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七十二湖
袁桷 过高邮湖诗 七十二湖春浪浓,风力剪霰跳玲珑。
分类:数目
《分类字锦》:七十二化
麻姑 紫坛歌 三十六变世应知,七十二化处其位。
分类:数目
《分类字锦》:七十二君
梁书许懋传七十二君夷吾所记此中世数裁可得二十馀主伏羲神农女娲大庭柏皇中央栗陆骊连赫胥尊卢混沌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阴康无怀黄帝少昊颛顼高辛尧舜禹汤文武中间乃有共工霸有九州非帝之数云何得有七十二君封禅之事
分类:数目
《分类字锦》:七十二名
西阳杂俎老君母日精入口吞而有孕七十二年而生陈国苦县赖乡涡水之阳九井西李下具三十六号七十二名
分类:数目
《分类字锦》:七十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分类:数目
《分类字锦》:七十二条(七十二条)
旧唐书礼仪志大招两重重别三十六条总七十二按淮南子太平之时五日一风一年冇七十二风故置七十二条
分类:数目
《漢語大詞典》:七十二贤(七十二賢)
对 孔子 门下才德出众的学生的美称。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陈实百问策:“ 实 於 永乐 四年,登 林环 榜进士,负才不相下,疏言取状元不公。 成祖 召詰之。对曰:‘臣百问百答。’ 成祖 命 解縉 发策,以‘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二十八将,将将何功’为问。 成祖 临轩对试,顷刻间条对详悉,文彩可观。”参见“ 七十二子 ”。
《漢語大詞典》:七十二子
指 孔子 门下才德出众的七十二个学生。见史记·孔子世家
《分类字锦》:奇策十二(奇策十二)
魏志荀攸传攸与钟繇善繇言我每有所行反覆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
分类:
《漢語大詞典》:十二诸侯(十二諸侯)
(1).指 春秋 时 鲁 、 齐 、 晋 、 秦 、 楚 、 宋 、 卫 、 陈 、 蔡 、 曹 、 郑 、 燕 十二诸侯国。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记 共和 元年(公元前841年)到 周敬王 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间 周 、 吴 与十二国的纪年及大事。因 周 为天子, 吴 到 春秋 后期才兴起,故 周 吴 不在十二诸侯之列。
(2).指 战国 时 梁 、 楚 、 齐 、 赵 、 韩 、 鲁 、 卫 、 曹 、 宋 、 郑 、 陈 、 许 十二国的君主。战国策·秦策五:“ 梁 君伐 楚 ,胜 齐 ,制 赵 、 韩 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於 孟津 。” 高诱 注:“ 梁 君, 梁惠王 也,伐 楚 、 齐 ,胜之,制御 赵 、 韩 之兵,驱使十二诸侯 鲁 、 卫 、 曹 、 宋 、 郑 、 陈 、 许 之君朝天子於 孟津 。”
(3).泛指各诸侯国。史记·天官书“匡卫十二星” 唐 张守节 正义:“ 太微宫垣 十星,在 翼 、 軫 地,天子之宫庭, 五帝 之坐,十二诸侯之府也。”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十二诸侯:“《史天官书》 太微 宫垣 有匡衡(卫)十二星,註,《正义》云‘十二诸侯之府也’,乃知天有十二次,日月之所躔也;地有十二州,王侯之所国也。举十二州以该天下之诸侯,非谓十二国也。”
《漢語大詞典》:十二重楼(十二重樓)
道家指人的喉咙管。《金丹诸真元奥》:“问曰:‘何谓十二重楼?’答曰:‘人之喉咙管,有十二节是也。’” 唐 吕岩 《七言》诗:“纔吞一粒便安然,十二重楼九曲连。”
分類:道家喉咙
《分类字锦》:十二种肉(十二种肉)
兽经图经曰象有十二种肉配十二辰属惟鼻是其本肉
分类:
《漢語大詞典》:十二碧峰
指 巫山 十二峰。因其四时常碧,故称。 唐 刘禹锡 《松滋渡望硖中》诗:“ 巴 人泪应猿声落, 蜀 客船从鸟道回。十二碧峰何处所? 永安宫 外是荒臺。”参见“ 十二巫峰 ”。
《漢語大詞典》:十二巫峰
即 巫山 十二峰。在 四川 巫山县 东 巫峡 两岸。 战国 时 楚 人 宋玉 作《高唐赋》,说 楚怀王 游 云梦 中的 高唐 之台,曾梦与 巫山 神女欢会。后即以“巫山”作为男女幽会的典故。“十二巫峰”即指巫山。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兀的不是隔着云山几万重,怎得个人来信息通?便做道十二巫峯,他也曾赋《高唐》来梦中。”此处“十二巫峰”喻指情人所在的遥远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十二表法
旧译“十二铜表法”。古代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法律。制定于公元前451年。因刻在十二块板上,故称。内容包括传唤、审理、执行、家长权、继承与监护、所有权与占有、房屋与土地等。是留传下来最早的古罗马成文法典。
《漢語大詞典》:十二博士
汉宣帝 黄龙 元年立十二博士。即之 施讐 、 孟喜 、 梁丘贺 ,之 欧阳生 、 夏侯胜 、 夏侯建 ,之 辕固生 、 申培 、 韩婴 ,之 后苍 ,春秋穀梁传之 江翁 ,《春秋公羊传》之 严彭祖 。参阅汉书·宣帝纪汉书·百官公卿表七
《分类字锦》:十二部经(十二部经)
魏书释老志初释迦所说教法既涅槃后有声闻弟子大迦叶阿难等五百人撰集著录阿难亲承嘱授多闻总持乃缀文字撰载三藏十二部经如九流之异统其大归终以三乘为本
分类: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