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含欣
犹含笑。 三国 魏 曹植 《与丁敬礼书》:“含欣而秉笔,大笑而吐辞。”《宋书·庐江王袆传》:“及皇威既震,羣凶肃荡,九有同庆,万国含欣。”
分類:含笑
《國語辭典》:笑脸(笑臉)  拼音:xiào liǎn
带笑的面容。唐。李峤 诗:「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那女人听了,不但不怒,而且笑脸相迎。」也作「笑容」。
《漢語大詞典》:忍俊
含笑,忍笑。《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 清 燕以筠 《袖手》诗:“欲折梅花还忍俊,空从树下一婆娑。”
分類:含笑
《漢語大詞典》:凝笑
长时间含笑。 宋 张抡 《临江仙》词:“雕玉阑干深院静,嫣然凝笑西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猪嘴道人:“ 巘 却立凝笑,不敢言。”
分類:时间含笑
《漢語大詞典》:笑嗔
含笑嗔怪。 巴金 《灭亡》第十四章:“‘又是密-斯- 李 ,’ 李静淑 故意拖长声音,笑嗔说。”
分類:含笑嗔怪
《漢語大詞典》:笑痕
指含笑的神情。 夏衍 《秋瑾传》序幕:“但这种笑痕很快地消失在忧郁的表情里面。”
《漢語大詞典》:笑颔(笑頷)
含笑点头,表示满意。 宋 谢翱 《宋铙歌鼓吹曲·版图归》:“外臣拜稽首,笑頷帝色康。”
《漢語大詞典》:笑模笑样(笑模笑樣)
形容含笑的样子。《人民日报》1982.11.22:“她刚卖书那阵儿还是个刚出校门的学生娃,撅着一双羊角小辫,斯斯文文,见了谁都是笑模笑样。”
分類: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