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句因包含“东山”,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东山
第 16 句因包含“浣纱,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浣纱人
第 16 句因包含“溪,浣纱,人”,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浣纱人
肖健醉中来电,云忆及向年寻溪问道事,为当桃花作诗电止予亦为赋此(2004.6.27) 当代 · 卢青山
 出处:卷一[二零零四年]
绿杨溪水软如飘,溪畔谁家碧玉
风吹落飘过岸,岸前小女正浣绡。
与君携手寻春出,问路来向溪头立。
贪看浣女手如花,忘却桃花红如泣。
如花手指东山东,岚光上下朦胧
撩衫径过斜桥去,桃花背后双瞳
今年我似溪中水,流流曲折千万里。
故人犹向故溪行溪畔浣纱人渺矣。
彷徨不尽却回缰,当面桃花忧伤
朱唇开合如有语:去年游侣今何方。
去年游此不汝顾,今年游向天涯去。
天涯亦自有风只是容颜如故
归来作诗迢迢桃花待汝到今朝
闻汝欲归归不得一时万片枯凋
我亦有诗和泪泻,托向珠江日夜
天间无水不相通终将流到桃花下
附:肖健电中所云桃花诗,惜未作完。其辞云:依旧青青绿杨溪,依然灼灼芳菲今年当比去年好,应待去年赏花痴。春红片片愁春落,溪水条条送别离。去年来看年正少,他年谁到便古稀。小犊已耕井田业,溪岸改土坡堤。
又附寻溪问道时诗。实则问道不在溪边,然肖作已移于溪边矣。此亦可见生活之真与夫文艺之真,异同所在也;尤可见诗人撒谎,能伊于胡底也。旧作曰:肖言得一佳溪,邀予出游继而所向塘边适有女浣衣,肖使予问之。予曰:溪何名?肖笑曰:彼既浣纱,子问若耶可矣。因记其语:“失径过山池池边浣濯女。欲问浣纱人若耶何许。”塘边,惜予旧作中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