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惰偷(惰媮)
亦作“ 惰媮 ”。懈怠苟且,懒惰。 宋 苏轼 《谢馆职启》:“遇宠知惧,庶不至於惰媮。” 宋 陆游 《道宫谢雨疏》:“由官吏之惰偷,致政刑之疵癘。”明史·云南土司传一·云南:“驯至 神宗 之世,朝廷惰媮,封疆败坏日甚一日。” 清 顾炎武 《与戴耘野书》:“百家之説,粗有闚于古人;一卷之文,思有裨于后代,此则区区自矢而不敢惰偷者也。”
《國語辭典》:呰窳  拼音:zǐ yǔ
病弱怠惰。《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果蓏蠃蛤,食物常足。故呰窳媮生,而亡积聚。」
《漢語大詞典》:啙窳
苟且懒惰。汉书·地理志下:“果窳蠃蛤,食物常足。故啙窳媮生,而亡积聚。” 颜师古 注:“啙,短也。窳,弱也。言短力弱材不能勤作,故朝夕取给而无储偫也。” 清 孙嘉淦 《南游记》:“其人率啙窳庞杂而难治。”
分類:苟且懒惰
《國語辭典》:懈慢  拼音:xiè màn
态度懒散而傲慢。《后汉书。卷四一。钟离意传》:「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
《漢語大詞典》:啙窳
苟且懒惰。汉书·地理志下:“果窳蠃蛤,食物常足。故啙窳媮生,而亡积聚。” 颜师古 注:“啙,短也。窳,弱也。言短力弱材不能勤作,故朝夕取给而无储偫也。” 清 孙嘉淦 《南游记》:“其人率啙窳庞杂而难治。”
分類:苟且懒惰
《漢語大詞典》:惰窳
懒惰懈怠。东观汉记·吴良传:“议曹惰窳,自无袴,寧足为不家给人足邪?”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序》:“盖以庸人之性,率之则自力,纵之则惰窳耳。” 明 唐顺之 《与应警庵郡守书》:“僕质本顽钝,惟不敢惰窳以负相知。” 严复 《救亡决论》:“后世学者,乐其径易,便于惰窳敖漫之情,遂羣然趋之,莫之自返。”
分類:懒惰懈怠
《國語辭典》:窳惰  拼音:yǔ duò
怠惰不振。《商君书。垦令》:「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
分類:懒惰
《漢語大詞典》:浮窳
游荡懒惰。 唐 陈子昂 《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抑浮窳,禁蟊食。”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兄云惧富人流为工商浮窳,盖其急而不均,则有此尔。”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 蜀 土虽安,其民浮窳易扰,愿谨择忠厚者为长吏,使镇抚之。”
分類:游荡懒惰
《漢語大詞典》:痴懒(癡懶,癡嬾)
亦作“ 痴懒 ”。犹懒惰。 明 张四维《双烈记·访道》:“溪云溪云,痴嬾真是无心,只会饱餐囤睡,不会写字弹琴。”红楼梦第二七回:“﹝ 林黛玉 ﹞恐人笑他痴懒,连忙梳洗了出来。”
分類:懒惰
《漢語大詞典》:惰懒(惰嬾)
亦作“ 惰孏 ”。懒惰。 晋 葛洪抱朴子·守塉:“ 姜望 至德而佃不復种, 重华 大圣而渔不偿网,然后玉璜表 营丘 之祚,大功有二十之高,何必讥之以惰嬾,而察才以相士乎!” 晋 陶潜 《责子》:“ 阿舒 已二八,惰嬾故无匹。”一本作“ 懒惰 ”。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序》:“﹝ 王丹 ﹞每岁时农收后,察其强力收多者,輒歷载酒肴,从而劳之……其惰孏者独不见劳,各自耻不能致 丹 。”
分類:懒惰
《漢語大詞典》:惰怠
懒惰懈怠。《汉书·成帝纪》:“间者,民弥惰怠,乡本者少,趋末者众,将何以矫之?” 唐 韩愈 《嘲鼾睡》诗之一:“太阳不忍明,飞御皆惰怠。”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五:“这种集中制在军事时代很有用处,没有一人没有一天能浪费物品或偷闲惰怠的。”参见“ 惰性 ”。
分類:懒惰懈怠
《國語辭典》:惰性  拼音:duò xìng
1.某些物质不易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化合,这种性质称为「惰性」。如氦气就是惰性物质。
2.因生活和工作散漫懒惰而形成的习性。如:「他的惰性大家都知道,好吃懒做是出了名的。」
《國語辭典》:懒汉(懶漢)  拼音:lǎn hàn
懒惰的人。如:「懒汉习性不改,永远一事无成。」
分類:懒惰
《漢語大詞典》:卖懒(賣懶)
一种地方风俗。取意是把懒惰卖掉,求得来年勤快。 欧阳山 《三家巷》十一:“这八个少年人一直在附近的横街窄巷里游逛卖懒,谈谈笑笑,越走越带劲儿。”
《漢語大詞典》:解怠
亦作“ 解殆 ”。 松懈懒惰。《诗·商颂·玄鸟》“ 商 之先后,受命不殆,在 武丁 孙子” 汉 郑玄 笺:“ 商 之先君,受天命而行之不解殆者,在 高宗 之孙子。”管子·地图:“使百吏肃敬,不敢解怠行邪,以待君之令,相室之任也。”《汉书·元帝纪》:“今朕获保宗庙,兢兢业业,匪敢解怠,德薄明晻,教化浅微。” 颜师古 注:“解读曰懈。”
分類:松懈懒惰
《漢語大詞典》:轻惰(輕惰)
亦作“ 轻嫷 ”。
(1).浮荡懒惰。《商君书·垦令》:“轻惰之民,不游军市,则农民不滛,国粟不劳,则草必垦矣。”
(2).轻薄,不严整。汉书·赵广汉张敞等传赞:“ 张敞 衎衎,履忠进言,缘饰儒雅,刑罚必行,纵赦有度,条教可观,然被轻媠之名。” 颜师古 注:“媠,古惰字也。谓走马拊马及画眉。” 章炳麟 《思乡原上》:“文辞者,故以行礼,文灭质,博溺心,转益陵夷;自 宋玉 下逮 相如 、 张衡 ,已多轻嫷。”
《漢語大詞典》:窳啙
亦作“ 窳呰 ”。 懒惰;苟且。 明 吕坤 《造物》诗:“扰扰世之人,安得不窳啙?” 清 龚自珍 《尊隐》:“丑类窳呰,诈伪不材。”
分類:懒惰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