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3317七絶 26722五律 14486七律 23126五排 1032七排 181 1750四言 322六言 347古體 6004樂府 415 36 424 88辭賦 30琴操 10 102其他 434 438
四支平声  姿 [作为] [饿也] [参差] [系累] [委迤,自得貌] [顺迁也,类推] [跨马,动词] [理也] [蔫也] [水索也] [恨声] [鼻液] [委蛇] [衣下曰齐。又与荠通] [比邻] [高丽] [水中高地] [语助辞] [音兹] [音诗] [音夷] [牛驳] [群飞貌] [月氏] [九嶷] [生息] [呜戏,叹辞] [以箸取物] [犛牛尾也。又与釐通。] [相欺也。遗也] [重也。又与累同] [与逵同] [谷蠡。瓠勺] [蹇也] [偲偲,相切责也] [节也]觿 [举目貌。又县名] [口声] [我也。悦也。] [下也] [梓也] [委蛇] [牛黑色] [蕲茝也。求也] [木名] [捕鱼具] [剪齐也] [克也,任也] [荷衣] [㠁嵯] [山足] [木名] [更多…]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拼音:qí  韵部:
〈名〉
  • 同本义
    • 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说文》
    • 熊虎曰旗。——《广雅》
    • 师都建旗。——《周礼·春官》
    • 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周礼·司常》
    • 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 泛指各种旗帜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 以为旗章。——《礼记·月令》
    •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 又如:旗纛(古代军队和仪仗队用的大旗);旗牌(担任传递号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枪棒等武艺的架式、门户);旗头(旗手);旗麾(将旗)
  • 表识,标志 。如:旗亭(酒楼。悬旗为酒招);旗望(酒旗);旗麾(将旗)
  • 清代以旗帜的名色作为区别的兵民一体的组织 。如:旗丁(满族士兵);八旗;旗田(清朝旗人的田地);旗兵(八旗兵丁);旗官(旗人之为官者);旗校(旗军的校官)
  • 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 假借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 寿于旗翼。——《荀子·富国》
〈动〉
  • 号令
    • 欲旗古今而不成。——《吕氏春秋·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