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忘身
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 汉 贾谊 《治安策》:“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许批答》:“其所以忘身徇国,捨逸就劳者,岂有求而然哉!”
《國語辭典》:外生  拼音:wài shēng
称姊妹的儿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敬兄弟见郗公,蹑履问讯,甚修外生礼。」唐。元稹 赠咸阳少府萧郎诗:「陆家幼女托良婿,阮氏诸房无外生。」也称为「外甥」。
《国语辞典》:徐稚置刍(徐稚置刍)  拼音:xú zhì zhì chú
后汉徐稚吊郭林宗母丧,置生刍一束于庐墓前。典出《后汉书。卷五三。徐稚传》。后以徐稚置刍表示对死者的敬吊。
《国语辞典》:行李箱  拼音:xíng lǐ xiāng
可供出门时携带用以装置生活所需物品的箱子。如:「看他提了两个行李箱,似乎要出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