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52,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鸡栖
莫放离歌入管弦
阮放八隽
孙刘辈使我不为公
天放
未放箸金盘空
吾安放
宜城放客
元放掷杯
种放
词典
放歌
放翁
放浪
放怀
放眼
典故 
相关人物
刘放
 
孙资
 
曹肇


《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刘放传》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世语》曰:放、资久典机任,献、肇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复几?」指谓放、资。放、资惧,乃劝帝召宣王。

例句

终须似鸡树,荣茂近昭回。 刘禹锡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

鲤庭传事业,鸡树遂翱翔。 刘禹锡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十二韵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 崔峒 奉和给事寓直

讵知鸡树后,更接凤池欢。 张说 奉裴中书光庭酒

鸡树烟含瑞气凝,凤池波待玉山澄。 李嵘 献淮南师

鸡树花惊笑,龙池絮欲猜。 李绅 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

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 杜甫 恶树

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 卢象 和徐侍郎丛筱咏

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 蒋涣 和徐侍郎中书丛筱韵

典故
莫放离歌入管弦


《全宋诗》卷二百九十二〈欧阳修十一·别滁〉~3686~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典故
阮放八隽

相关人物
阮放(字思度)


《世说新语》中卷上《雅量》
「过江初,拜官,舆饰供馔。羊曼拜丹阳尹,客来蚤者,并得佳设。日晏渐罄,不复及精,随客早晚,不问贵贱。」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羊曼别传》:「曼字延祖,泰山南城人。父暨、阳平太守。曼颓纵宏任,饮酒诞节,与陈留阮放等号兖州八达。」

例句

阮放八巂,江暨四凶。 李瀚 蒙求

典故
孙刘辈使我不为公

相关人物
刘放
 
辛毗
 
孙资


《三国志》卷二十五〈魏书·辛毗传〉~698~
明帝即位,进封颍乡侯,邑三百户。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主,制断时政,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毗子敞谏曰:「今刘、孙用事,众皆影附,大人宜小降意,和光同尘;不然必有谤言。」毗正色曰:「主上虽未称聪明,不为闇劣。吾之立身,自有本未。就与刘、孙不平,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何危害之有?焉有大丈夫欲为公而毁其高节者邪?」冗从仆射毕轨表言:「尚书仆射王思精勤旧吏,忠亮计略不如辛毗,毗宜代思。」帝以访放、资,放、资对曰:「陛下用思者,诚欲取其效力,不贵虚名也。毗实亮宜,然性刚而专,圣虑所当深察也。」遂不用。出为卫尉。
典故

《庄子集释》卷四中〈外篇·马蹄〉~334~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唐·成玄英疏:「党,偏也。命,名也。天,自然也。夫虚通一道,亭毒群生,长之育之,无偏无党。若有心治物,则乖彼天然,直置放任,则物皆自足,故名曰天放也。」
典故
未放箸金盘空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七〈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姜侯设脍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河冻未渔不易得【河冻取鱼不易得】【黄河美鱼不易得】【黄河冰鱼不易得】【黄河味鱼不易得】,凿冰恐侵河伯宫。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无声细下飞碎雪【无声细下飞素雪】,有骨已剁觜【案:平声。啄也。】春葱。偏劝腹腴愧年少,软炊香饭缘老翁【软炊香粳缘老翁】。落砧何曾白纸湿,放箸未觉金盘空。新欢便饱姜侯德,清觞异味情屡极。东归贪路自觉难【东归贫路自觉难】,欲别上马身无力。可怜为人好心事,于我见子真颜色。不恨我衰子贵时,怅望且为今相忆。
典故
吾安放

相关人物
子贡
 
孔子


《礼记·檀弓上》
「孔子早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例句

百年见存殁,牢落吾安放。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典故
宜城放客


《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六〈宜城放琴客歌〉
佳人玉立生此方【佳人玉立生北方】,家住邯郸不是倡。头髻䰀鬌手爪长,善抚琴瑟有文章。新妍笼裙云母光【新砑笼裙云母光】,朱弦绿水喧洞房。忽闻斗酒初决绝,日暮浮云古离别。巴猿啾啾峡泉咽,泪落罗衣颜色暍。不知谁家更张设,丝履墙偏钗股折。南山阑干千丈雪,七十非人不暖热。人情厌薄古共然【人情消歇古共然】,相公心在持事坚。上善若水任方圆,忆昨好之今弃捐。服药不如独自眠,从他更嫁一少年。
典故
元放掷杯

相关人物
左慈


《太平广记》卷十一〈神仙十一·左慈〉~76~
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明五经,兼通星气,见汉祚将衰,天下乱起,乃叹曰:「值此衰乱,官高者危,财多者死。当世荣华,不足贪也。」乃学道,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精思于天柱山中,得石室中《九丹金液经》,能变化万端,不可胜记。魏曹公闻而召之,闭一石室中,使人守视,断谷期年,及出之,颜色如故。曹公自谓生民无不食道,而慈乃如是,必左道也,欲杀之。慈已知,求乞骸骨。曹公曰:「何以忽尔?」对曰:「欲见杀,故求去耳。」公曰:「无有此意,公却高其志,不苟相留也。」乃为设酒,曰:「今当远旷,乞分杯饮酒。」公曰:「善。」是时天寒,温酒尚热,慈拔道簪以挠酒,须臾,道簪都尽,如人磨墨。初,公闻慈求分杯饮酒,谓当使公先饮,以与慈耳,而拔道簪以画,杯酒中断,其间相去数寸。即饮半,半与公。公不善之,未即为饮,慈乞尽自饮之。饮毕,以杯掷屋栋,杯悬摇动,似飞鸟俯仰之状,若欲落而不落,举坐莫不视杯,良久乃坠,既而已失慈矣。寻问之,还其所居。曹公遂益欲杀慈,试其能免死否。乃敕收慈,慈走入群羊中,而追者不分,乃数本羊,果馀一口,乃知是慈化为羊也。追者语主人意,欲得见先生,暂还无怯也。俄而有大羊前跪而曰:「为审尔否?」吏相谓曰:「此跪羊,慈也。」欲收之。于是群羊咸向吏言曰:「为审尔否?」由是吏亦不复知慈所在,乃止。后有知慈处者,告公,公又遣吏收之,得慈。慈非不能隐,故示其神化耳。于是受执入狱。狱吏欲拷掠之,户中有一慈,户外亦有一慈,不知孰是。公闻而愈恶之,使引出市杀之。须臾,忽失慈所在,乃闭市门而索。或不识慈者,问其状,言眇一目,著青葛巾青单衣,见此人便收之。及尔,一市中人皆眇目,著葛巾青衣,卒不能分。公令普逐之,如见便杀。后有人见知,便斩以献公,公大喜,及至视之,乃一束茅,验其尸,亦亡处所。后有人从荆州来,见慈。刺史刘表,亦以慈为惑众,拟收害之。表出耀兵,慈意知欲见其术,乃徐徐去,因又诣表云:「有薄礼,愿以饷军。」表曰:「道人单侨,吾军人众,安能为济乎?」慈重道之,表使视之,有酒一斗,器盛,脯一束,而十人共举不胜。慈乃自出取之,以刀削脯投地,请百人奉酒及脯,以赐兵士,酒三杯,脯一片,食之如常脯味,凡万馀人,皆周足,而器中酒如故,脯亦不尽,坐上又有宾客千人,皆得大醉。表乃大惊,无复害慈之意。数日,乃委表去,入东吴。有徐堕者,有道术,居丹徒,慈过之。堕门下有宾客,车牛六七乘,欺慈云:「徐公不在。」慈知客欺之,便去。客即见牛在杨树杪行,适上树即不见,下即复见行树上。又车毂皆生荆棘,长一尺,斫之不断,推之不动。客大惧,即报徐公,有一老翁眇目,吾见其不急之人,因欺之云:「公不在,」去后须臾,牛皆如此,不知何等意。公曰:「咄咄,此是左公过我,汝曹那得欺之,急追可及。」诸客分布逐之,及慈,罗布叩头谢之。慈意解,即遣还去。及至,车牛等各复如故。慈见吴主孙讨逆,复欲杀之。后出游,请慈俱行,使慈行于马前,欲自后刺杀之。慈在马前,著木履,挂一竹杖,徐徐而行,讨逆著鞭策马,操兵逐之,终不能及。讨逆知其有术,乃止。后慈以意告葛仙公,言当入霍山,合九转丹,遂乃仙去。
典故
种放

相关人物
种放


《渑水燕谈录》卷四〈高逸〉~45~
景德中,种放赐号先生,暂还嵩山,真宗置酒资政殿饯放,侍臣当直者四人预。时所司不宿具,皆相顾不敢坐,上乃亲定位次:翰林学士晁迥西向,资政殿学士王钦若东向,知制诰朱巽西向,次迥;待制戚纶东向,次钦若,放北面对上,特示客礼。酒半,上赋七言诗一章赐放和,侍臣皆赋,士大夫荣之。孙宣公奭以太子少傅致仕,居于郓。一日,置宴御诗厅,仁宗尝赐诗,刻石所居之厅壁上。语客曰:「白傅有言:『多少朱门锁空宅,主人到老不曾归。』今老夫归矣。」喜动于色。复顾石守道讽易离卦九三爻辞,且曰:「乐以忘忧,自得小人之志;歌而鼓缶,不兴大耋之嗟。」公以醇德奥学劝讲禁中二十馀年,晚节勇退,优游里中,终始全德,近世少匹。真宗优礼种放,近世少比。一日,登龙图阁,放从行,真宗垂手援放以上,顾近臣曰:「昔明皇优李白,御手调羹;今朕以手援放登阁,厚贤之礼,无愧前代矣。」真宗久欲大用,放固辞乃止。惜夫!种放明逸,少举进士不第,希夷先生谓之曰:「此去逢豹则止,他日当出于众人。」初莫谕其意,故放隐于南山豹林谷,真宗召见,宠待非常,拜工部侍郎,皆符其言。放别业在终南山,学行高古,后生从之学者尤众。性颇嗜酒,躬耕种秫以自酿。所居有林泉之胜,尤为幽绝。真宗闻之,遣中使携工图之。开龙图阁,召辅臣观焉,上叹赏之。其后,甘棠魏野郊居有幽趣,帝亦遣人图之,故野有诗云:「幽居帝画看。」
《國語辭典》:放歌  拼音:fàng gē
高歌,纵声而歌。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国语辞典》:放翁  拼音:fàng wēng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号。参见「陆游」条。
分类:著名诗人
《國語辭典》:放浪  拼音:fàng làng
行为不加检束。《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明日一夥道士,轻衫短帽,装束做少年子弟,登舟放浪。」也作「放荡」。
《國語辭典》:放怀(放懷)  拼音:fàng huái
1.任情纵意,放宽胸怀。唐。温庭筠〈秋日〉诗:「投迹倦攸往,放怀志所执。」
2.宽心。如:「这件事情你可以放怀。」
《國語辭典》:放眼  拼音:fàng yǎn
1.张大眼睛看。唐。白居易〈洛阳有愚叟〉诗:「放眼看青山,任头生白发。」《绿野仙踪》第四○回:「家中男女一个也不见,房屋烧的七零八落。放眼四望,满城烟火迷天。」
2.放开眼界观看。如:「放眼天下」、「放眼未来」。
《漢語大詞典》:鸡栖(雞棲)
亦作“鷄栖”。 见“ 鸡栖 ”。
亦作“ 鸡栖 ”。亦作“鷄栖”。亦作“鷄栖”。 1.鸡栖息之所,鸡窝。语本《诗·王风·君子于役》:“鸡栖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后汉书·陈蕃传》:“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 朱伯厚 。” 宋 苏轼 《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诗:“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一本作“鷄栖”。《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今文鵷彩凤,误堕鷄栖中,岂不可惜?” 林纾 《畏庐漫录·伍氏》:“鸡栖尚餘五鸡,贼未尽取。”
(2).小车。 朱自清 《伯鹰有诗见及次韵奉酬》:“今世书生土不殊,鸡栖独乘日驰驱。”参见“ 鸡栖车 ”。
(3).皂角的别名。三国志·魏志·刘放传“然后帝崩”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魏晋世语》:“ 放 资 久典机任。 献 肇 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復几?’指谓 放 资 。 放 资 惧,乃劝帝召 宣王 。” 唐 杜甫 《恶树》诗:“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皂荚:“《广志》谓之鸡栖子, 曾氏 方谓之乌犀,《外丹本草》谓之悬刀。”
分類:小车栖息
《漢語大詞典》:鸡栖车(雞棲車)
亦作“鷄栖车”。 见“ 鸡栖车 ”。
亦作“ 鸡栖车 ”。 古代一种制作简陋的小车。 唐 李贺 《春归昌谷》诗:“独乘鸡栖车,自觉少风调。” 宋 苏轼 《林子中以诗寄文与可及余》诗:“坐令鸡栖车,长载 朱伯厚 。” 清 孙枝蔚 《五幼华明府署中送令弟竺来归里应试》诗:“自顾七尺躯,尚坐鷄栖车。”
《漢語大詞典》:鸡树(雞樹)
(1).指古代中书省。语本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帝独召 爽 与 放 ”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世语》:“ 放 ( 刘放 ) 资 ( 孙资 )久典机任, 献 ( 夏侯献 )、 肇 ( 曹肇 )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復几?’”《北史·隐逸传·崔颐》:“ 汉 则 马迁 、 萧望 , 晋 则 裴楷 、 张华 ,鸡树腾声,鵷池播美。” 宋 司马光 《送二同年使北》诗之二:“金门祕鸡树,朱节耀龙庭。”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内阁中书:“谷鶯上鸡树而栖,虽云大乐;野鷺占凤池而浴,祇觉增惭。”
(2).指宰相府第中的树。 唐 白居易 《和春深》之三:“何处春深好,春深执政家。凤池添砚水,鸡树落衣花。”
《國語辭典》:天放  拼音:tiān fàng
放逸自然。《庄子。马蹄》:「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唐。成玄英。疏:「直置放任,则物皆自足,故名曰天放。」
分類:放任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