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切人中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毗卢遮那如来也。义释十三曰:「此上有一切人中尊,即是毗卢遮那也。」
一切世尊最尊特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毗卢遮那如来。大日经五曰:「其中如来一切世尊最尊特身。」
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之略名。
一百八尊契印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之略称。
一光三尊
【佛学大辞典】
(图像)弥陀如来与观音菩萨势至菩萨三尊,或释迦与药王药上三尊,立于一光明中。谓之一光三尊。
一髻尊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一髻尊陀罗尼经。唐不空译。一卷。
二十五坛别尊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为破二十五有各别供养,二十五尊之护摩法也。
二世尊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是多宝塔中之二佛也。
二足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两足尊。言在有二脚之生类中为最尊者。是佛之尊号。【又】二足者,譬福智也((参见:二足))。佛圆满福智之二足,故曰二足尊。法华经授记品曰:「供养最上二足尊。」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两足尊,是佛的尊号,因佛在有两足的有情中是最尊最贵者。又佛福慧两足,故被称为二足尊。
二足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人之两足譬福智二者。六度中般若为智足,其馀五度为福足,义楚六帖一曰:「智论云:佛积万行于三大劫,福足智足无间无遗。」
【佛学常见辞汇】
福足和慧足。在六度中,般若是慧足,其馀五度是福足。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纂要疏)
〔一、福足〕,谓佛于因中,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之福,今于果上,成就应身,相好圆满,万德庄严,是为福足。
〔二、慧足〕,谓佛于因中,由修般若妙慧,成就法身,圆极真常,满菩提果,众智庄严,是为慧足。(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尊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释迦与弥陀也。观经玄义分曰:「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观经散善义曰:「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
二尊一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无量寿经流通分之说相。于正宗分释迦开要门,弥陀彰弘愿,二尊所教,各自异别。至流通分,释迦上来说要门之定散二善,以弘愿之念佛,附属阿难,故释迦之发遣与弥陀之招唤全然一致,二尊所教,同为念佛之一道。
二尊一致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二尊一教同。
二尊二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无量寿经正宗分之说相。二尊为释迦弥陀。二教为要门与弘愿。此经之正宗分以释迦显说要门方便之定散诸善,弥陀彰弘愿真实之实力念佛,故云。
二种尊特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尊特)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修成尊特,因位修行所成就佛之大相好也,是乃报佛之相好,别教之意也。二性具尊特,法性本具之妙相也,是乃法佛之相好,圆教之意也。此中性具之尊特为上品,修成之尊特为下品。而华严经之微尘数相好为修成,故是下品,法华经之微妙净法身为性具,故是上品,见妙宗钞四。
尊特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胜应身尊大殊特。卢舍那佛是也。法华玄义十曰:「尊特之身,犹如虚空,为法性身菩萨说法。」四教仪集注上曰:「卢舍那,翻净满。谓诸恶都尽故净,众德悉圆故满。亦翻光明遍照,亦名尊特,名胜应。」
【佛学常见辞汇】
尊贵特别。
七十三尊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界曼荼罗之成身会,于五十三尊外加金刚部之二十天而为七十三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