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7,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优给
借光
奖励
抽回
施德
寄予
授与
背义
优待
施泽
赐沐
禄勋
宠奖
召置
予决
《漢語大詞典》:优给(優給)
(1).从优给予;从优资助。旧唐书·宪宗纪下:“军前擒到 李师道 将 夏侯澄 等四十七人,詔并释付 魏博 及义成军收管,要还贼中者,则量事优给放还。”
(2).优裕之供给。太平广记卷二四一引《王氏闻见录·王承休》:“ 承休 一日请诸军拣选官健,得驍勇数千,号‘龙武军’, 承休 自为统帅,并特加衣粮,日有优给。”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十一:“故官子弟,年幼未袭者,亦给全俸,名曰优给。”
《國語辭典》:借光  拼音:jiè guāng
1.比喻凭借他人的关系而获沾利益。《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徵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红楼梦》第二二回:「林黛玉冷笑道:『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拣我爱的唱给我看,这会子犯不上跐著人借光儿问我。』」
2.请人让路或请求给与指引时的客气话。《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公子这番不是前番了,下了驴,上前把那人的袖子扯住,道:『借光!东庄儿在那边儿?』」
《國語辭典》:奖励(獎勵)  拼音:jiǎng lì
奖赏勉励。《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黜陟幽明,躬亲奖励。」也作「奖劝」。
《漢語大詞典》:抽回
收回和撤销已经给予的或已拥有的事物。例如:从他的手中抽回她的手。
《漢語大詞典》:施德
给予恩惠。国语·周语中:“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於天下者也。” 韦昭 注:“施德,谓因时警戒,谨盖藏,成筑功也。”鬼谷子·中经:“能言者儔善博惠,施德者依道。”
《國語辭典》:寄予  拼音:jì yǔ
1.寄托。如:「她对于么儿的前程,寄予厚望。」
2.给予。如:「大家对非洲难民寄予无限同情。」
《國語辭典》:授与(授與)  拼音:shòu yǔ
给与、交付物品给人。明。徐元太《喻林。卷五三。人事门。贪昧》引《百喻经》:「有一人持欢喜丸授与小儿,小儿得已,贪其美味,不顾身物。」
分類:授与给予
《国语辞典》:背义(背义)  拼音:bèi yì
辜负别人给予的恩义。《三国演义》第七回:「背义之徒,何敢卖我!」
《國語辭典》:优待(優待)  拼音:yōu dài
给予优厚的待遇。《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来敏传》:「而敏荆楚名族,东宫旧臣,特加优待,是故废而复起。」《红楼梦》第三回:「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
《漢語大詞典》:施泽(施澤)
给予恩惠。 宋 曾巩 《饮归亭记》:“夫治固不可以不兼文武,而施泽於堂廡之上,服冕搢笏,使士民化、姦宄息者,固亦在彼而不在此也。”
分類:给予恩惠
《漢語大詞典》:赐沐(賜沐)
给予休假。 明 汪道昆 《远山戏》:“自家京兆尹 张敞 是也。早起趋朝,正逢赐沐,重以细君嬿婉,兼之淑景舒迟,退食自公。”
分類:给予休假
《漢語大詞典》:禄勋(禄勳)
给予有功者以俸禄。左传·昭公十四年:“礼新叙旧,禄勋合亲。” 孔颖达 疏:“施禄於功勋,使有功必得禄也。”
《漢語大詞典》:宠奖(寵奬)
指帝王给予的奖励。 唐 元稹 《同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察臣无罪,宠奬逾深。” 唐 韩偓 《乙丑岁九月书四十字》诗:“旅寓在江郊,秋风正寂寥。紫泥虚宠奬,白髮已渔樵。”
《漢語大詞典》:召置
亦作“ 召寘 ”。 延揽来给予安置。汉书·贾谊传:“ 河南 守 吴公 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宋史·范仲淹传:“ 晏殊 知 应天府 ,闻 仲淹 名,召寘府学。”
《漢語大詞典》:予决(予決)
给予决定或裁决。《元典章·户部十一·影避》:“於内若有疑惑不能予决者,具由咨中书省定夺。”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今 张浩 忽背前约,使妾呼天叩地,无所告投……为此冒耻凟尊,幸望台慈特赐予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