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骄骄(驕驕)  拼音:jiāo jiāo
高而茂盛。《诗经。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漢語大詞典》:骄溢(驕溢)
骄傲自满。荀子·不苟:“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妬嫉怨诽以倾覆人。”《后汉书·朱穆传》:“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故放滥骄溢,莫能禁御。” 宋 岳飞 《辞男云特转恩命第二札子》:“不唯使 云 不知名器之重,或就骄溢,上则负陛下之恩,下则取縉绅之谤。”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三》:“不惟开子孙骄溢之门,亦恐折此生有限之福。”
分類:骄傲自满
《漢語大詞典》:骄倨(驕倨)
亦作“ 骄踞 ”。 傲慢不恭。管子·白心:“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后汉书·南匈奴传论:“单于骄踞益横,内暴滋深。”旧唐书·突厥传上:“ 始毕 自恃其功,益骄踞,每遣使者至 长安 ,颇多横恣。” 宋 司马光 《程夫人墓志铭》:“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倨可讥訶状,由是共贤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妇尤骄倨,常佣奴其夫,自享饈饌。” 章炳麟 《支那印度联合之法》:“ 清 廷於邻国,强则佞諛,弱则骄倨,此最可嗤鄙者。”
《漢語大詞典》:悍骄(悍驕)
犹骄横。 唐 韩愈 《平淮西碑》:“往在 玄宗 ,崇极而圮。 河 北悍骄, 河 南附起。” 宋 苏轼 《〈三马图〉赞》:“吁! 鬼章 世悍骄,奔 贰师 ,走 嫖姚 ,今在廷,服虎貂。” 宋 刘子翚 《谕俗》诗之七:“ 粤 人多悍骄,风声亦惟旧。”
分類:骄横
《國語辭典》:骄敌(驕敵)  拼音:jiāo dí
轻视敌人。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主将骄敌,期门受战。」
分類:傲视敌方
《漢語大詞典》:骄主(驕主)
骄傲自矜的君主。战国策·燕策一:“骄主必不好计,而亡国之臣贪於财。”吕氏春秋·适威:“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
《韵府拾遗 萧韵》:可骄(可骄)
荀子夫仰禄之士犹可骄也正身之士不可骄也
《漢語大詞典》:骄黠(驕黠)
傲慢狡猾。汉书·西域传上·康居:“而 康居 骄黠,讫不肯拜使者。”《晋书·虞预传》:“ 徐龕 骄黠,无所拘忌,放兵侵掠,罪已彰灼。”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恩:“督抚 吴文华 谓九司日以骄黠,编氓甚少,缓急难恃,奏割 南寧 武缘县 属 思恩 。”
分類:傲慢狡猾
《漢語大詞典》:骄肆(驕肆)
骄纵放肆。管子·霸言:“重而凌节者復轻,富而骄肆者復贫。” 汉 贾谊 新书·连语:“苟背道弃义,释敬慎而行骄肆,则天下之人,其离之若崩,其背之也不约而若期。”新唐书·宦者传上·窦文场:“其后 杨志廉 、 孙荣义 为左右中尉,招权骄肆,与 竇 霍 略等。”明史·外戚传·张峦:“ 鹤龄 兄弟并骄肆,纵家奴夺民田庐,篡狱囚,数犯法。”
《漢語大詞典》:骄豪(驕豪)
骄矜纵恣。三国志·蜀志·刘璋传:“恃功骄豪,欲有外意。”北齐书·外戚传·李祖昇:“ 祖勋 性贪慢,兼妻 崔氏 骄豪干政,时论鄙之。”隋书·柳述传:“ 述 虽职务修理,为当时所称,然不达大体,暴於驭下,又怙宠骄豪,无所降屈。”
分類:骄矜纵恣
《漢語大詞典》:骄怠(驕怠)
傲慢懈怠。战国策·秦策三:“多功而不矜,富贵不骄怠。”隋书·炀帝纪下:“於时军国多务,日不暇给,帝方骄怠,恶闻政事,冤屈不治,奏请罕决。” 明 张居正 《答两广督抚》:“僕闻此人,老将知兵,第数年以来,志颇骄怠,意其功名已极,亦欲善刀而藏之。”
分類:傲慢懈怠
《漢語大詞典》:骄暴(驕暴)
骄横暴戾。荀子·不苟:“刚彊猛毅,无所不信,非骄暴也。”史记·乐毅列传:“诸侯害 齐湣王 之骄暴,皆争合从与 燕 伐 齐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六年:“ 煬帝 骄暴而亡,公辈所亲见也。”《大唐秦王词话》第四十回:“我国素无侵犯之意,尔邦屡兴骄暴之师。”
《漢語大詞典》:骄荣(驕榮)
使骄傲自满。韩非子·内储说下:“ 黎且 谓 景公 曰:‘去 仲尼 ,犹吹毛耳。君何不迎之重禄高位,遗 哀公 女乐,以骄荣其意? 哀公 新乐之,必怠於政。 仲尼 必諫,諫必轻絶於 鲁 。’”
分類:骄傲自满
《漢語大詞典》:骄亢(驕亢)
(1).骄纵不逊。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一表》:“臣辈岂不鉴前代将帅骄亢之祸。”明史·左良玉传:“ 良玉 军最强……以其骄亢难用,用 孔道兴 代其偏将。” 清 唐甄 潜书·抑尊:“骨肉之间,骄亢袭成,是以养隆而孝衰,教疏而恩薄。”参见“ 骄伉 ”。
(2).形容炽烈炎热。 明 何景明 《忧旱赋》:“二仪旷以弗交兮,阳骄亢而阴蒙。”
《漢語大詞典》:骄伉(驕伉)
(1).放纵倨傲。《穀梁传·桓公十八年》“ 濼 之会不言及夫人何也,以夫人之伉,弗称数也” 晋 范宁 注:“ 濼 之会,夫人骄伉,不可言及,故舍而弗数。”
(2).指地位高贵。 唐 柳宗元 《故秘书郎姜君墓志》:“不矍矍於进取,不施施於骄伉。左絃右壶;乐以自放。”
《漢語大詞典》:骄君(驕君)
(1).骄矜的君主。管子·幼官:“数战则士疲,数胜则君骄,骄君使疲民,则国危。”史记·苏秦列传:“夫骄君必好利,而亡国之臣必贪於财。”新唐书·刘子玄传:“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
(2).轻视君主。 宋 苏辙 《历代论三·晋宣帝》:“ 霍光 内毙 燕 盖 ,外诛 桀 羊 ,拥护 昭帝 ,讫无骄君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