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魏晉康僧渊(共 2 首) 古風 2 作品不分行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康僧淵,《詩紀》一百七作庾僧淵。本西域人,生於長安。貌雖梵人語實中國,容止詳正志業弘深。誦放光道行二波若,即大小品也。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
西域人。生關中。梵相而漢語。有志操。誦放光道行。為心要。成帝時。與康法暢支敏度俱渡江。有才思。名譽甚遠著人物始義論等。暢常捉麈尾行。每遇名賓。輒清談盡日。庚元規曰。此麈尾乃常在乎。暢曰。廉者不取。貪者不與。故得常在也。敏度亦有風韵。著傳譯經錄行世。 淵以清約自將。每行乞食。人初不知其賢。偶逢陳郡殷浩。浩與語。終日不能屈。為改觀。結友。琅邪王茂弘。以鼻隆眼深戲之。淵曰。鼻眼人面之山淵也。山不高不靈。淵不深不清。聞者以為名對。建寺豫章山。帶江近邑。有茂林脩竹之勝奇。比丘多過之。歿於此山。
高僧傳·卷第四 義解一
康僧淵。本西域人。生于長安。貌雖梵人語實中國。容止詳正志業弘深。誦放光道行二波若。即大小品也。晉成之世。與康法暢支敏度等俱過江。暢亦有才思善為往復。著人物始義論等。暢常執麈尾。行每值名賓輒清談盡日。庾元規謂暢曰。此麈尾何以常在。暢曰。廉者不取貪者不與。故得常在也。敏度亦聰哲有譽。著譯經錄今行於世。淵雖德愈暢度而別以清約自處。常乞匃自資人未之識。後因分衛之次遇陳郡殷浩。浩始問佛經深遠之理。却辯俗書性情之義。自晝之曛浩不能屈。由是改觀。瑯瑘王茂弘以鼻高眼深戲之。淵曰。鼻者面之山。眼者面之淵。山不高則不靈。淵不深則不清。時人以為名答。後於豫章山立寺。去邑數十里帶江傍嶺林竹欝茂。名僧勝達響附成群。以常持心梵經空理幽遠故。偏加講說。尚學之徒往還填委。後卒於寺焉。
古風
① 《诗纪》据广弘明集编入陈诗。今改列於此。说见前。
省赠法頵诗。经通妙远。亹亹清绮。虽云言不尽意。殆亦几矣。夫诗者。志之所之。意迹之所寄也。忘妙玄解。神无不畅。夫未能冥达玄通者。恶得不有仰钻之咏哉。吾想茂得之形容。虽栖守殊途。标寄玄同。仰代答之。未足尽美。亦各言其志也。其辞曰:
真朴运既判,万象森已形。
精灵感冥会,变化靡不经。
波浪生死徒,弥纶始无名。
舍本而逐末,悔吝生有情。
胡不绝可欲,反宗归无生。
达观均有无,蝉蜕豁朗明。
逍遥众妙津,栖凝於玄冥。
大慈顺变通,化育曷常停。
幽闲自有所,岂与菩萨并。
摩诘风微指,权遒多所成。
悠悠满天下,孰识秋露情
⑴ ○广弘明集三十、《诗纪》一百七并作庾僧渊。

遥望华阳岭,紫霄笼三辰。
琼岩朗璧室,玉润洒灵津。
丹谷挺樛树,季颖奋晖薪。
融飚冲天籁,逸响互相因。
鸾凤翔回仪,虬龙洒飞鳞。
中有冲漠士,耽道玩妙均。
高尚凝玄寂,万物息自宾。
栖峙游方外,超世绝风尘。
翘想睎眇踪,矫步寻若人。
咏啸舍之去,荣丽何足珍。
濯志八解渊,辽朗豁冥神。
研几通微妙,遗觉忽忘身。
居士成有党,顾盻非畴亲。
借问守常徒,何以知反真
⑴ ○广弘明集三十、《诗纪》一百七并作庾僧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