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关岭(关岭)  拼音:guān lǐng
1.关隘与山岭。如:「我们越过重重关岭,终于抵达目的地。」
2.县名。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西南。参见「关岭县」条。
《国语辞典》:峣关(峣关)  拼音:yáo guān
位于陕西省蓝田县东南方的关隘,汉高祖破秦兵于此。也称为「蓝田关」。
《漢語大詞典》:关扃(關扃)
(1).封锁。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於明灵之府,封縢於瑶坛之上者,靡得而闚也。”《宋书·张畅传》:“今城内乏食,人无固心,但以关扃严密,不获走耳。” 唐 李白 《天门山铭》:“ 梁山 、 博望 ,关扃 楚 滨,夹据洪流,实为 吴 津。”
(2).谓关隘山岭。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诗:“关扃绕天邑,襟带抱尊华。” 唐 李涉 《题连云堡》诗:“由来天地有关扃,断壑连山接杳冥。”
《國語辭典》:偷渡  拼音:tōu dù
非法出境或入境。如:「为了防止偷渡事件日渐增加,政府已大力加强查缉工作。」
《漢語大詞典》:关戍(關戍)
边界上的关隘、城堡。后汉书·刘焉传:“ 松 ( 张松 )兄 广汉 太守 肃 惧祸及己,乃以 松 谋白 璋 ,收 松 斩之,勑诸关戍勿復通。” 唐 孟浩然 《长安早春》诗:“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 五代 齐己 《送赵长史归闽川》诗:“ 荆门 与 闽 越 ,关戍隔三千。”
《漢語大詞典》:塞关(塞關)
边境上的关隘。左传·昭公五年:“ 孟仲 之子杀诸塞关之外,投其首於 寧风 之棘上。” 杜预 注:“ 齐 鲁 界上关。”
分類:边境关隘
《漢語大詞典》:关繻(關繻)
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语本汉书·终军传:“ 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 军 繻。”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贾贩,无关繻、符传、租税之赋。” 唐 薛能 《长安道》诗:“关繻古若在,山岳累应成。”
《漢語大詞典》:仙人关(仙人關)
关隘名。在今 陕西省 凤县 和 甘肃省 徽县 之南。为 渭河 流域通往 四川盆地 的交通要隘。 南宋 绍兴 四年(1134年) 吴玠 与弟 璘 于此大破 金 兀朮 军,确保 巴蜀 。参阅宋史纪事本末卷六九、《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凤县》
《漢語大詞典》:陇关(隴關)
(1). 陇山 的关隘。
(2).指 陇山 一带地方。 唐 法振 《送韩侍御自使幕巡海北》诗:“因説元戎能破敌,高歌一曲 陇关 情。”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一·陇头 郭茂倩 题解引 唐 杜佑 通典:“ 天水郡 有 大阪 ……亦曰 陇山 ,即 汉 陇关 也。”
《漢語大詞典》:关所(關所)
设立在关隘上的哨所。《水浒传》第一一五回:“山上盖着关所,关边有一株大树,可高数十餘丈,望得诸处皆见。”
《国语辞典》:紫荆关(紫荆关)  拼音:zǐ jīng guān
位于河北省易县西紫荆岭上的关隘。由此可通山西省大同县。是河北省西部的要隘。也称为「子庄关」。
《漢語大詞典》:裂繻
汉 制,裂缯帛为符信,凭以出入关隘。汉书·终军传:“关吏予 军 繻。” 颜师古 注:“ 张晏 曰:‘繻,音须。繻,符也。书帛裂而分之,若券契矣。’ 苏林 曰:‘繻,帛边也。旧关出入皆以传。传烦,因裂繻头合以为符信也。’ 苏 説是也。” 明 周祈 名义考·裂繻封传:“ 如淳 曰:‘两行书繒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此所谓裂繻也。’今路引乃繻之遗意。”
《國語辭典》:把关(把關)  拼音:bǎ guān
1.把守关口。《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吾闻江南小儿谣言云:『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
2.泛指为求合乎标准而进行的筛选工作。如:「没有品管人员的把关,就没有良好的产品品质。」
《漢語大詞典》:蛟关(蛟關)
关隘名。即 蛟门 。在今 浙江省 宁波市 东海 中。 明 夏完淳 《送伟南南行兼讯王玠右》诗:“海天飞尽故乡云,惟见 蛟关 暮山碧。”
《漢語大詞典》:关限(關限)
(1).关隘险阻。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夷陵 要害,国之关限。”《朱子全书》卷一:“如攻寨须出万死一生之计,攻破了关限始得。”
(2).关闭限制。《宋书·自序传》:“比见役人未明上作,闭鼓乃休,呈课既多,理有不逮。至於息日,拘备关限,方涉暑雨,多有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