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革朱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88 【介绍】: 西汉人。以越连敖从刘邦起事于薛。别以越将入汉,击诸侯。高祖十二年,以都尉封煮枣侯。卒谥端。
枣祗 朝代:东汉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末颍川人。本姓棘。东汉末,从曹操起兵,为东阿令,又为羽林监。时岁饥旱,军食不足,建议置屯田,操纳之,使为典农中郎将。数年中仓廪皆满,军用丰足。官渡之战,典军器粮运。官至陈留太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颍川长社人,字道彦。本姓棘,其先避仇改姓枣。美容貌,善文辞。弱冠,辟大将军府,出为山阳令,有政绩。晋伐吴,为贾充从事中郎。军还,徙冀州刺史、太子中庶子。武帝太康中卒,时年五十余。有诗赋四十五首,遇乱多亡佚。
全晋文·卷六十七
据字道彦,颍川长社人。辟大将军府,出为山阳令,迁尚书郎,转右丞。贾充伐吴,请为从事中郎,还徙黄门侍郎、冀州刺史、太子中庶子。有集二卷。
枣嵩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4 【介绍】: 西晋颍川长社人,字台产。枣腆弟。才艺尤美。为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惠帝太安二年,陆机兵败,将被杀。嵩以成都王司马颖官属与江统等上疏请核实后再诛,颖不听。后从王浚讨石勒,督诸军。悯帝建兴二年,王浚谋称帝,以嵩为尚书,监司冀并兖诸军事,为王浚子婿。同年,石勒袭幽州,杀浚,嵩亦见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颍川长社人,字玄方。枣据子。以文章显。怀帝永嘉中,为襄阳太守。
孙惠蔚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2—518 【介绍】: 北魏武邑武遂人,先单名蔚,字叔炳,一字伯华,小字陀罗。以儒学名。孝文帝太和初举孝廉,为中书博士。转皇宗博士。参与理定雅乐。宣武帝初,迁秘书丞、武邑郡中正。上疏请校理东观藏书。正始中侍讲佛经称旨,诏加“惠”字。孝明帝时出为济州刺史,还,为光禄大夫。
全后魏文·卷四十
惠蔚,字叔炳,武邑武遂人。小字陁罗。本单名蔚,宣武诏加惠,号惠蔚法师。太和初,郡举孝廉对策,为中书博士,转皇宗博士,迁太亩令。宣武即位,历冗从仆射,迁秘书丞、武邑郡中正,又兼黄门侍郎。迁中散大夫、正黄门,代崔光为著作郎。迁国子祭酒、秘书监。延昌中,封枣强县男。孝明即位,出为平东将军、济州剌史。还,除光禄大夫。神龟元年卒。赠大将军、瀛州刺史,谥曰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2 【介绍】: 唐邯郸人,一说赵州人。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孟郊友善。初客镇冀,王武俊奏为枣强令,辞疾不受,人因称为刘枣强。后客汉南,李夷简署为司空掾,寻卒。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12 洛阳(今属河南)人。一说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尚气节,不举进士。因事谪岭南春州。德宗贞元中至冀州依成德镇节度使王武俊。武俊爱其词艺,表为枣强令,辞疾不就,世重之,称之为刘枣强。宪宗元和六年(811)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李夷简司功掾,卒。刘言史与孟郊友善。诗风接近李贺。生平详见皮日休《刘枣强碑》、《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五。皮日休称:“其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追踪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刘枣强碑》)《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刘言史(?-812),赵(今河北邯郸)人。建中中,镇冀节度使王武俊辟为幕宾,奏请官,诏授枣强令,辞疾不就,世称刘枣强。贞元中,游泽游、荆南、虔州、潇湘。元和初居洛中,六年,山南节度使李夷简辟为参军,日与谈燕,歌诗唱答。岁馀,奏请升轶,诏下之日,不恙而卒。言史善诗,与孟郊、穆赞交往唱和。有《刘言史歌诗》六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皮日休《刘枣强碑》
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吾唐来有是业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百岁有是业者,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追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有与李贺同时,有刘枣强焉。先生姓刘氏,名言史,不详其乡里。所有歌诗千首,其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
沧浪诗话
大历以后,我所深取者:李长吉、柳子厚、刘言史、权德舆、李涉、李益耳。
唐才子传
(言史)少尚气节,不举进士。工诗,美丽恢瞻,世少其伦。
唐音癸签
刘言史歌诗美丽恢瞻,世以比之李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休宁人,占藉芜湖,字友园,号范村,自称桑枣园丁。诸生。嘉庆、道光间人。工诗,善分隶及篆刻,嗜画山水。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曾运乾(1884-1945) 字星笠,晚年自号枣园。湖南省益阳人。音韵学家。自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历任东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教授。精考古、音韵。有《音韵学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