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刖足  拼音:yuè zú
一种古代的刑罚。砍掉犯人的脚。为肉刑之一。《三国演义》第九回:「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
分類:断足肉刑
《骈字类编》:三刖
唐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子既屈一鸣,余固宜三刖。
《漢語大詞典》:再刖
双脚被砍掉。相传 春秋 楚 卞和 发现了一块璞玉,先后献给 楚厉王 、 武王 ,都被认为欺诈,断其双脚。 楚文王 即位,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宝玉,称为 和氏 璧。见韩非子·和氏。后用作怀才未遇的典故。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今足下乃復比之献玉者,以为必俟玉人之剖,然后见知於天下,虽两刖足不为病,且无使勍者再刖,诚足下相勉之意厚也。” 唐 白行简 《石韫玉赋》:“叹时俗之莫顾,惜辉华之潜发,儻见彩於一拳,庶无虞於再刖。” 宋 蔡襄 《士伸知己赋》:“ 非 ( 韩非 )五难而吐论, 和 ( 卞和 )再刖而处穷。”
《漢語大詞典》:劓刖
(1).割鼻断足。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四年:“杀其丁壮,劓刖其羸老及妇人,以槊贯婴儿为戏。”宋史·吕公著传:“有欲復肉刑者,议取死囚试劓刖。”
(2).危殆不安貌。 汉 王符 潜夫论·梦列:“倾倚徵邪,劓刖不安。”
《漢語大詞典》:摇刖
危貌;危险。文选·张协〈七命〉:“摇刖峻挺,茗邈苕嶢。” 李善 注:“摇刖,危貌也。” 明 王衡 《郁轮袍》第四折:“天地撰在紫云端上,只怕摇刖些。”
分類:危险
《骈字类编》:两刖(两刖)
明 岳正 夜雨呈同志 献玉不逢经两刖,屠龙学得破千金。
《骈字类编》:双刖(双刖)
唐 周昙 春秋战国门 鬻拳 双刖忍行留痛恨,惟君适足见忠诚。
《国语辞典》:刖刑  拼音:yuè xíng
一种古代的刑罚。砍掉人犯的脚或脚趾。
《漢語大詞典》:髡刖
剃发与断足之刑。 汉 贾谊 新书·阶级:“是以係缚、榜笞、髡刖、黥劓之罪,不及士大夫。”
分類:剃发断足
《漢語大詞典》:补刖(補刖)
庄子·德充符:“ 无趾 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 孔子 曰:‘弟子勉之!夫 无趾 ,兀者也,犹务学以復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王先谦 集解:“前恶亏德,求学以补之。”亡足,谓受刖刑。后因以“补刖”谓补救前愆,以全其德。 宋 张耒 《次韵君复七兄见赠》:“嗟我尘埃费昏旦,补刖自怜闻道晚。”
《漢語大詞典》:刖罪
处以断足的刑罚。周礼·秋官·司刑:“刖罪五百。”汉书·刑法志:“昔 周 之法,建三典以刑邦国,詰四方……刖罪五百。” 颜师古 注:“刖,断足也。”
分類:断足刑罚
《國語辭典》:刖趾适屦(刖趾適屨)  拼音:yuè zhǐ shì jù
比喻勉强迁就,拘泥旧例而不知变通。参见「削足适履」条。三国。魏。明帝〈露布天下并班告益州〉:「刖趾适屦,刻朋伤骨。」
《漢語大詞典》:刖危
亦作“ 刖跪 ”。 断足的人。危,通“ 跪 ”。指足。晏子春秋·杂上十一:“ 景公 正昼,被髮,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慙而不朝。”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齐 有狗盗之子与刖危子戏而相夸。”韩非子·内储说下:“﹝ 夷射 ﹞醉甚而出,倚於郎门,门者刖跪请曰:‘足下无意赐之餘沥乎?’”
分類:断足
《韵府拾遗 遇韵》:刖树(刖树)
易林朽根刖树花叶落去
《漢語大詞典》:刖跪
见“ 刖危 ”。
《漢語大詞典》:刖危
亦作“ 刖跪 ”。 断足的人。危,通“ 跪 ”。指足。晏子春秋·杂上十一:“ 景公 正昼,被髮,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慙而不朝。”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齐 有狗盗之子与刖危子戏而相夸。”韩非子·内储说下:“﹝ 夷射 ﹞醉甚而出,倚於郎门,门者刖跪请曰:‘足下无意赐之餘沥乎?’”
分類:断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