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海榴
即石榴。又名海石榴。因来自海外,故名。古代诗文中多指石榴花。 隋 江总 《山庭春日》诗:“岸緑开河柳,池红照海榴。” 唐 李白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诗:“ 鲁 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王琦 注引太平广记:“ 新罗 多海红并海石榴。” 元 张可久 《一支花·夏景》套曲:“海榴浓喷火,萱草淡堆金。” 明 唐寅 《川拨棹》词:“碧碧草沿堦,海榴半吐绽。”
《漢語大詞典》:潜英(潛英)
传说中的一种海石。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暗海有潜英之石,其色青,轻如毛羽,寒盛则石温,暑盛则石冷,刻之为人像,神悟不异真人。” 唐 陈至 《荐冰》诗:“色静澄三酒,光寒肃两楹。形盐非近进,玉豆为潜英。”
分類:海石
《國語辭典》:海星  拼音:hǎi xīng
动物名。棘皮动物海星纲。身体呈星形、扁平,腕作放射状,大多五枚,但有的可达五十枚,而用腕部的管足运动,口在腹侧的中央。雌雄异体,再生能力特强。常栖息海滨岩礁间,匐行觅食,以牡蛎、蛤蜊等贝类为主食,对海水养殖有害。
《漢語大詞典》:蜊黄
海石上生长的贝类。《羊城晚报》1983.12.29:“她知道我离乡日久,爱吃 飞云江 中有名的海鲜,如肥美的螃蟹、龟脚、赤虾及蜊黄,使我惊故乡海味之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