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3? 【介绍】: 唐相州内黄人,字云卿。高宗上元二年进士。武则天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由协律郎累除给事中、考功员外郎。中宗神龙初,坐赃配流岭表。后召授起居郎,加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宴宫中。历中书舍人、太子詹事。工诗,尤长七言,始定七律体制。诗与宋之问齐名,时号“沈宋”。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6—715 字云卿,排行三,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官终太子少詹事,世称沈詹事。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任协律郎。武周时为通事舍人,曾与修《三教珠英》。大足元年(701)迁考功员外郎,次年,复迁给事中。四年坐贿入狱,旋获释。次年,中宗复辟,坐阿附张易之流驩州,越明年,遇赦北返。景龙中,以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终太子少詹事,约当玄宗开元初。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一。佺期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于律体定型,其功尤伟,时称“苏(味道)李(峤)居前,沈宋比肩”(《新唐书·宋之问传》),而佺期之与七律形成较之问作用更大,为王维前唐代七律创作成就最著者。其所作,虽多奉和应制,而每能心与境会,自铸秀句。五律如《游少林寺》、《铜雀台》,或清丽警秀,或吞吐含芳;七律如《兴庆池侍宴应制》、《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均揽景阔远,词气飞动。凡此均承上官仪而转变,初见开宕起伏之工。又七律《龙池篇》、《独不见》,一气盘旋,含秀俊于古雅,最能见出七律由骈俪化歌行蜕出之步武。南贬中所作,更承四杰之绪,题材扩大,洗削铅华,如五律《过七盘岭》、《岭表逢寒食》,七律《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等,均通篇沉挚,清丽中见凄惋抑郁,下启张说,得盛唐先声。此外七古《入少密溪》整丽虽不脱初唐体格,而尽去浮词肤言,由即目之秀景,婉转以见清远之意,为当时仅见,预示王维《桃源行》一路格调。张说称:“沈三兄诗,直须还他第一”(《隋唐嘉话》卷下),可见当时声望之高。原集10卷,久佚,明王廷相辑为《沈詹事诗集》7卷。明以来各本多作2卷。宋人又著录5卷本,有抄本传世。注本有今人陶敏《沈佺期集校注》。《全唐诗》编其诗为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2首,断句4联。
唐诗汇评
沈佺期(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武后荃历中累迁通事舍人,转考功员外郎,授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中宗景龙间,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佺期工诗,尤长于律体,与宋之问并称“沈宋”。有《沈佺期集》十卷,已佚。今存清抄本《洸云卿文集》五卷。又有《沈詹事诗集》七卷,乃明人所辑。《全唐诗》编诗三卷。
词学图录
沈佺期(656-714) 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二年进士及第。由协律郎累迁考功员外郎。曾因受贿入狱,后复职,迁给事中。中宗即位,因谄附张易之,被流放。神龙三年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宫中。后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史论以为律诗体制定型代表诗家。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曾作《回波乐》词。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五
佺期。相州内黄人。第进士。神龙中历官太子詹事。开元初卒。

作品评论

《唐诗品》
云卿诗,其命意周委,如雪舞岩林,随形宛转,无象不得,其𣁎词丽则,如春在瑶池,气色照映,自含华态,可谓意象纵横、同锋姿媚者也。其拙语如田家,而殊深俊朗;其形器如木石,而更被华要。仰承贞观,弥见周留:俯待开元,先咀意旨。旷代高之,无以为过。置之往哲之中,岂但叔源失步,明远变色者耶!
《沈诗评》
沈诗五言宛丽,迥出一时。
《艺苑卮言》
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律为音律、法律,天下无严于是者,知虚实平仄不得任情而度,明矣。二君正是敌手,排律用韵稳妥,事不傍引,情无牵合,当为最胜。摩诘似之,而才小不逮。少陵强力宏蓄,开合排荡,然不无利钝。馀子纷纷,未易悉数也。
诗镜总论
沈佺期吞吐含芳,安详合度,亭亭整整,喁喁叮叮,觉其句自能言,字自能语,品之所以为美。苏、李法有馀闲,材之不逮远矣。
《诗源辨体》
初唐七言古,自王、卢、骆再进而为沈、宋二公,宋、沈调虽渐纯,语虽渐畅,而旧习未除。……然析而论之,沈气为促,宋实胜之。
《诗源辨体》
七言古,沈如“水晶帘外金波下,云母窗前银汉回”、“燕姬彩帐芙蓉色,秦子金炉兰麝香”、“灯华灼灿九衢映、香气氤氲百和然”、“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让镜台”、“玳瑁筵中别作春,琅玕窗里翻成昼”等句,偶偭极工,语皆富丽,与王、卢、骆相类者也。
《诗源辨体》
五言自王、杨、卢、骆,又进而为沈、宋二公,沈、宋才力既大,造诣始纯,故其体尽整栗,语多雄丽,而气象风格大备,为律诗正宗。或问:以入录观沈宋五言律,制作实工,而后人独推盛唐,何耶?曰:盛唐五言律入圣者,虽人止数篇,然化机流行,在在而是。沈宋制作虽工,而化机尚浅,此升堂、入室之分也。
《唐律消夏录》
沈、宋工力悉敌,确是对手。其高妙不及射洪,遒密不及必简,然闲情别绪,句剪字裁,已极文人之致。若沈虽沉切处时有轩豁,宋虽显露处更觉粘滞,此则两人心地中事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古称沈为靡丽,今观之,乃见朴厚耳。……然朴厚自是初唐风气,不足矜,当取其厚中带动,朴而特警者。如《芳树》、《和赵麟台元志春情》、《叹狱中无燕》、《和元万顷临池玩月》,最其振拔。
《载酒园诗话又编》
长律至沈而工,较杜、宋实为严整。然唯“卢家少妇”篇首尾温丽,馀亦中联警耳。结语多平熟,易开人浅率一路,若从此入手,恐不高。
围炉诗话
沈、宋诸公七律之高华典重,以应制故,然非诸诗皆然,而可立为初唐之体也?
《唐诗英华》
七律肇自唐初,工于沈、宋,浸淫渐盛,率务高华。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陈德公先生曰:沈、宋上接六代,下开盛唐,进绮丽而益工,运便妍而极秀。音韵吐含,温婉不迫;姿态流媚,生溢行间。王、岑由此准绳,钱、刘亦共嗣续。唐代正音,端在是尔。济南止拔华亮,不录尖新,所谓崇雅味于生致者欤?
《石州诗话》
沈、宋律句匀整,格自不高。杼山目以“射雕手”,当指字句精巧胜人耳。
《石州诗话》
沈、宋应制诸作,精丽不待言,而尤在运以流宕之气。此元自六朝风度变来,所以非后来试帖所能几及也。
三唐诗品
其源亦出谢、沈,植骨清隐,舒芬华秀,在考功之亚,名并当时。律体特取风神,开盛唐之派。
杨昭俭 朝代:后唐至宋初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2—977 字仲宝,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后唐长兴中登进士第,累官左拾遗,迁殿中侍御史。后晋天福初,出使契丹回,授职方员外郎,迁虞部郎中、知制诰。六年(941),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后任河南少尹,改秘书少监,复为中书舍人。后周显德二年(955),改御史中丞,后以鞫狱之失,贬为武胜军节度行军司马。入宋任太子詹事、礼部尚书。太平兴国二年(977)卒。生平散见《南部新书》卷癸、《宋史》本传。昭俭善谈名理,能诗善文,尤长史才。曾预修《明宗实录》及《开元通礼》。《全唐诗》存诗1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2—977 【介绍】: 宋京兆长安人,字仲宝。后唐长兴中进士。历官殿中侍御史。后晋时拜中书舍人,尝以河南少尹兴役治河。柴荣建后周,召为翰林学士,改御史中丞。宋初,为太子詹事,以工部尚书致仕。善谈名理,利口喜讥訾,执政大臣惧其构谤,多曲徇其意。
全宋诗
杨昭俭(九○二~九七七),字仲宝,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后唐明宗长兴中进士。仕后唐、后晋、后周,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宋太祖开宝二年(九六九)为太子詹事。六年,以工部尚书致仕。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卒,年七十六。《宋史》卷二六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一
杨昭俭(九○二——九七七),字仲宝,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景,梁左谏议大夫。昭俭后唐长兴中登进士第,解褐成德军节度推官。后迁殿中侍御史。晋天福初,改礼部员外郎。寻拜中书舍人,又为翰林学士。骄将张彦泽镇泾原,暴杀从事张式,昭俭上疏请诛彦泽以谢军吏,为权臣所忌,停官。后起为河南少尹,中书舍人。开宝二年为太子詹事,六年以工部尚书致仕。太宗即位,就加礼部尚书。太平兴国二年卒,年七十六。《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三
昭俭字仲宝。京兆长安人。后唐长兴中进士。历殿中侍御史。仕晋。累迁中书舍人。周显德中为翰林学士。改御史中丞。出为武胜军节度行军司马。入宋。累官礼部尚书。太平兴国二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乐安人,字明甫,号养贞。万历五年进士。官御史。有《詹养贞集》。
维基
詹事讲(1539年—1593年),字明甫,号养贞,江西乐安人,同进士出身。詹事讲师从状元罗洪先。隆庆四年(1570年)中式江西乡试第十二名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登三甲第八十四名进士。授宣城县知县。万历十一年八月,吏部考选得知县等官三十五员,俱堪任御史,授河南道御史,上封事数十,定新建伯王公(守仁)、检讨陈公、布衣胡公从祀议。按浙醝已,督学南北畿,得人称盛。会星变,力陈主德时政之失。又疏列李见罗破缅功,李得轻宥,公论壮之。官至直隶提学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