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凌 → 淩凌”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侵暴  拼音:qīn bào
侵扰冒犯。《庄子。盗蹠》:「盗蹠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那时诸侯皆已顺从,独蚩尤共著炎帝侵暴诸侯,不服王化。」
分類:侵犯侵凌
《漢語大詞典》:乘凌
亦作“ 乘陵 ”。
(1).升上;登临。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乘凌高城,入于深宫。”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崷崒增光辉,乘陵惜俄顷。”
(2).侵凌。 汉 王充 论衡·说日:“人物在世,气力劲强,乃能乘凌。” 唐 柳宗元 《晋问》:“丁丁登登,硠硠稜稜,若兵车之乘凌。” 清 朱鹤龄 《湖翻行》:“乘陵城郭塔欲倒,千庐万灶均洪流。”
分類:侵凌登临
《漢語大詞典》:侵加
(1).侵入;侵凌。 唐 韩愈 《答窦秀才书》:“今又以罪黜於朝廷,远宰蛮县,愁忧无聊,瘴癘侵加,喘喘焉无以冀朝夕。” 宋 司马光 《叙清河郡君》:“人虽以非意侵加,默而受之,终不与之辨曲直,己亦不復贮于怀也。”
(2).渐增。 明 方孝孺 《祭王博士》:“始少壮之美好,忽衰病之侵加,曾未几时而俯仰瞬息之间形骸已随乎物化。”
分類:侵入侵凌
《漢語大詞典》:犯暴
犹侵凌。三国志·蜀志·先生传:“ 曹公 与 夏侯渊 、 张郃 屯 汉中 ,数数犯暴 巴 界。”
分類:侵凌
《漢語大詞典》:陵斥
侵凌;侵犯。后汉书·西羌传论:“自西戎作逆,未有陵斥上国若斯其炽也。” 南朝 梁 沈约 《封左兴盛等诏》:“门下逆竖 王敬则 纵兵内侮,陵斥畿甸。” 明 归有光 《贺戚总戎平倭序》:“顷岁,乃敢陵斥州县,浸淫疽食,滨海之区,为其所伤残者,沿络万里。”
分類:侵凌侵犯
《國語辭典》:呵护(呵護)  拼音:hē hù
1.照顾。如:「为人父母总是对子女呵护备至。」
2.神灵保佑。唐。李商隐 骊山有感诗:「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
《國語辭典》:侵犯  拼音:qīn fàn
1.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益。《淮南子。本经》:「人之性有侵犯则怒,怒则血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山东有一个耕夫,不记姓名,因耕自己田地,侵犯了邻人墓道,邻人与他争论。」
2.入侵别国的领土。《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薛仁贵征辽事略》:「朕驱兵五十馀万,非贪疆好土,侵犯外国,因汝兴师,令军民劳役。」
《漢語大詞典》:霜侵
(1).谓白发逐渐增多。 唐 白居易 《晏坐闲吟》诗:“霜侵残鬢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 宋 黄庭坚 《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之一:“骑省还秋直,霜侵鬢脚衰。” 明 夏完淳 《寒泛赋》:“余也敝裘风宿,短髮霜侵。”
(2).受霜侵凌。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赋》:“睡鳧烟冷,老马霜侵。”
《漢語大詞典》:震凌
(1).指房屋的摇摇欲坠、破败。 明 宋濂 《金华张氏先祠记》:“栋宇之必葺也,毋使之震凌;黍稷之必穫也,毋使之秽荒。”
(2).侵凌,欺凌。 明 宋濂 《贞节堂记》:“天地之间有大经决不可废者,犹如闔庐以为居,稻粱以为食,繒布以为服,一日无之,则人事尽失,难以为活,此其故何哉?苟无闔庐,则风雨震凌矣。苟无稻粱,则道殣相望矣。苟无繒布,则手足皸瘃矣。”
《漢語大詞典》:霜凌
(1).寒霜侵凌。 唐 戴叔伦 《晓闻长乐钟声》诗:“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
(2).冰凌。 克非 《春潮急》五:“隆冬到初春, 川 西北深丘陵地带的早晨,是常常会有些霜凌的。” 克非 《春潮急》十二:“比起霜凌下的气温,沟里的水其实不算冷。”
《國語辭典》:凌逼  拼音:líng bī
欺压迫害。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挨千般打拷,万种凌逼。」
《漢語大詞典》:陵夺(陵奪)
侵凌劫夺。后汉书·董卓传论:“夫以刳肝斮趾之性,则羣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縉绅,遟疑陵夺,尚有盗窃之道焉。”百喻经·灌甘蔗喻:“世人亦尔,欲求善福,恃己豪贵,专形挟势,迫胁下民,陵夺财物。”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蓝摩国:“至於此国,方欲兴工,而此池龙恐见陵夺,乃变作婆罗门。” 章炳麟 《五无论》:“苦寒地人与温润地人,每岁爰土易室而居,迭相迁移,庶不以执着而生陵夺。”
分類:侵凌劫夺
《漢語大詞典》:侵虐
侵凌残害。后汉书·酷吏传序:“而阉人亲婭,侵虐天下。至使 阳球 磔 王甫 之尸, 张俭 剖 曹节 之墓。”《东周列国志》第九七回:“本约三分 宋 国,上国背约,尽收其地,反加侵虐。是 齐 之失信于敝邑也!”
分類:侵凌残害
《漢語大詞典》:鼠无牙(鼠無牙)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后即以“鼠无牙”指凭强力侵凌别人。 五代 刘兼 《中春登楼》诗之二:“失手已惭蛇有足,用心休为鼠无牙。”
分類:强力侵凌
《漢語大詞典》:侵冤
侵凌之,使受冤屈。汉书·韩延寿传:“﹝ 萧望之 ﹞又自陈:‘前为 延寿 所奏,今復举 延寿 罪,众庶皆以臣怀不正之心,侵冤 延寿 。愿下丞相、中二千石、博士议其罪。’” 宋 王安石 《鞠学士知寿州》:“使良民有以休息,而吏不敢为侵冤,岂非所谓能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