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迫束
(1).束缚,不得伸展。 汉 刘桢《失题》诗之一:“隐生寘翳林,倥偬自迫束。”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今者絶世用,倥偬见迫束。”
(2).谓狭窄地段。 清 刘大櫆 《游碾王峡记》:“溪水自西北奔入,每往益杀,其中旁陷迫束,水激而鸣声琮然为跳珠喷玉之状。”
《漢語大詞典》:迫时(迫時)
犹及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按兵休士二载,广储峙,利器械,尽收诸部精鋭,天人协应,迫时而动,遂以 天命 三年,兴师伐 明 。”
分類:及时
《漢語大詞典》:迫生
屈辱偷生。《吕氏春秋·贵生》:“ 子华子 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 陈奇猷 集释:“迫,偪也。六欲莫得其宜,又不得死,且在屈辱之下而生,是谓之‘迫生’。”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诗二》:“全生以为上,迫生以为下。”
分類:屈辱偷生
《漢語大詞典》:迫怵
窘迫恐惧。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若巧者侵夺已甚,则拙者迫怵无聊,利害相形,不得不察。”
分類:窘迫恐惧
《漢語大詞典》:迫逼
犹逼迫。谓施加压力使人屈从。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往者,众臣每有灾异,託咎此人,朕迫逼於俗,不得专心。”《歧路灯》第七五回:“ 夏逢若 也不敢过为迫逼。” 梁启超 《亡羊录·中俄密约》:“至八月间, 喀希尼 迫逼中朝,其势益急。”
《漢語大詞典》:切迫
急迫,迫切。 鲁迅 《〈呐喊〉自序》:“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不过默默的躺着,有时还发生更切迫的思想。”
分類:急迫迫切
《國語辭典》:威迫  拼音:wēi pò
威胁逼迫。如:「因为受不了主管的威迫,有同事打算辞职了。」
分類:威逼胁迫
《漢語大詞典》:缠迫(纏迫)
谓日月运行,岁月迫人。有时光迅速,或馀日无多之意。 南朝 梁 任昉 《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感慨自哀,日月缠迫。”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封树何日?先灵靡安。痛此缠迫,乞哀残喘!”
《國語辭典》:迫临(迫臨)  拼音:pò lín
接近、逼近。如:「眼看期末考迫临,他却一点准备都没有。」《清史稿。卷六五。地理志一二》:「黄华有关,迫临海口,为第一门户。」
分類:逼近
《漢語大詞典》:迫速
犹急迫。 唐 柳宗元 《故银青光禄大夫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公常好大体,不为细家之迫速。”
分類:急迫
《漢語大詞典》:直迫
犹言直捷了当。《中国谚语资料·说》:“说话直迫点,莫说‘导言’。”
《漢語大詞典》:迫猝
亦作“ 迫卒 ”。
(1).急迫;仓促。汉书·刘向传:“营起邑居,期日迫卒。” 颜师古 注:“卒,读曰猝。”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余迫猝渡 江 ,侨寓 临安 山中,父书手定,都为乌有。”
(2).窘迫,困顿。 宋 叶适 《陈处士姚夫人墓志铭》:“吾母以俭治贫……子一而女四,贫窶迫猝,尤甚於吾父在时。”
《漢語大詞典》:迫激
犹激烈。 明 于慎行 《穀山笔麈·明刑》:“阁臣无以对,已而又上揭力救,词至迫激。”
分類:激烈
《漢語大詞典》:迫遣
谓强使就职。南史·谢朏传:“ 永元 中,詔徵 朏 、 胤 ,并不屈。时 东昏 皆命迫遣,会 梁武帝 起兵,及 建鄴 平,徵 朏 、 胤 ,并补军諮祭酒,皆不至。”
分類:强使就职
《漢語大詞典》:贫迫(貧迫)
贫穷窘迫。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侮谑:“ 纯 曾谓 液 曰:‘君有才而困於贫迫,可试自咏。’” 宋 刘安世 《论买扑坊场明状添钱之弊》:“惟是贫迫之人,苟求侥倖,一遭凶岁,鲜不破家。” 明 朱衡 《道南源委·张公彦清》:“仕虽久,家无旬月储,岁莫贫迫,里人欲餉之,卒不受。”
分類:贫穷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