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句因包含“元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元之
第 73 句因包含“庶几”,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庶几
田赋 唐末至五代 · 徐寅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
阡陌之开兮。
兼并不仁
古制不可以卒复兮。
乃议田之是均。
郁林林之黎元兮。
稼穑以为生。
教养之无法兮。
宜贫富之不平
口分而画野兮。
经国之大式。
必邑地之相参兮。
限田莱而有极
不遗利兮人无□力派顷田于单陋兮。
强宗侵陵
资生大利兮。
豪右之倍徵。
均田大略兮。
写图详悉
将损多而益寡兮。
齐民归一
相尔畴之纷纷兮。
为数秩秩
露田之四十兮。
桑田之二十。
盈缩于还与受兮。
各分牛以自给
不敢于占夺兮。
弱犹得以播殖
图虽卷之不盈兮。
舆地所有
良策指掌兮。
生灵独厚
元魏之文辟兮。
独有志于古制也。
苓用夏以变易兮。
大和康乂也。
唐有臣曰元稹兮。
均田于德宗。
皇览之见收兮。
逶迤不通
迄柴周之显德兮。
留心务农
颁稹图于诸镇兮。
境内租庸
不能伯仲于魏之君兮。
拔萃五季也。
贞元聚敛兮。
何足与议也。
慨图远而名存兮。
异索骏之丹青
傥按图以取则兮。
固知其有诚。
李泌之震书兮。
与斯图其表里
当中和而进献兮。
务本深意
舆地元图兮。
经营版籍
豳风之亦有图兮。
勤劳稼穑
岂若名田之与限兮。
总总可行也。
醇儒良计兮。
井田一平也。
乱曰。
均田有图。
稹所作兮。
厥制初行。
魏之度兮。
桑井既复。
孰谂其故兮。
索空图于实效兮。
庶几太平之助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