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33,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累纸
十纸
半纸
万纸
谏纸
寸纸
纸灰
名纸
纸屏
笺纸
两纸
纸札
纸背
纸被
蜀纸
《漢語大詞典》:累纸(累紙)
接连许多张纸。多用于书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修书累纸,意寄殷勤。” 唐 韩愈 《答魏博士仆射书》:“忽奉累纸示问,辞意重迭,捧读再三,但增慙悚。” 宋 曾巩 《与王深甫书》:“与 深 父别四年矣,向往之心,固不可以书道,而比得 深甫 书,輒反復累纸示諭,相存之勤,相语之深,无不尽者。”
《骈字类编》:十纸(十纸)
宋 陆游 庵中独居感怀三首 其一 读书十纸勤虽在,上树千回事已非。
《漢語大詞典》:半纸(半紙)
片纸。宋书·庐江王袆传:“公( 刘褘 )未曾有一函之使,遗半纸之书,志弃五弟,以饵讎贼。”新唐书·萧铣传:“且吾先人国于此,若徇其请復 梁 祚,因以半纸檄召羣盗,谁敢不从?” 金 元好问 《杂著》诗:“半纸虚名百战身,转头高塚卧麒麟。”
《骈字类编》:万纸(万纸)
宋 文同 续青城山四咏 其三 飞赴寺 谁可谓诗豪,兴来吟万纸。
《漢語大詞典》:谏纸(諫紙)
(1).书写谏章的稿纸。 唐 白居易 《论制科人状》:“臣今职为学士,官是拾遗,日草詔书,月请諫纸。”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尚怜费諫纸,玉唾洒新句。”
(2).借指谏书。 唐 薛能 《昇平词》之十:“諫纸应无用,朝纲自有伦。”
《漢語大詞典》:寸纸(寸紙)
短纸。借指信札。 清 秋瑾 《念奴娇·寄闺珵妹》词:“别绪千丝,离情万缕,寸纸应难剖。”
分類:信札
《國語辭典》:纸灰(紙灰)  拼音:zhǐ huī
纸燃烧后剩馀的灰烬。
分類:纸钱烧化
《國語辭典》:名纸(名紙)  拼音:míng zhǐ
印著或写著姓名,用以介绍自己的纸卡。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风流薮泽》:「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也作「名片」。
分類:名片
《韵府拾遗 青韵》:纸屏(纸屏)
陆游诗纸屏山字样
《國語辭典》:笺纸(牋紙)  拼音:jiān zhǐ
信纸。唐。李商隐 送崔珏往西川诗:「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也作「笺纸」。
《國語辭典》:笺纸(箋紙)  拼音:jiān zhǐ
信纸。也作「笺纸」。
《骈字类编》:两纸(两纸)
唐 白居易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漢語大詞典》:纸札(紙札)
亦作“ 纸札 ”。
(1).纸张。南史·齐江夏王锋传:“性方整,好学书, 张 家无纸札,乃倚井栏为书。”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纸札皆精善。”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故能纸札精緻,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吴筠:“深於道者,惟老子五千言,其餘徒费纸札耳。”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八年:“ 金主 召至近侍局,给纸札,令书所欲言。”红楼梦第十四回:“只见 来旺 媳妇拿了对牌来领取呈文京榜纸札。”
(2).指纸做的冥器。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今日是俺哥哥的头七,请了几个和尚,买了些纸札,与哥哥看经。”红楼梦第十四回:“这八个人单管各处油灯、蜡烛、纸札。”
分類:纸张冥器
《國語辭典》:纸背(紙背)  拼音:zhǐ bèi
纸的反面。唐。柳宗元 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崙二童诗:「书成欲寄庾安西,纸背应劳手自题。」
分類:反面
《國語辭典》:纸被(紙被)  拼音:zhǐ bèi
用很多层楮皮纸制成的被子。宋。陆游 谢朱元晦寄纸被诗二首之一:「布衾纸被元相似,只欠高人为作铭。」元。张可久〈普天乐。北邙烟〉曲:「蒲团纸被,归去来兮。」
分類:纤维被子
《漢語大詞典》:蜀纸(蜀紙)
犹 蜀 笺。 唐 李贺 《湖中曲》:“ 蜀 纸封巾报云鬢,晚漏壶中水淋尽。” 叶葱奇 注引《国史补》:“纸则有 蜀 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 宋 周邦彦 《塞翁吟》词:“有 蜀 纸,堪凴寄恨,等今夜,洒血书词,翦烛亲封。”参见“ 蜀笺 ”。
《漢語大詞典》:蜀笺(蜀箋)
亦作“ 蜀牋 ”。 自 唐 以来 蜀 地所制精致华美的纸的统称。 唐 僧鸾 《赠李粲秀才》诗:“十轴示余三百篇,金碧烂光烧 蜀 牋。” 明 陈子龙 《艳歌行》:“春燕剪 越 素,秋鸿征 蜀 笺。”《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生闻之,手舞足蹈,不任欢情。因以 蜀 笺写所赋《夏景闺情》十首,为小引於前以答娉。”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诗:“妙画临 吴 绢,清词洒 蜀 牋。”参阅 元 费著 《蜀笺谱》
分類:精致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