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荀粲熨妇(荀粲熨妇)  拼音:xún càn yùn fù
三国时,魏人荀粲的妻子因于冬月时生病而感到全身燥热,粲乃至庭外受冻,再以冰冻之身帮助妻子减轻燥热之苦。后妇亡,粲不久之后亦亡。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
《国语辞典》:血脉贲张(血脉贲张)  拼音:xiě mài bēn zhāng
形容情绪极度激动以致血管扩张,全身发热的现象。如:「示威群众个个血脉贲张,喊得声嘶力竭。」
《国语辞典》:通身上下  拼音:tōng shēn shàng xià
全身,从头到脚。《儒林外史》第五一回:「包了那妇人通身上下的衣裳,走回十多里路找著他的汉子。」
《国语辞典》:土耳其浴  拼音:tǔ ěr qí yù
一种源于中东的沐浴法。在浴室内,利用热气、使人全身出汗,然后进行按摩,再做冷水浴或淋浴。有减轻体重、消除疲劳、清洁等功效。也称为「蒸气浴」。
《国语辞典》:头重身轻(头重身轻)  拼音:tóu zhòng shēn qīng
形容全身无力,难以支撑。《红楼梦》第五二回:「一面说,一面坐起来,挽了一挽头发,披了衣裳,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掌不住。」
《国语辞典》:无痛分娩(无痛分娩)  拼音:wú tòng fēn miǎn
一种利用止痛剂作全身或局部麻醉,以减轻产妇痛苦的生产方式。
分类:止痛全身
《国语辞典》:战战摇摇(战战摇摇)  拼音:zhàn zhàn yáo yáo
因恐惧而全身颤抖。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见孩儿卧血泊,那一个哭哭号号,这一个怨怨焦焦。连我也战战摇摇,直恁般歹做作。」
《国语辞典》:中生动物(中生动物)  拼音:zhōng shēng dòng wù
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体型小,全身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内层司生殖,外层司营养,为一实心虫体,常寄生于海生无脊椎动物体内。如二胚虫。
《国语辞典》:有氧舞蹈  拼音:yǒu yǎng wǔ dào
一种运动。配合有节奏的音乐舞动全身,能提高心跳速率,消耗高度氧气,使葡萄糖在有氧状况下被氧化,藉以强化心、肺、血管、循环系统的功能。
《国语辞典》:秃鹰(秃鹰)  拼音:tū yīng
动物名。鸟纲鹫鹰目。为一种大型鹫。全身黑灰色,头部颈部只有稀疏的绒毛,性猛烈。产于蒙古。也称为「秃鹫」。
《国语辞典》:血量  拼音:xiě liàng
全身血液的总量。人体的血量约占体重的十三分之一。如一个六十五公斤的人,约有五公斤的血量。
《国语辞典》:针鼹(针鼹)  拼音:zhēn yǎn
一种卵生哺乳动物。全身长满棘刺,遇敌则竖起。嘴型尖而似鸟,以捕食蚂蚁或白蚁为生,擅长挖洞。雌针鼹产卵后于腹部的袋子孵化,由母体分泌乳汁喂哺幼儿。目前卵生哺乳动物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针鼹分布于澳洲和附近的塔斯马尼亚岛。
《国语辞典》:弹涂鱼(弹涂鱼)  拼音:tán tú yú
动物名。弹涂鱼科。身体长而侧扁,全身暗褐色,有黑色小点。生活在浅海和河口附近。常藉胸鳍和身体的弹力跳跃、爬行。
《漢語大詞典》:子肿(子腫)
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体重显著增加的病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总括》:“头面四肢肿子肿。”注:“头面遍身浮肿,小水短少者,属水气为病,故名曰子肿。”
《国语辞典》:白背飞虱(白背飞虱)  拼音:bái bèi fēi shī
动物名。一种白蜡虫。全身黑色,惟背上白色。为水稻害虫之一。也称为「稻飞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