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倡议(倡議)  拼音:chàng yì
首先提议。清。侯方域〈于谦论〉:「英宗之北狩也,社稷无主,都城汹汹,廷臣已有倡议南迁者,其不为宋之续也几希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这里的族长,就是你的大叔公,倡议要众人分派,派到你名下要出一百两银子。」
《國語辭典》:领头(領頭)  拼音:lǐng tóu
1.带头、发起。如:「他领头抗议。」
2.衣服上的领子。也称为「领门儿」。
《國語辭典》:领子(領子)  拼音:lǐng zi
衣服领围的部分。《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两个人说戗了,揪著领子,一顿乱打。」
《國語辭典》:带头(帶頭)  拼音:dài tóu
首先行动起来带动别人。如:「他带头闹场,将会场搞得面目全非。」
《漢語大詞典》:创图(創圖)
首先谋划。后汉书·隗嚣传论:“ 隗嚣 援旗糺族,假制明神,迹夫创图首事,有以识其风矣。”旧唐书·高祖纪赞:“ 高皇 创图,势若摧枯。”
《國語辭典》:创议(創議)  拼音:chuàng yì
始倡,开始提出建议。如:「这事是王委员创议的,我没意见。」
《漢語大詞典》:首简(首簡)
(1).犹序言。 明 宋濂 《〈药房樵唱〉序》:“公之子 履 与其门人 黄琪 ,编辑遗稿,鍥之文梓,乃缘世契之深远,以首简为属。”
(2).首先选择任命。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宗伯大拜:“今上壬申即位,首简礼部尚书 吕文简 为次揆。”
《漢語大詞典》:首造
首先建议。史记·韩长孺列传:“ 蚡 不敢言上,而言於太后曰:‘ 王恢 首造 马邑 事,今不成而诛 恢 ,是为 匈奴 报仇也。’” 马邑 事,指以 马邑 诈降 匈奴 之事。
《漢語大詞典》:创谋(創謀)
(1).首先谋划。《后汉书·袁绍传》:“臣父兄亲从,并当大位,不惮一室之祸,苟惟寧国之义,故遂解节出奔,创谋 河 外。”
(2).主谋。南史·檀道济传:“上将诛 徐羡之 等,召 道济 欲使西讨。 王华 曰:‘不可。’上曰:‘ 道济 从人者也,曩非创谋,抚而使之,必将无虑。’”
《漢語大詞典》:昌义(昌義)
首先起义。昌,通“ 倡 ”。 平佚 《临时政府成立记》一:“ 武汉 昌义甫一月,而 湘 、 秦 、 晋 、 滇 、 赣 、 黔 、 浙 、 苏 、 桂 、 皖 、 粤 、 闽 各省,先后响应。”
分類:首先起义
《國語辭典》:权首(權首)  拼音:quán shǒu
发起事件或运动的主谋。《史记。卷一○六。吴王濞传。太史公曰》:「毋为权首,反受其咎。」《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论曰》:「夫为权首,鲜或不及。」
《漢語大詞典》:首兵
谓首先起兵。后汉书·齐武王縯传:“且首兵唱号,鲜有能遂, 陈胜 、 项籍 ,即其事也。” 清 侯方域 《卢告》:“且是役也,首兵於 西旅氏 , 西旅氏 将举大事而我莫助也。”
分類:首先起兵
《漢語大詞典》:倡谋(倡謀)
首先提出某一计策。国语·吴语:“ 吴王夫差 还自 黄池 ,息民不戒。 越 大夫 种 乃倡谋曰:‘吾谓 吴王 将遂涉吾地,今罢师而不戒以忘我,我不可以怠也。’” 韦昭 注:“发始为倡。”倡,一本作“ 唱 ”。
《漢語大詞典》:唱议(唱議)
倡议;首先提议。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 延伯 恃其勇,且新有功,遂唱议为先驱击之。”金史·宗宪传:“ 挞懒 、 宗雋 唱议以 齐 地与 宋 。”
《國語辭典》:蔡侯纸(蔡侯紙)  拼音:cài hóu zhǐ
东汉蔡伦所发明的纸。《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蔡伦传》:「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漢語大詞典》:攧竹
博戏名。颠动竹筒使筒中某支竹签首先跌出,视签上标志以决胜负。 元 关汉卿 《一枝花·不伏老》套曲:“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鬮。”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三折:“知音吕,借意儿嘲风咏月,有体段,当场儿攧竹分茶。”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据此生世上聪明,今时独步,围棊递相,打马投壶,撇兰攧竹,写字吟诗……端的个天下风流,无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