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故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营田汴宋亳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陇西郡开国公太傅董公神道碑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九
汉兴五代孝武思理胶西相陈天人之际王道之端。昌言大对统纪条贯纯嘏积厚。远而寖明。帝唐九叶顺考古道陇西公将相之重。卫之崇。启心宣力。作率庆事。陟格宗工。能积其烈。公讳晋。字混成河东虞乡人廉忠温厚絜矩通理秉义以立。故不为利疚。知动之微。故每与吉会。初肃宗受端命以合兵车。思欲去元元汤火。致王度金玉。以文告威让远猷密布(一作命)之为重也。故公解巾披荆校文视草。凡三徙官。被以采章代宗御天下。乃清吏职。以为文宪弥纶陪贰事任百辟交修。则理道洽。故公再入御史府。三为尚书郎。历秘书监长府奉常武候之亚。今上皇都以纂鸿业。思代天工。俾宁方内。故公出入屯夷昭明有融中居大僚以至柄用贞元五年春三月。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五年。除礼部尚书。用耆硕俊德转迁兵部。分正宏化。以本官毕命东都留守东都汝州都防禦使安危注意。以左揆相印。充宣武军节度汴宋亳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十五年二月丁丑。薨于位。享年七十六。罢朝三日追命太傅有司易其名曰恭惠。职丧法赙。皆峻彝等。所以视其践履而加优之也。初公以祠部郎出疆从事北方之强骄蹇沓贪。伐功怙力。徵我厚币使臣指顾。公摄其词。词达气直。虏皆震伏。殚威命专对辉光华于外区仁者之勇。沛然馀力。其为太府。未浃日而理。乃珥貂蝉。实兼宪丞。含章承顾问。秉直以司纪律修起故事京师肃然。其为华州。徵赴行在。以祭酒亚相。使于北河。其往也蓟门不出关东多垒习俗故态。且相附离。公则破其从约。使循轨道。其还也。蒲坂既阻。王宫未清。婪婪二逆。恣睢相合公则折其凶谋。因以郁没凭轼有劳扈跸而旋。益用尊礼。大其职业。司徼循也。五校严备持重而不苛。处纲辖也。六职遵修。举直而不紊。典礼乐也。百神咸秩荐信而不黩。其为相也。上戴元圣。下熙百工柔惠小物协宁大政推明常古之制。章叙理平之业。粹和而不耀。敬让不居。言陈于前。不可悉数拜章八上。然后得请。其抚封也。尤为难理。先是在宥推恩。参授兵柄。至有恃凶器以邀好爵者。气燄不还风波相沿。是邦再乱。人用恫恐。上以为陈留天下之郊也。非素重不可以率先赋政。公既受命。与一二从事记室儒服而前。不待里言。不恃捍卫宽信夷易闇然风行长城大蔡。蕴在灵府悍将伏罪。齐人乐业。四邻诸侯折中于公。居四年政成。力疾累求入觐。因条陈利病。请制于未然。上难其继。以致没代。噫夫。一邦之人。得公而理。失公而乱。劫介夫。杀大吏。犹原燎川溃不可遏向。公之嘉猷密疏。如前知焉。其明智欤。董氏在春秋时书法不隐。在战国时赞明命闻于诸侯。自胶西而下淳耀滋大。在魏有司徒昭。在蜀有尚书令允。扶义纳忠。以斡机衡。其族旧矣。公曾祖仁琬。皇州博士。祖大礼。赠右散骑常侍。考伯良开州新浦主簿。赠尚书左仆射三代有令德而无贵仕蕃祉所钟。发为追崇宜哉。有子四人秘书省著作郎全道秘书郎大理评事全素太常寺太祝澥等。其承学也专。其就列也敬。斩然而孤。累然以哀。日于先远象数协吉。以某年十月丁酉。奉理命家法薄葬公于河南县万安山之原。以前夫人南阳张氏继夫京兆韦氏祔焉。从周礼也。惟公自筮仕捐馆。四十五年。无伐善无违德。历官三十六。皆以理效闻。自建中以还居中分阃。再调鼎实。一人而已范文子所谓厚德者能享多福。惟公有之。全道等犹惧懿铄不永于后。与陵谷之有迁也。以德舆奉行公之命书者三。石刻故迹其诔谥而为之铭。其词曰。
后王财成隽乂昭明
以建皇极,甫申居内。
方邵理外,周邦是式。
于惟陇西求福不回
文武宣力调和公餗
整训长毂柔惠且直。
胶西章章,道可佐王。
屈相下国绵代储庆。
至公而盛,位实配德
孑孑干旟,昔往浚都
俗既纾息,翻翻素旗
今旋洛师,人用悽恻
惟是壤树,资于四布
万安之侧,德辉在兹。
永代有词,于以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