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霞缕(霞縷)
袅袅的烟篆。 宋 惠洪 《启明轩次朗上人韵》:“霞缕縈经轴,烟丝减篆文。”
分類:袅袅
《骈字类编》:青缕(青缕)
宋史礼志皇城司奏左承天门屋角有黄帛曳鸱尾上缄物如书卷缠以青缕三道封处隐隐有字盖神人所谓天降之书也
《漢語大詞典》:麻缕(麻縷)
麻线。孟子·滕文公上:“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宋 苏轼 《鲜于子骏见遗吴道子画》诗:“不须更用博麻缕,付与一炬随飞烟。”
分類:麻线
《漢語大詞典》:濡缕(濡縷)
沾湿一缕。形容沾湿范围极小。引申指力量微弱。史记·刺客列传:“得 赵 人 徐夫人 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焠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裴駰 集解:“言以匕首试人,人血出,足以沾濡丝缕,便立死也。” 唐 元稹 《唐故建州蒲城县尉元君墓志铭》:“及逾三十年,予亦窃位偷名,官进不已,然而终无濡缕之力及於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 七郎 曰:‘此刀购诸异国,杀人未尝濡缕。迄佩三世矣。’”
《漢語大詞典》:缕举(縷舉)
一一列举。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若舟船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於前事,其功业相次千万者,不可復缕举也。”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市井:“其餘如 五间楼 福客、糖果所聚之类,未易缕举。”
《漢語大詞典》:条缕(條縷)
一条一缕。比喻细密。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因实递进,以次条缕,其目尤多,不可悉数。” 黄远庸 《财政部重要法令之说明》:“洎乎近年筹备立宪,将全国财政彻底清釐,试办预算,从其外形观之,固已条缕分晰、规订详明。”
分類:一缕细密
《漢語大詞典》:缕覼(縷覼)
详尽,详细。 明 唐顺之 《与万两溪吏部》:“念执事相知,故缕覼言之。” 清 黄宗羲 《〈唐氏家谱〉序》:“ 吴兴 固有 唐 氏谱,自 陶唐 而下凡百世,其世次缕覼。古今 唐 姓之显者,灿然一贯。”
分類:详尽详细
《漢語大詞典》:缕言(縷言)
细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属笔易巧,选和至难,缀文难精,而作韵甚易,虽纤意曲变,非可缕言,然振其大纲,不出兹论。” 唐 张九龄 《敕吐蕃赞普书》:“自数十年来或叛或附,皆所亲见,岂假缕言?”
分類:细说
《漢語大詞典》:缕络(縷絡)
犹缠绕。 唐 牛僧孺 《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搀叉锋刃簇,缕络钓丝縈。” 宋 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志铭》:“ 崑山 并大洋,盗出没不可踪迹,以其半置 嘉定县 ,凿 锦帆涇 ,百港缕络之所宗也。”
分類:缠绕
《搜韵词典》:素缕  拼音:sù lǚ
白色丝线。《玉台新咏》卷一 东汉 繁钦《定情诗》:“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全梁文》卷二十三载萧子范《七诱》:“独处廓兮心悄悄,怀素缕之双针。愿因之于三鸟。” 唐 晁采《子夜歌》其十四:“一双连素缕,与郎聊定情。”
《国语辞典》:覶缕(覶缕)  拼音:luó lǚ
委曲详述,极力刻划。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虽欲秉笔覶缕,神志荒耗,前后遗忘,终不能成章。」
《骈字类编》:绀缕(绀缕)
苏舜钦 淮上喜两联句 昏如笼纤纱,媚若映绀缕。
《骈字类编》:缕雪(缕雪)
唐 杜牧 早秋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骈字类编》:朱缕(朱缕)
宋史舆服志宝之制用玉尺度钮鼻大小绶玉环裹以朱缕加绯罗泥金帕纳于小盝
《高级汉语词典》:缕悉
一条一条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