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骍牡(騂牡)
赤色的雄性牛马等。《诗·小雅·信南山》:“祭以清酒,从以騂牡,享于祖考。” 汉 应玚 《驰射赋》:“奕奕騂牡,既佶且闲。”
《國語辭典》:头匹(頭匹)  拼音:tóu pī
牲畜。也称为「头口」。
《漢語大詞典》:圉牧
饲养牛马的人。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询诸圉牧,莫不皆知。”金史·田琢传:“官司圉牧,势家兼并,亦籍其数而授之农民。”
《漢語大詞典》:稍秣
给牛马吃的草料。周礼·天官·大府:“四郊之赋,以待稍秣。” 郑玄 注:“稍秣,即芻秣也。” 孙诒让 正义:“谓给牛马之禾穀也。”
分類:牛马草料
《漢語大詞典》:厩律
有关牛马管理、税收的律令。西汉置,东汉废。三国魏时,其律散附于其他各律。晋以牧事之律合之,名《厩牧律》。南朝宋、齐、梁复名《厩律》。隋唐又以库事之律附之,名《厩库律》。参阅晋书·刑法志隋书·刑法志唐律疏义·厩库
《漢語大詞典》:闲厩使(閑廄使)
官名。 唐 置,专掌宫廷舆辇牛马。新唐书·百官志二:“ 圣历 中,置闲厩使,以殿中监承恩遇者为之,分领殿中、太僕之事,而专掌舆輦牛马。”
《漢語大詞典》:益刍(益芻)
给牛马牲口加草料。 汉 王褒 《僮约》:“餧食马牛,鼓四起坐,夜半益芻。”
《漢語大詞典》:栏牢(欄牢)
关牛马的圈。晏子春秋·谏下十九:“今公之牛马老於栏牢,不胜服也,车蠹於巨户,不胜乘也。”墨子·天志下:“踰人之栏牢,窃人之牛马者,与入人之塲园,窃人之桃李瓜薑者,数千万矣。”
分類:牛马
《漢語大詞典》:郊血
古天子祭社稷仪式之一。即以牛马之血献于尸座前。礼记·郊特牲:“郊血,大饗腥,三献爓,一献孰。至敬不饗味而贵气臭也。” 孔颖达 疏:“谓正祭之时荐於尸坐之前也。”
《國語辭典》:蹄子  拼音:tí zi
1.牛马等的脚。《水浒传》第五七回:「三千连环甲马,有停半被钩镰鎗拨倒,蹄子动旦,剥去皮甲,把来做菜马食。」《荡寇志》第三回:「希真叫保儿外面坐地,跟那娘子进里面天井内看时,吃那一惊,只见那马栓在糟边,垂著头啃那蹄子。」
2.猪蹄。《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匮台上盘子里盛著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只见他拿筷子把蹄子皮一块一块夹碎,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3.骂人的话。《红楼梦》第二一回:「平儿疯魔了。这蹄子认真要降伏我,仔细你的皮要紧。」《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谁知越劝她倒把劝翻了,张口『娼妇』,闭口『蹄子』。」
《漢語大詞典》:质布(質布)
上古买卖牛马兵器等,官府给予贸易契券,并收取税金和契纸的成本费。布,古指钱。周礼·地官·廛人:“廛人,掌敛市絘布、緫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 郑玄 注:“质布者,质人之所罚犯质剂者之泉也。” 孙诒让 正义:“ 王与之 云:‘质布,质人所税质剂者之布也,质人卖儥之质剂,如人田宅官给券以收税,谓之质布。’ 江永 云:‘罚则当入罚布,何为别名质布,此即偿质剂之布也;质剂盖官作之,其上当有璽印,是以量取买卖者之钱以偿其费,犹后世契纸有钱也。’按 王 江 説是也。”
《國語辭典》:豢圉  拼音:huàn yǔ
饲养牛马的场所。《新五代史。卷五二。杂传。李守贞传》:「行营所至,居民豢圉一空,至于草木皆尽。」
分類:养牛牛马
《漢語大詞典》:钿秋(鈿鞦)
镶嵌金、银、玉、贝等物,勒于牛马股后的革带。 明 徐渭 《十六夜踏灯与璩仲玉王新甫饮于大中桥之西楼》:“青衫白马无聊甚,望断黄金小鈿鞦。”
《國語辭典》:咫角骖驹(咫角驂駒)  拼音:zhǐ jué cān jū
年幼的马。比喻年少的人。汉。刘向《新序。卷五。杂事》:「未有咫角骖驹而能服重致远者也。」
分類:牛马年少
《漢語大詞典》:皂牢
亦作“皁牢”。 饲养牛马的圈栏。管子·轻重戊:“ 殷 人之王立皁牢,服牛马,以为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