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停骖(停骖)  拼音:tíng cān
将马勒住,停止前进,有停车的意思。南朝齐。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劣性子人皆惨,舍著命提刀使剑,更怕甚勒马停骖。」
《漢語大詞典》:骖鸾(驂鸞)
谓仙人驾驭鸾鸟云游。文选·江淹〈别赋〉:“驾鹤上汉,驂鸞腾天。” 吕向 注:“御鸞鹤而升天汉。” 唐 薛逢 《汉武宫词》:“絳节几时还入梦,碧桃何处更驂鸞。”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图歌》:“仙人驂鸞倏来往,烟鬟雾珮流云霰。” 清 舒位 《黔俗以试院丹笔写魁星相饷遗为是诗》:“想见白袍吟立鹤,仗伊綵笔去驂鸞。”
《漢語大詞典》:征骖(征驂)
驾车远行的马。亦指旅人远行的车。 唐 王勃 《饯韦兵曹》诗:“征驂临野次,别袂惨江垂。” 元 刘秉忠 《岭北道中》诗:“雨霽轻烟锁翠嵐,五更残月照征驂。” 明 陆采 《明珠记·巡陵》:“解征驂,投亭堠,一灯孤影照人愁。”
《漢語大詞典》:羸骖(羸驂)
瘦弱的马。 唐 刘禹锡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忽被戒羸驂,薄言事南征。” 唐 杨巨源 《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诗:“羸驂苦迟迟,单僕怨切切。” 唐 罗隐 《经故洛阳城》诗:“败垣危堞蹟依稀,试驻羸驂吊落暉。”
《漢語大詞典》:骖驔(驂驔)
(1).马奔跑貌。 南朝 梁 《骢马》诗:“意欲驂驔走,先作野游盘。” 唐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安知决臆追风足,朱汗驂驔犹喷玉。” 清 曹寅 《和竹磵侄上巳韵》:“红桥正泥泞,游骑莫驂驔。”
(2).犹相随。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赤城词》:“ 浙 之词人,两 宋 为盛…… 梦窗 、 碧山 、既为眉目; 放翁 、 竹屋 ,驂驔后先。”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元史类编》:“夜閲 邵远平 《元史类编》……较之 朱国楨 《南宋书》、 周济 《晋略》,固自远胜,与 陈鱣 《续唐书》可相驂驔,皆精於事例,劣於文字者也。”
《漢語大詞典》:鸾骖(鸞驂)
仙人的车乘。 唐 王勃 《八仙径》诗:“ 代 北鸞驂至, 辽 西鹤骑旋。” 前蜀 杜光庭 《青城郑瑱尚书本命醮词》:“伏惟少驻鸞驂,下临尘壤,愍其歉迫,假以恩休。”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赐胤》:“縹緲仙风,鸞驂鹤乘。”
分類:仙人车乘
《國語辭典》:骖乘(驂乘)  拼音:cān shèng
古代乘车陪坐在右边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而使歜仆纳阎职之妻,而使职骖乘。」《汉书。卷四。文帝纪》:「乃令宋昌骖乘,张武等六人乘六乘传诣长安。」也作「参乘」。
分類:陪乘
《漢語大詞典》:归骖(歸驂)
犹归车。谓驱车返归。 北周 庾信 《李陵苏武别赞》:“归驂欲动,别马将前。” 唐 王勃 《临江》诗之一:“归驂将别櫂,俱是倦游人。” 唐 韩愈 《送灵师》诗:“以此復留滞,归驂几时鞭。”
《漢語大詞典》:骖騑(驂騑)
驾在服马两侧的马。墨子·七患:“彻驂騑,涂不芸。”后指驾车之马。 汉 蔡邕 《协和婚赋》:“车服照路,驂騑如舞。” 唐 王勃 《滕王阁序》:“儼驂騑於上路,访风景於崇阿。”
《漢語大詞典》:解骖(解驂)
解脱骖马赠人。谓以财物救人困急。语出史记·管晏列传:“ 越石父 贤,在縲紲中。 晏子 出,遭之涂,解左驂赎之。”《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菲薄衣食,躬率羣下,损膳解驂,以赡黎苗。” 宋 苏轼 《洗玉池铭》:“道逢玉人,解驂推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生:“曩受解驂之惠,旦夕不忘。” 清 徐乾学 《怀汉槎在狱》诗:“谁为解驂存国士,可怜一饭困王孙。”
《漢語大詞典》:骖驾(驂駕)
(1).三匹马驾的车子。泛指车马。后汉书·贾琮传:“旧典,传车驂驾,垂赤帷裳,迎於州界。” 唐 王勃 《绵州北亭群公宴序》:“既而登临惜别,驂驾少留。”
(2).驾御。 汉 焦赣 《易林·乾之否》:“戴日精光,驂驾六龙。” 宋 钱愐 《钱氏私志》:“纵未得到如来地,亦可以驂驾鸞鹤,翱翔三岛,为不死人。” 闻一多 《太阳吟》:“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
《漢語大詞典》:两骖(兩驂)
古代四匹马拉车,在外侧的两匹马称“两骖”。《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驂雁行。”荀子·哀公:“两驂列,两服入厩。”
《韵府拾遗 覃韵》:驻骖(驻骖)
王十朋柑诗欲继花为谱应同柳驻骖陆容诗芹宫会讲晨留榻柏府程书晚驻骖
《漢語大詞典》:左骖(左驂)
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仪礼·觐礼:“使者降,以左驂出。” 郑玄 注:“左驂设在西者,其餘三马侯氏之士遂以出授使者之从者于外。”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使 阳处父 退之,及诸 河 ,则在舟中矣。释左驂以公命赠 孟明 。”史记·管晏列传:“ 越石父 贤,在縲紲中。 晏子 出,遭之涂,解左驂赎之,载归。”
《漢語大詞典》:脱骖(脱驂)
礼记·檀弓上:“ 孔子 之 卫 ,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 子贡 脱驂而賻之。”谓解下骖马,以助治丧之用。后因用为以财助人之急的典实。 宋 黄庭坚 《李濠州挽词》:“掛剑自知吾已许,脱驂不为涕无从。” 明 屠隆 《綵毫记·远谪夜郎》:“脱驂永念千秋义,岂止 淮隂 一饭恩。” 林学衡 《赠人》诗:“脱驂赠策非我分,絶笔何因更泣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