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习郁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南郡襄阳人,字文通。习融子。官至侍中。晚年于岘山之南养鱼,池边筑高堤,植竹及长楸,缘崖种芙蓉,菱芡覆水,景色宜人。晋代山简每临游此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山阳人,字文通。习《韩诗》,作章句。后举有道,征博士,不就。
全汉文·卷四十九
匡,蜀郡人。河平中为太中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 【介绍】: 东汉下邳徐人,字文通。好韩非之术。少为廷尉史,迁博平令,收考奸赃,无出狱者。居官廉洁,免归后筑墼自给。徵拜洛阳令,贵戚跼蹐,京师肃清。和帝永元五年累迁御史中丞、司隶校尉。终将作大匠。
全后汉文·卷三十一
纡,字文通,下邳徐人。少为廷尉史。永平中,补南行唐长,迁博平令,拜齐相,复左转博平令。建初中,为勃海太守,免。起为郎,再迁召陵侯相,征拜洛阳令,免。后为御史中丞。和帝初,免。复征为御史中丞,迁司隶校尉,左转骑都尉,迁将作匠,卒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南阳叶人,字文通。少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家务农,妻尝曝麦于庭,令凤驱鸡。凤持竿诵经,暴雨而不觉,潦水流麦。后为名儒,教授西唐山中。章帝时屡征不仕,隐身渔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91 【介绍】: 西晋弘农华阴人,字文通。杨骏弟。有才艺。历任镇南、征北将军,迁太子太傅。骏斥出王佑为河东太守,建立皇储,皆出济谋。后骏势倾朝野,天下怨望,济深忧之,数相谏阻,不纳。贾后诛骏,济同遇害。
全晋文·卷七十九
济字文通,珧弟。历镇南征北将军,迁太子太傅。惠帝初,与兄骏、珧俱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8 【介绍】: 十六国时北燕国君,长乐信都人,字文通,冯跋弟。初封汲郡公,改中山公,历位司徒,掌北燕军政实权。跋死,杀跋子翼自立。为北魏所攻,东奔高丽,居二年,为高丽所杀。在位六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4—505 【介绍】: 南朝梁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字文通。少孤贫好学。起家宋南徐州从事。尝坐罪入狱,上书力辩得释。寻举秀才,对策上第。萧道成(齐高帝)辅政,闻其才,召为尚书驾部郎。入齐,官御史中丞。弹劾不避权贵。累迁秘书监、侍中、卫尉卿。后附萧衍(梁武帝)。入梁,封醴陵侯,累官金紫光禄大夫。少以文章显。作诗善拟古。晚节才思微退,相传梦一丈夫向之索还五色笔,时称“江郎才尽”。传世名篇有《恨赋》、《别赋》,今存《江文通集》辑本。另撰《齐史》十志,已佚。
全梁文·卷三十三
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宋泰始中,为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举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元徽中,为建平王南徐州参军,领南东海郡丞,左迁建安吴兴令。升明初,入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齐台建,补记室参军。建元初,为建安王记室,带东武令,迁中书侍郎。永明中,迁骁骑将军,出为建武将军、庐陵内史,还为骁骑将军兼尚书左丞,领国子博士。少帝初,兼御史中丞。建武初,为车骑临海王长史,除廷尉卿,加给事中。迁冠军长史,加辅国将军。出为宣城太守,还为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进秘书监。东昏末兼卫尉。武帝举义,以为冠军将军兼司徒左长史。中兴建,迁吏部尚书,转相国右长史,梁受禅,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临沮县伯。引疾,迁金紫光禄大夫,改封醴陵侯。天监四年卒,谥曰宪。有《齐史》十二卷,《集》二十卷,《后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恒农人,本名文通。少为沙门,后还俗。因与文成帝元皇后结为兄妹,遂号为献文帝亲舅。以外戚为河内太守。后为怀州刺史,封汲郡公。从献文帝镇压河西羌胡部落。后为使持节、安南将军、秦益二州刺史。所至严设科防,诛杀过甚,有酷害之声。孝文帝时,坐贪暴被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2—507 【介绍】: 南朝梁河东解人,字文通。柳世隆子。好学善文,尤晓音律,与兄悦齐名。初仕齐为新安太守,无政绩免。齐明帝建武末,为梁、南秦二州刺史。萧衍起兵,惔举汉中以应。及萧衍代齐称帝,为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封曲江县侯。累迁尚书左仆射,位终湘州刺史。谥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彭城人,字文通。少丧母,及长,追慕废寝食。忽梦见母状,刻木为像,敬事如生。每有时新之物,必先荐之而后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藻。唐吴郡人,字文通。历检校司部员外郎、盐铁判官。坐事贬衡州司马,移忠州。工画松石、山水,尤以画松擅名。能以手握两笔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时号神品。有《绘境》。
《漢語大詞典》:关行(關行)
发公文通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关行附近州邑,追捕甚急。”
《漢語大詞典》:通赡(通贍)
(1).谓学识通达而丰富。魏书·房景先传:“昼则樵苏,夜诵经史,自是精勤,遂大通赡。”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大抵非精博通赡之才,难以应乎兹选矣。”
(2).指诗文通畅富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张衡 通赡, 蔡邕 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七章三:“ 秦观 虽以词掩其古文,但其所作,却通赡可喜,富于风趣。”
《漢語大詞典》:高凤自秽(高鳳自穢)
东汉 高凤 ,字 文通 ,执志不仕,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后用为自诬之典。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薛包 分财,取其老弱; 高凤 自秽,争讼寡嫂。未见 孟尝 之深心,唯倣 文通 之伪迹。”参阅后汉书·逸民传·高凤
《漢語大詞典》:关笺(關牋)
行文通知。宋书·礼志二:“右并白纸书。凡内外应关牋之事,一準此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