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句因包含“刮骨”,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刮骨
第 32 句因包含“风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风师
第 51 句因包含“贾勇”,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贾勇
第 79 句因包含“浮杯”,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浮杯
第 98 句因包含“霸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霸先
第 101 句因包含“赤壁”,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赤壁
第 102 句因包含“苻坚”,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苻坚
第 137 句因包含“陈胜”,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陈胜
第 141 句因包含“采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采诗
长江1046年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二、《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一、《历代赋汇》卷二五
臣闻养万物者,惟地之大。
水居其上,则地不能载。
以触以齧,以断以掘,深或无底,远或几千万里。
则江之为水,臣不得而计之矣。
蜀焉我顶,吴焉我腹,淮我之腋,海我之足。
朝溪暮谷,刮骨磨肉,委之填之,而莫饱其欲。
万山崔崔,将裹将束,如儿童之见奔马缩头歛手,避路踯躅
时清气和,无涛无波千丈一席,可眠可歌。
变动顷刻四天怒色,凶烟暴云,对面漆黑
谁为风师
谁为水伯
不轨不法无别无识
风兮何声!
水兮何形!
前雷后霆冰堆雪层。
操舟之老,尚不能自保况乃远而行客,孰不椎心太息
出如登山,入如沈泉,退无所止,进不得前
龙螭蛇鼋,固执杀生之权
虾蟹琐琐,犹或贾勇争先
嗟乎
生之难,成之难,父母君师之所爱,而托命其间
幸而免者,盖有之矣;
不幸死者,何可胜纪?
鱼腹未消橹声相继岂非利欲之牵人,而危亡不避
扬、荆、巴、蜀、交、广、瓯、闽,地有常产,物有常珍
衣者食者,器者玩者,歌童舞女诡异妖冶官所不取,则掠之私舍
孰贤孰才?
贪哉鄙哉
重装叠载,踰江越淮。
然则长鲸之怒东海不啻蠛蠓浮杯
呜呼
山川之阻,土地之富,天下有道,则王之外府;
天下无道,则奸雄所处
盖足于财用,而利于守禦,故周之衰也,有吴有楚;
汉之乱也,曰策曰权。
琅琊因之,以建大号
刘裕得之,以入中原
道成萧衍,迄于霸先自取自守,人谁敢言
赤壁之败曹操寿春之走苻坚,虽历数之有在,亦事势使然
及夫孙皓之虐,叔宝之昏,而后能灭焉。
乎哉,经几代而几年!
臣闻《周书》曰:「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阴阳消长日月蔽亏
在乎备之得所,则祸何能为?
伏惟国家西北而轻东南
何以知之?
之官特举,此之官也累资。
于此,则莫知其竭;
输于彼,则唯恐不支
以资庸人并进,歛之竭则民业多隳。
为贪为暴,为寒为饥,如是不为盗贼,臣不知其所归。
诸夏内也,为腹心
夷狄外也,为手足
轻重之理,岂神明所不烛?
秦备胡而陈胜起事,唐戍蛮而庞勋肆毒
观其土崩之由,诚可为之痛哭
古者有采之官,惟赋亦古诗之流
贱臣不获言于朝,敢赋心之忧愁
安得太平草木蒙雨露兮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