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句因包含“天柱,倾”,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天柱倾
第 6 句因包含“触,缺,共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共工
第 7 句因包含“石,五色,女娲,补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女娲补天
第 10 句因包含“女娲,五色,石”,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五色石
第 13 句因包含“南北,东西”,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南北东西
第 14 句因包含“朱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朱鸟
第 16 句因包含“化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化工
第 20 句因包含“女娲,补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女娲补天
第 34 句因包含“苍梧”,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苍梧
第 37 句因包含“玉笋”,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玉笋
第 39 句因包含“石,补天”,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补天
第 40 句因包含“千头”,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千头
怀集道中忽有数十峰似阳朔者为之作歌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十
天不足西南,地不足东北
天柱有时倾,地维有时坼。
我闻上古青天,曾被共工头触缺。
女娲补天鍊成石五色
五色青黄白黑
此石可惜至今不得
或言女娲五色石即是五岳奇峰
其名衡恒泰华嵩。
其位东西南北中。
其宿朱鸟玄武白虎苍龙
以此称为五色确解不然岂真化工设色渲染如画工。
我又尝游西南黔、西北之秦、东南之闽。
其石何嶕峣,其山何嶙峋
疑此亦是女娲补天物,十二万年黛色依然皴。
然犹不及西之磊块轮囷
前年阳朔,已叹奇绝伦。
再游崇山与越垠。
乃知阳朔之山脱胎日南九真
阳朔正作日北解日南日北相因
南交一脉万里直至北海西江滨。
七星三洲两岩皆我之部民
粤东岩壑似此少,乃知其地亦与阳朔苍梧邻。
兹行重窥岭西道,忽睹摩天群峭心神惊。
瑶簪玉笋阳朔我见为旧人见新
此石恐非补天物,更恐千头万头欲步共工之后尘。
吁嗟乎,女娲一去天又缺,后来鍊石知何人
不教石补教人补,珍重男儿七尺身。
按:作于九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