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才器卷波澜
 
瑶墀已叹,侍臣冥寞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三〈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自蒙蜀州人日作【自枉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今晨散帙眼忽明】,迸泪幽吟事如昨。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叹我凄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感时郁郁匡时略】【感君郁郁匡君略】【感君郁郁匡时略】。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巳冥莫。潇湘水国傍鼋鼍,鄠杜秋天失雕鹗。东西南北更谁论【东西南北更堪论】,白首扁舟病独存。遥拱北辰缠寇盗【犹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边塞西蕃最充斥【边塞西蕃羌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裙何处觅王门。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长笛谁能乱愁思【长笛邻家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
《國語辭典》:波澜(波瀾)  拼音:bō lán
1.波浪、波涛。《文选。刘桢。杂诗》:「安得肃肃羽,从尔浮波澜。」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2.比喻世事或人心的起伏变化。《晋。陆机。君子行》:「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三:「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3.比喻文章气势壮阔。唐。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唐。方干 越中逢孙百篇诗:「上才乘酒到山阴,日日成篇字字金;镜水周回千万顷,波澜倒泻入君心。」
《国语辞典》:平地波澜(平地波澜)  拼音:píng dì bō lán
比喻突然发生事故或变化。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七:「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澜。」也作「平地风波」、「风波平地」。
《國語辭典》:波澜壮阔(波瀾壯闊)  拼音:bō lán zhuàng kuò
比喻气势的雄壮浩大。如:「这首曲子演奏起来的气势,波澜壮阔,震慑全场。」也作「波路壮阔」。
《國語辭典》:波澜老成(波瀾老成)  拼音:bō lán lǎo chéng
形容写文章时才思浩瀚、词意壮健。唐。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毫发无遗恨,波澜独老成。」
《分类字锦》:波澜不起(波澜不起)
孟郊 列女操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分类:
《國語辭典》:烟波(煙波)  拼音:yān bō
云烟瀰漫的水面。唐。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又经别浦,闻渔唱于烟波。」
《漢語大詞典》:春波
(1).春水的波澜。 南朝 宋 谢灵运 《孝感赋》:“荑柔叶於枯木,起春波於寒川。” 唐 张泌 《春晚谣》:“ 萧关 梦断无寻处,万叠春波起南浦。”
(2).指春水。 唐 杜牧 《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诗:“江雨春波阔,园林客梦催。” 宋 王安石 《元珍送緑石砚》诗:“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冷庐杂识·瑀华妹引 清 陆瑀华 《过蠡泽》诗:“桥边烟影淡无痕,桥外春波緑到门。”
分類:春水波澜
《漢語大詞典》:无波(無波)
(1).不起波澜。文子·上德:“使人无渡河,可;使河无波,不可。” 唐 杜甫 《泛江》诗:“方舟不用楫,极目总无波。” 金 元好问 《超禅师晦寂庵》诗:“无波古井静中天,三尺藜床坐欲穿。”
(2).以喻时世安定。《旧唐书·玄宗纪上》:“上稟圣謨,下凝庶绩;八荒同轨,瀛海无波。”
《漢語大詞典》:澄澜(澄瀾)
(1).清波。 隋 虞世基 《奉和幸江都应诏》:“澄澜浮晓色,遥林卷宿烟。”
(2).指澄清波澜。 唐 骆宾王 《上梁明府启》:“水镜澄澜,照翔鸞之舞影;鸣琴动操,叶驯翬之雅音。” 清 黄景仁 《登镇海城楼观海》诗:“避风无爰居,澄澜有水伯。”
《漢語大詞典》:涛澜(濤瀾)
波澜,大浪。 唐 李白 《赠华州王司士》诗:“ 淮水 不絶涛澜高,盛德未泯生英髦。”一本作“ 波澜 ”。 宋 苏轼 《送曹辅赴闽漕》诗:“ 曹子 本儒侠,笔势翻涛澜。” 宋 陆游 《上辛给事书》:“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明,金石之声,江海之涛澜,虎豹之炳蔚。”
分類:波澜大浪
《漢語大詞典》:文澜(文瀾)
文章的波澜。 明 何景明 《六子诗·边太常贡》:“芳词洒清风,藻思兴文澜。” 赵朴初 《悼郭沫若同志》诗:“ 殷 契深功探史闕, 屈 骚妍演壮文澜。”
分類:文章波澜
《漢語大詞典》:翻澜(翻瀾)
波澜翻卷。 唐 李贺 《巫山高》诗:“碧丛丛,高插天, 大江 翻澜神曳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四:“见 吴道子 画水,在佛殿后樑短壁上。波涛汹涌,翻澜骇沫,仰视之,目为之眩。”
分類:波澜翻卷
《漢語大詞典》:同波
(1).同其波澜。喻顺时而动。庄子·刻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 成玄英 疏:“应感而动,与阳气同其波澜。动静顺时,无心者也。”
(2).同其波澜。喻混同于流俗。魏书·高允传:“ 潘符 摽尚, 杜熙 好和;清不洁流,浑不同波。” 唐 柳宗元 《种术》诗:“悟拙甘自足,激清愧同波。”
《国语辞典》:层澜(层澜)  拼音:céng lán
连绵推涌的大波澜。宋。蔡襄〈和登安济亭〉诗:「惊涛触岸层澜碎,落日衔天半景尖。」也作「层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