已。尤善《楞伽》、《唯识》诸部,语学者曰:“修行不能掀翻,入八识窠臼,纵有妙语,皆识神耳。”乙巳秋,方讲《观楞伽笔记》,忽焉示疾,乃辞众曰:“吾化缘已毕,将长行矣。”有弟子问曰:“此去依止何地?”曰:“一切无依,唯依般若。”语毕潜然。次日黎明,右胁吉祥而逝,时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十月十六日也。世寿六十有一,僧腊四十有二。明年四月,门人奉全身塔于兹山。起龛之日,千众围绕,声音动地,香花塞途。释敬安寄禅,于光绪纪元,相与结夏金山。明年丙子,又于西湖龙井汲泉煮茗,坐石上论宗门事,叹为极生平法喜,因追怀良契,哀述善逝,为之铭焉。
转根本心得法身
【三藏法数】
根本心者,即第八识,谓善恶诸法,依此出生,故名根本心。此识转时,一切烦恼断灭已尽,即得法身。
转依本心得报身
【三藏法数】
依本心者,即第七识。谓依于根本而生,故名依本心。此识转时,一切智慧无不具足,即得报身。
根本心时
【三藏法数】
谓人正作恶业时之心也。其心决定不可拔动,由此生于加行,是名根本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