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7 【介绍】: 唐怀州河内人。少孤,敏悟有才略,明天文象纬。玄宗为太子时与之为友,相知恨晚,呼为“王十一”,拜太子舍人,兼谏议大夫。玄宗即位,擢中书侍郎。参与平定太平公主之乱。以功授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封赵国公。常于帷幄之侧参闻大政,时人谓“内宰相”。后出为刺史、郡守,历十五州二郡,性豪侈,不能遵法度。右相李林甫阴忌之,诬以罪,贬职,自缢死,一说被缢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685—746 排行十一,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少聪敏有才略,明天文象纬。神龙初,为驸马王同皎所器,预谋刺武三思。玄宗为太子,授詹事府司直、内供奉,兼崇文学士,进太子舍人兼谏议大夫。玄宗即位,擢为中书侍郎。先天二年(713),以预诛太平公主之功,迁户部尚书,封赵国公。特受玄宗宠信,常参预大政,时号“内宰相”。后以谗见疏。开元二年(714),出为泽州刺史,历衡、郴、滑、虢、沔、夔、许、润等十五州刺史。天宝初,又为广平、邺郡太守。五载(746),为李林甫所构陷,贬死于江华郡员外司马任所。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琚居功使气,连遭贬谪,所作诗多感慨激愤之词。《全唐诗》存诗4首。
全唐文·卷二百八十
琚。怀州河内人。甫冠。与驸马都尉王同皎谋刺武三思。事泄亡命。佣扬州富商家。识其非庸人。以女嫁之。厚给以赀。元宗为太子。猎韦杜閒。辄止其家。太子巳平内难。琚说太子除太平公主。累授太子舍人兼谏议大夫。常豫秘谋。太子受内禅。擢中书侍郎。公主谋乱益急。琚请帝决策除之。事平。进户部尚书。封赵国公。眷委特异。豫大政事。号内宰相。历拜九刺史。琚性豪侈。右相李林甫恨琚恃功使气。使人发其宿赃。贬江华员外司马。又使罗希奭按其罪。琚惧仰药。未及死。希奭缢杀之。宝应元年赠太子少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汴州浚仪人。穷老山野,终身未仕。曾与李白、高适、元结等交游。工诗,气格淳朴高古。元结《箧中集》选录其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排行十一,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穷老山野,终身未仕,天宝中与李白、萧颖士、高适、李颀、独孤及、元结等人交游。十四载(755),萧颖士客韦城,左胁下生肿,于逖与张南容言于汴牧李公,李公贻以莲蕊散,萧肿获瘳。生平事迹散见于萧颖士《莲蕊散赋序》、李白《留别于十一逖裴十三游塞垣》、《唐诗纪事》卷二七。孙望撰《箧中集作者事辑》,有于逖条。逖性淳质,诗气格高古。元结《箧中集》选其诗2首。《全唐诗》存诗2首。
唐诗汇评
于逖,生卒年里贯均未详。玄宗时人,久居大梁(今河南开封),白首未仕。与李白、李颀、高适、独孤及等友善。天宝十四载,萧颖士客韦城,肿生左胁,逖为求药治之。乾元三年,元结编沈千运等七人诗为《箧中集》,逖诗入选。《全唐诗》存诗二首。

作品评论

唐诗纪事
独孤及、李由皆有诗赠之,盖天宝间诗人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16 【介绍】: 唐河间鄚人,排行十一。德宗贞元二年登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累迁监察御史。十九年,因谏宫市,贬临武令,与韩愈同时南行。后累迁京兆府司录参军。宪宗元和中,任凤翔陇右节度判官,改三原令,入为刑部员外郎,出为虔州刺史,改澧州刺史。官至河南令。能诗,与韩愈过从唱酬颇频。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6?—? 排行十一,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东北)。德宗贞元二年(786)登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累迁监察御史。十九年因谏宫市贬临武令,累迁京兆府司录参军。宪宗元和二年(807)任凤翔陇右节度判官,四年改三原令,五年拜刑部员外郎。约于六年出为虔州刺史,改澧州刺史,河南令。卒于十一、十二年间。生平见韩愈《河南令张君墓志》。工诗,与韩愈过从唱酬甚密。《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排行十一。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游湖州,与皎然等联唱。大历末又曾游常州,与皇甫曾等联唱。德宗建中、贞元间历监察御史,终南海节度从事。生平事迹散见皎然等《建元寺西院寄李员外纵联句》等、《太平广记》卷三四引《传奇》、《唐诗纪事》卷四七。崔子向有诗名,好佛。严维称其“新诗踪谢守,内学似支郎”(《赠送崔子向》)。《全唐诗》存诗3首,又联句5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6—822 【介绍】: 唐宗室。字易之。以宗室子补郑丞。后弃官,擢进士第,中拔萃科,调蓝田尉。宪宗元和时,累迁御史中丞,揭发京兆尹杨凭贪财,受赐金紫。历任山南、剑南节度使、御史大夫、淮南节度使。穆宗立,请老,不准,官终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帅,分司东都。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7—823 字易之,排行十一,李唐宗室。德宗建中中以荫补郑丞,四年(783)弃官。贞元二年(786)登进士第,中拔萃科,累迁监察御史。坐小累贬虔州司户参军。约顺宗永贞元年(805)任饶州刺史,宪宗元和初累迁户部侍郎判度支。六年(811)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八年移镇剑南。十三年拜相,七月出镇淮南。穆宗长庆二年(822)授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分司东都,三年卒。生平见《新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四
夷简字易之。郑惠王元懿四世孙。以宗室子始补郑丞。弃官去。擢进士。中拔萃科。元和时检校礼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徙帅剑南西川。贞元十三年召为御史大夫。进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进太子少师分司东都。卒年六十七。赠太子太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0—847 【介绍】: 唐太原人,居扬州,字举之。王播弟。德宗贞元中擢进士第。累官尚书左丞。穆宗时,拜中书舍人,迁礼部侍郎,又为吏部侍郎。文宗时加集贤学士,改兵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判度支,出为河中节度使,遇灾荒,下令不得囤积粮食。召为兵部尚书。又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注意兴修水利。武宗时,四知贡举,选士皆知名者,人服其鉴。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封魏郡公。卒谥文懿。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0—847 字举之,排行十一。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家于扬州(今属江苏)。德宗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十九年登博学宏辞科,授集贤殿校书郎。宪宗元和三年(808)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渭南尉。历任中书舍人等职。穆宗长庆元年(821)迁礼部侍郎,连掌贡举两年。文宗开成三年(838)以兵部尚书充翰林侍讲学士,文宗题诗太子笏以赐,诏画像便殿,号“当世仲尼”。改太子少师。武宗会昌三(843)、四(844)年复知贡举,所选皆知名士。封魏郡公,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懿。王起嗜学强记,书无不览。其所作《和周侍郎见寄》诗,门生同和者22人,一时传为盛事。与刘禹锡、白居易联句,长达数十韵,称“勍敌”。生平事迹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全唐诗》存王起诗6首。《唐摭言》卷三录有佚诗《答广宣》。《全唐诗》误收作王涯诗,题作《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
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
起字举之。宰相播弟。贞元十四年进士。登制策直言极谏科。元和时累官吏部侍郎。文宗朝拜兵部尚书。迁太子少师。武宗会昌四年拜左仆射。封魏郡公。擢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中元年检校司空。卒年八十八。赠太尉。谥曰文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叔𨑖。德宗贞元十九年进士。韩愈弟子。能古文,工诗。官终国子监主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2 字叔𨑖,一作叔起,排行十一。早年躬耕自食,农闲时读书为文。德宗贞元十九年(803)登进士第,宪宗元和七年(812)官校书郎,十一年官协律郎,终国子主簿。事迹散见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与祠部陆员外书》、《祭侯主簿文》及《唐诗纪事》卷四一。其诗深为韩愈赏识:“侯生来慰我,诗句读惊魂。属和才将竭,呻吟至日暾。”(《和侯协律咏笋》)作品多佚。韩愈诗集中《石鼎联句》录侯喜诗句10联,《全唐诗》亦载。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二
喜。贞元十九年进士。官国子主簿。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5 玫,一作政,一作玟,均误。排行三十一。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德宗贞元四年(788)或五年登进士第。佐西川节度使韦皋幕,宪宗元和元年(806)刘辟据西川叛,卢士玫能“洁其身”(白居易《除卢士玫刘从周等官制》)。二年充西川节度使观察推官。后入朝为起居郎、起居舍人、吏部郎中、京兆尹等职。穆宗长庆元年(821)出为瀛莫观察使。军乱被执,囚送幽州,获释后拜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联句诗1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4 【介绍】: 唐信州人,一说澧州人。宪宗元和进士。直史馆。因事流永州,与柳宗元交。吴元济叛,武陵遗书晓之,元济不悟。裴度东讨,韩愈为司马,武陵数因愈献策。文宗大和初入为太学博士。后出为忠州刺史,改韶州刺史,坐赃贬潘州司户参军。工诗文。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3,或861 本名侃,自称东吴王孙。郡望濮阳(今河南濮阳),信州贵溪(今江西贵溪)人。排行二十一。宪宗元和二年(807)登进士第,次年坐事流永州,与柳宗元过从甚密。元和末主盐务于朔方。穆宗长庆二年(822)以不职为户部侍郎判度支窦易直所薄。文宗大和元年(827)官太学博士,向礼部侍郎崔郾力荐杜牧,牧果于次年登进士第。历忠、韶二州刺史。以贪赃贬潘(一作播)州司户参军,卒。生平见《新唐书》本传。岑仲勉有《吴武陵事迹》(收于《金石论丛》四《贞石證史》)。《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外编》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七百十八
武陵。信州人。元和初进士。官太学博士。出为韶州刺史。以赃贬播州司户参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濮州濮阳人。父吴溆为代宗舅。文学早就,喜与豪英游。文宗开成初为江西观察使,飨宴侈纵,一日费十数万,军用单匮,无所仰。帝弗穷治,贬蔡州别驾。御史中丞狄兼暮再谏,帝不得已,乃流诸端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方之,排行十一,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宪宗元和五年(810)任侍御史,与元稹为友。又任主客员外郎、郎中。文宗大和七年(833),自同州刺史为江西观察使。开成元年(836)入为秘书监。次年贬为蔡州别驾,改流端州。开成间与刘禹锡、白居易有诗歌唱酬。生平见《新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另《白氏长庆集》引其诗3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河阳人,字北渚,又字爽。韩愈从孙,韩老成子。宪宗元和十四年,愈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途中作有《宿曾江口示侄孙湘诗二首》。后湘于穆宗长庆三年擢进士第。为宣歙观察使从事,官至大理丞。小说家附会为韩湘子,遂为世所传“八仙”之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5—? 字北渚,又字清夫,排行二十一,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韩老成子,韩愈侄孙。10岁时父卒。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韩愈贬潮州刺史,相随南行,韩愈有诗相赠。穆宗长庆三年(823)登进士第。官至大理丞。《酉阳杂俎》前集卷一九云韩愈有族侄自江淮来,有异术,能于冬日催开牡丹花,每花有诗一联。至北宋时,始附会为韩湘事。后世以其为八仙之一,称韩湘子。事迹散见《韩昌黎集》卷一〇、卷二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上》、《唐才子传》卷六、《登科记考》卷一九。《全唐诗》存诗2首,出《青琐高议》前集卷九,疑为宋人依托。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杨再十一君,名未详,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镜川杨氏之祖。宋亡,隐居不出,作《咏史》诗以自见。子孙守其训,有“镜川之杨,执义不仕”之称。事见《甬上耆旧诗》卷二。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8—1540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汝莹,号南岑。嘉靖二年进士。拜行人司行人,历刑部员外郎、广东按察佥事,升按察副使。善治狱,又编出海船民为什伍。官至广东布政司左参政,卒官。
维基
吴玭(1478年—1540年),字汝莹,号南岑,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民籍。其父三娶无子,年五十七时,母周宜人才生下吴玭。治《礼记》,排行十一,正德十四年(1519年)浙江乡试第十七名举人,年四十六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三名,第三甲第二百五十九名进士。拜行人司行人,历司副、刑部署员外郎,嘉靖十一年七月升广东按察司佥事,十四年剿平广东连州盗文兴隆等,十六年八月升本省副使,再升本省布政司左参政,嘉靖十九年卒于官,年六十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满洲正蓝旗人,字椿园。乾隆十九年进士。有《西域闻见录》。
维基
七十一,尼玛查氏,字椿园,故又称椿园七十一、长白椿园氏等。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十二年丁卯科举人,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进士。乾隆二十六年,授河南武陟县知县。乾隆二十八年(1773年)任甘肃镇迪道(治所在迪化,即今乌鲁木齐),居西域十余年。回京后,任职刑部。乾隆五十年(1785年)前后卒。著有《西域闻见录》,书成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以至有“后之谈西域者,以此书为据”之誉。
达赖十一世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8—1856 【介绍】: 清康区泰宁人,本名凯珠嘉措,一作克主嘉措,又译作凯珠嘉穆错。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道光二十二年,经金瓶掣签认定后,迎入布达拉宫坐床,拜班禅七世为师。咸丰五年,前往色拉、哲蚌、噶丹各寺讲经说法、熬茶、放布施。五年,受命亲政,于是年十二月暴卒于布达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