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句因包含“玉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玉笥
第 22 句因包含“百口”,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百口
人造为所南心史旧本索高价不一而足然即系旧本亦属海盐姚叔祥之笔并非所南故物阎丈百诗盖尝辨之而吾友厉二徵士以为真则嗜奇之过矣是用作歌以晓苏人兼寄徵士 清 · 全祖望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吴船集
郑君眢井物,出之四百年。
一朝承天寺,观者何喧阗
诩为神濩持,用以抒沈冤
谁知张霸,近搆自盐官
其妄且无论,其妖则信然
无端作此伪,似亦得气先。
何异天津桥,忽为闻杜鹃
当时巨公大半烽烟
玉笥与虞孙,足并文陆传。
降而亭林徒,亦与郑比肩
遂不复致疑百口相沿
论世相肖论人适相班。
志气感召诬谩机关
迩来估船益复造旧笺。
装潢行墨,动索十万钱。
不足一笑,谁考潜邱编。
我昔在三馆,曾见锦线篇。
欲抄竟未果至今魂梦缠。
何时得此集,侑以所画
缄之诸子,斯价直琅玕所南锦线集予于永乐大典中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