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机务(機務)  拼音:jī wù
1.机要的事务。《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机务缠其心,世故繁其虑。」
2.有关机械保养维修的工务。
《國語辭典》:记事(記事)  拼音:jì shì
把事情记载下来。《礼记。文王世子》:「是故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汉书。卷三○。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漢語大詞典》:几务(幾務)
机要的事务。多指军国大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黑猿图:“ 广西 守臣都督 山云 ,以猿来进。朕既一览而足,间因几务之暇,偶绘为图,以资宴玩。”
《国语辞典》:邦媛  拼音:bāng yuàn
一国之中秀慧的淑女。语本《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唐。吕温〈大唐故纪国大长公主墓志铭〉:「一女字某,淑质妙工,婉为邦媛,适将作少监武功苏某,其结缡之戒明欤。」宋。范成大〈张正字母夫人朱氏挽词〉诗:「蘋藻仪邦媛,诗书了岁华。」
《国语辞典》:史鱼(史鱼)  拼音:shǐ yú
春秋时卫国大夫。参见「史䲡」条。
《国语辞典》:赵武(赵武)  拼音:zhào wǔ
人名。(?~西元前541)春秋时晋国大夫,盾之孙。父朔为屠岸贾所杀,朔妻遗腹生武,贾追索甚急,赖程婴、公孙杵臼全力救护,始免于难。后继立为赵氏后嗣,历任新军、上军之将,执晋国政。晋平公十二年(西元前546)与楚屈建主持弭兵之会。谥文。也称为「赵孟」、「赵文子」。
《国语辞典》:赵衰(赵衰)  拼音:zhào cuī
人名。(?~西元前622)字子馀,春秋时晋国大夫。从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佐文公定霸业。卒谥成。其子孙世为晋卿。也称为「赵成子」。
《漢語大詞典》:细娱(細娱)
指游乐。游乐对军国大事言为细事。汉书·贾谊传:“今不猎猛兽而猎田彘,不搏反寇而搏畜菟,翫细娱而不图大患,非所以为安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一》:“其朝野上下莫不翫细娱而苟近安,安其危而利其菑。”
《漢語大詞典》:国辅(國輔)
辅国。亦指辅国大臣。汉书·张敞传:“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风听化。国辅大臣未襃,而 昌邑 小輦先迁,此过之大者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於是国辅、老臣、羣官、宿将,歷问明德,推据崇高,咸仰 僧伽罗 之福智也。” 唐 玄宗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诗:“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
《漢語大詞典》:至事
最重要的事务。古代多指军国大事。管子·小问:“其收之也,不夺民财;其施之也,不失有德;富上而足下,此圣王之至事也。”六韬·军势:“至事不语,用兵不言。” 汉 袁康 越绝书·吴人内传:“人贵节事……节事者,至事之要也。”
《漢語大詞典》:熟状(熟狀)
唐 宋 文书制度,有关军国大事,由三省议定,面奏,获旨。关于任免平常事项,以书面奏请,称为熟状。获可即下中书撰命,门下审读,然后由尚书奏行。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唐 宰相奉朝请,即退 延英 ,止论政事大体,其进拟差除,但入熟状画可。”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本朝要事对禀,常事拟进入,画可然后施行,谓之熟状。”参阅 宋 陈亮 《进中兴五论札子·论执要之道》、 宋 周必大 玉堂杂记卷下。
《国语辞典》:史䲡(史䲡)  拼音:shǐ qiū
人名。字子鱼,故也称为「史鱼」。生卒年不详。春秋时卫国大夫。卫灵公不用蘧伯玉而任弥子瑕,屡谏不听,史䲡自认未尽职责,临死遗言停尸在内室而不停放在大厅,终于感动卫灵公。孔子称赞他:「直哉史鱼。」
《国语辞典》:伍子胥  拼音:wǔ zǐ xū
春秋楚国大臣伍员。参见「伍员」条。
《漢語大詞典》:宰匠
(1).主宰;掌治。《淮南子·要略》:“睹凡得要,以通九野,径十门,外天地,捭山川,其於逍遥一世之间,宰匠万物之形,亦优游矣。” 唐 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况乎神威自在,方传宰匠之功。”
(2).指掌握治国大权的人。三国志·蜀志·马良传“ 良 死时年三十六, 謖 年三十九”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曰:“﹝ 诸葛亮 ﹞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节任,随器付业。” 南朝 陈 徐陵 《代梁贞阳侯与北齐荀昂兄弟书》:“若使 江东 宰匠具领 齐 恩,时命封疆,远相迎接。”
《漢語大詞典》:议事堂(議事堂)
古代商议军国大事的殿堂。宋史·儒林传三·杨万里:“会 高宗 崩, 孝宗 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 万里 上疏力諫。” 元 袁桷 《翰林学士承旨谥文康阎公神道碑铭》:“ 桷 尝以院属侍公入议事堂,鵠峙山立,中外各改容以奉。”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老夫 吕夷简 正在私宅閒坐,有 范学士 在于议事堂,令人来请,须索去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