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父子兵  拼音:fù zǐ bīng
1.比喻将领和士兵亲如父子,上下一致、团结甚固的军队。《吴子。治兵》:「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则今日便登程,直到王京。常言道厮杀无如父子兵。」
2.比喻父子同心,并肩作战。如:「这对乒乓球界的父子兵,打遍天下无敌手,已囊获无数次的冠军。」
《漢語大詞典》:庄屯(莊屯)
清 初,政府圈拨土地给各旗官兵而形成的村庄。又称屯庄。清史稿·食货志一:“ 顺治 元年,定近京荒地及前 明 庄田无主者,拨给东来官兵……四年,圈 顺 直 各州县地百万九千餘晌,给 满洲 为庄屯。”
《漢語大詞典》:坐粮(坐糧)
清 代官兵由原省按月发给的固定粮饷。清史稿·世宗纪:“二月丁丑,命出征官兵行粮外仍给坐粮。”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添兵不如募勇……调兵一名,行粮、坐粮、军装、安家,所费不貲。”
《国语辞典》:舰长(舰长)  拼音:jiàn zhǎng
军舰上的最高指挥官。负有统辖全舰官兵,管理舰中各种事务,保全本舰安全及全舰乘员的指挥、统率、教育训练等责任。
《漢語大詞典》:汛弁
指汛地官兵。《清会典事例·吏部·处分例》:“仍严飭沿江沿海各州县及口岸汛弁,凡遇商船出口,务须实力稽察。”
《漢語大詞典》:打草谷(打草穀)
契丹 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德光 已灭 晋 ,遣其部族酋豪……括借天下钱帛以赏军。胡兵人马不给粮草,遣数千骑分出四野,刼掠人民,号为‘打草穀’。”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赵延寿 请给上国兵廩食。 契丹 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穀’。”参阅辽史·兵卫志上
《國語辭典》:卡伦(卡倫)  拼音:kǎ lún
清代在东北、蒙古、新疆等边地要隘,设置官兵戍守瞭望、兼管税收等事的处所。也称为「边台」。
《漢語大詞典》:营众(營衆)
(1).惑众。荀子·宥坐:“言谈足以饰邪营众。” 杨倞 注:“营读为荧。营众,惑众也。”
(2).指营内官兵。清史稿·职官志四:“营总以下掌辖营众警夜巡昼。”
《国语辞典》:基本教练(基本教练)  拼音:jī běn jiào liàn
训练官兵熟习各种制式法则,并养成军纪严肃、精神巩固的军队,使能适应战斗要求所实施的基本教育和训练。
《国语辞典》:亚罗船事件(亚罗船事件)  拼音:yà luó chuán shì jiàn
清咸丰六年(西元一八五六年),广州官兵登上挂英旗的亚罗号船搜捕,英领事抗议,为粤总督叶名琛拒绝,粤民纵火烧英使馆,问题扩大,引发第一次英法联军之役。
《国语辞典》:把街  拼音:bǎ jiē
古时军营放假,百姓和官兵一同在街坊上游玩的情景称为「把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诸色杂卖》:「或军营放停,乐人动鼓乐于空闲,就坊巷引小儿妇女观看,散糖果子之类,谓之『卖梅子』,又谓之『把街』。」
《国语辞典》:眷村  拼音:juàn cūn
官兵眷属所居住的村落。如:「他来自于眷村。」
《国语辞典》:军人节(军人节)  拼音:jūn rén jié
民国四十四年,政府为纪念国军官兵于抗战期间,英勇作战,壮烈牺牲的精神,明定以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为军人节。
《漢語大詞典》:俸饷(俸餉)
旧指官兵的俸禄和粮饷。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各省驻防及緑旂官兵俸餉共一千三百四十九万二千七百五十五两。”《清通典·食货四》:“惟 浙江 驻防官兵,仍照京制支领俸餉,不给田地。”《清续文献通考·国用十二》:“京城八旗官兵俸餉由八旗俸餉处专覈。”
《漢語大詞典》:鸿校(鴻校)
广大的官兵。《古文苑·班固〈车骑将军窦北征颂〉》:“行戎丑以礼教,炘鸿校而昭仁。文武炳其并隆,威德兼而两信。” 章樵 注:“鸿校,诸军列校。”
分類:广大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