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魁荐(魁薦)
科举制乡试或会试中以第一名被录取。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吾州 赵和仲 ,童科免举, 淳祐 九年,再以春秋魁荐。” 清 梁章钜 称谓录·举人:“后 郑侨 擢魁荐,官至枢相。”
《國語辭典》:廷魁  拼音:tíng kuí
科举时代廷试的第一名。
《国语辞典》:经元(经元)  拼音:jīng yuán
旧时科举以五经取士,乡试的第一名到第五名一定要在五经里各取一名,故称乡试的前五名为「经元」。《聊斋志异。卷二。陆判》:「未几,科试冠军,秋闱果中经元。」也称为「经魁」。
《漢語大詞典》:高魁
科举考试第一名。泛指科举名列前茅。 明谢谠《四喜记·诗礼趋庭》:“实言告,决今科虎榜占高魁。” 清 李渔 《蜃中楼·点差》:“我两人来京赴试,徼倖俱中高魁。”
《漢語大詞典》:元魁
殿试第一名,即状元。 清 李渔 《凰求凤·翻卷》:“目下新主登极,首重文科,命下官速封试卷进呈,以便亲定元魁,风示天下。”
《漢語大詞典》:联魁(聯魁)
科举时代在乡试、会试中接连考取第一名。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廷献》:“休説文齐福乃齐,日家许我定联魁。”
《國語辭典》:案首  拼音:àn shǒu
科举时代童生院、府、州、县试的第一名。《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今日出其不意,考个案首,也自觉有些兴头。」《儒林外史》第二回:「足下莫不是就在我白老师手里曾考过一个案首的?」
《漢語大詞典》:乡元(鄉元)
金 代科举乡试第一名称“乡元”。 宋 洪皓 《松漠纪闻续》:“ 金 人科举先於诸州分县赴试……号曰乡试,悉以本县令为试官。预试之士,唯杂犯者黜,榜首曰乡元,亦曰解元。”
《国语辞典》:中状元(中状元)  拼音:zhòng zhuàng yuán
比喻考试或参加比赛得到第一名或拿到最高的成绩。如:「他又中状元了,大夥真服了他。」
《国语辞典》:后座  拼音:hòu zuò
亦泛指第一名。如:「她在歌唱比赛中屡克劲敌,终于登上后座。」
分类:第一名
《漢語大詞典》:榜元
即榜首。科举考试同榜录取中的第一名。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上:“﹝ 李肱 ﹞乃以牓元及第。”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丁稜:“ 唐 放牓讫,謁宰相,即牓元致词。”
《漢語大詞典》:武状元(武狀元)
明 清 时,武科殿试第一名之称。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武学武状元:“ 崇禎 四年,以 王来聘 为武状元,前此但有及第出身,无武状元之称也。”《清会典事例·兵部·武科》:“武进士臚唱行礼毕,赞礼官赞举榜……至 长安 右门外张挂,赐给武状元盔甲。”
《國語辭典》:头彩(頭彩)  拼音:tóu cǎi
游戏或赌博中,优胜者获得的最高奖。如:「赢得头彩」。
《漢語大詞典》:五经魁(五經魁)
明 代科举分五经试士,每经所取第一名谓之经魁。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其后五经试士制虽废,但习惯上仍称乡试所取前五名为五经魁。亦省称“ 五魁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苏仲芬》:“场事毕, 仲芬 文章佳甚,同人决其不出五魁。”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原来填榜的规矩,从第六名填起,前五名叫作五魁。”参阅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经魁
《漢語大詞典》:漕魁
漕试第一名。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李梦庚》:“今岁漕魁,乃 梦庚 之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