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内廷词臣之历资最久者莫如张照张照江苏娄县人康熙己丑翰林皇考御极擢赞善荐陟内阁学士选刑部侍郎管顺天府尹事寻晋尚书雍正乙卯命赴贵州经理苗疆余嗣位撤回以总督张广泗往代初张照承皇考命赴黔曾谕及苗疆事鄂尔泰或有经理未善处照既至即札致哈元生令搜求鄂尔泰之事哈元生据以入告是照未能领略圣意办理失宜实自取戾也因命罢职治罪时鄂尔泰以大学士充总理事务因欲置之重刑而余悉其委曲不肯既而宥之命在武英殿修书行走乾隆丁巳授内阁学士入直南书房庚申迁刑部侍郎踰年擢尚书甲子冬丁父忧归卒于途赐恤如例张照性颖敏博学多识中和韶乐多所釐定文笔亦俊逸拔俗尤工书临模各臻其妙字无大小皆有精神贯注阅时虽久每展对笔墨如新余尝谓张照书过于董其昌非虚誉也
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
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
羲之后一人,舍照谁能若。
即今观其迹,宛似成于昨。
精神贯注深,非人所可学。
三朝直内廷,受恩早且渥(叶)
其诗喜谈禅,学苏(谓东坡)太相(去声)著。
以苗疆获罪,意实别有托
平苗事既久,复用仍迁擢。
性敏才本高,未免失行薄。
使其生前明,标榜必致错。
本朝无所施,小哉张与鄂
⑴ 张照既未能体鄂尔皇考圣意妥办苗疆而先以寻泰之衅为急原应治重罪然其事之始末适以奉如何论同理苗疆故知之最悉而不肯抵彼以罪照应感激朕恩而彼乃私有怨言竟谓朕受鄂尔泰蒙蔽抵彼以罪若朕果受鄂尔泰蒙蔽则照早不保首领矣尚有后日之为尚书耶然事已过亦不追治其罪恐疑案滋后世之议故明叙而注之
⑵ 鄂尔泰张廷玉素不相得两家亦各有私人但我朝纲纪肃清不能如明季门户党援之盛盖照即张所喜而鄂所恶者张广泗即鄂所喜而张所恶者余非不知既不使一成一败亦不使两败俱伤在余心固自有权衡而鄂与张两皆成就为贤臣不亦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