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释昙密(共 15 首) 七绝 114 作品不分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昙密(一一二○~一一八八),号混源,俗姓卢,天台(今属浙江)人。年十二去家,师资福道荣。十六圆具,习台教,弃依大慧于径山。后历访名宿,无省发。之泉南教忠求决于晦庵。偶举香严击竹因缘,豁然契悟。即往梅阳,参见妙喜,历四载。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出住苕溪上方,次迁台城、紫箨、鸿福、万年。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诏居净慈。十五年示寂,年六十九。为南岳下十七世,教忠晦庵弥光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十五首。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昙密号混源。天台卢氏子也。生即英敏颖异匪凡。幼失荫天志怀高迈。初依邑之资福道荣研穷竺教。十六圆具足戒登大僧籍。大小律部莹无瑕疵。精习天台教观。而于顿渐偏圆性具理毒之旨如指诸掌。一日叹曰。教乘之妙无得而称。但未离于名言终非见性。不若更衣从别传之学。倘有隙见足快生平。闻大慧唱道径山。腰包礼谒。又访雪巢一此庵元诸公。皆无省发。于是从闽而之泉南。投教忠光和尚。俾职维那。闻忠举香严击竹因缘。豁然契悟呈偈。忠诘玄沙未彻之语。对酬无滞。始嘱曰。子此后方可见大慧也。于是受教辞往梅阳。服勤四载。慧尝登座焉。出世奉诏住持净慈大弘教忠之道。户外之履常满。示寂塔于本山之西北隅。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昙密,字混源,天台卢氏子也。生即英敏,颖异匪凡。幼失所天,志怀高迈。初依邑之资福道荣,研穷竺教。十六圆具,登大僧籍。大小律部,莹无瑕疵,精习天台教观,而于顿渐偏圆性具理毒之旨,如指诸掌。一日,叹曰:“教乘之妙无得而称,但未离于名言,终非见性,不若更衣从别传之学,倘有隙见,足快生平。”闻大慧唱道径山,顶笠谒之。又访雪巢一、此庵元诸公皆无省发,于是从闽而之泉南,投教忠光。因职维那,闻忠举香严击竹因缘,豁然契悟,呈偈,忠诘玄沙未彻之语,对酬无滞,始嘱曰:“子此后方可见大慧也。”于是受教辞往梅阳,服勤四载,慧尝命分座。出住净慈,大宏教忠之道,户外履常满。示寂,塔于寺西北隅。
七言绝句
数珠 南宋 · 释昙密
七言绝句
百八摩尼颗颗圆,辽天鼻孔一时穿。
恒河沙数佛菩萨,日日呼来跳一圈
⑴ 以上宋宗源《续古尊宿语要》卷五《混源密和尚语》

偈颂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拾得语寒山,丰干骑老虎。
报君知,莫莽卤。
从来保福四谩人,不似禾山解打鼓。

五祖个老翁,从来多指注。
不是不知归,忘却来时路
⑴ 举五祖和尚云:秋云秋水两依依,塞雁声声度翠微。多在洞庭青草岸,楚天空阔不知归。

连绵雨不晴,谷子多损失。
二麦未入泥,忧心常惕惕。
来岁不饥荒,未敢相委悉。
启告梵天帝释天玉皇大帝天,且放日头出。

春日晴,黄莺鸣,更听断崖流水声。
青山叠翠,款步作程,归来烟岛有谁争。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半夜虚空揣出骨。
十分描摸画难成,试问诸人是何物。
阿呵呵,咄咄咄。
拶倒门前大案山,抟风放出辽天鹘。

一身浪宕无拘捡,闹市门头恣意游。
汉地不收秦不管,不风流处也风流。
健则坐,困则休,信任从教雪满头。
寄语宣和政和元和佛陀,张僧伽李达磨,老聃孔丘,照顾沩山水牯牛。

岂弟张夫子,遗我径寸璧。
中有数个字,字字无人识。

菩提妙心作么发,日应万机元不差。
回首瞥然轻觑著,大千沙界是皇家
⑴ 举太宗皇帝尝梦神人报云:请陛下发菩提心。皇帝早朝,宣问左右街曰:菩提心作么生发。左右街无对。后来雪窦和尚道:实谓今古罕闻。

咄这花木瓜,苦涩无以加。
蓦然嚼得碎,清风生齿牙。
种性恶,不堪誇。
杨岐老驴三只脚,蹋人无数满天涯(大慧禅师忌日拈香。)

湖山叠乱青,湖水漾虚碧。
断岸蓼花红,疏林秋露滴。
良哉观世音,处处失弥勒。

塞北平沙阔,黄河衮底流。
征帆才及岸,蛮狄一时收。

汲水僧归林下寺,待船人立渡头沙。
澄江渺渺烟波窄,云静一天星斗斜。

颂古 南宋 · 释昙密
平地摝鱼虾,辽天射飞鹗。
跛脚老云门,千错与万错(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二○)

颂古 南宋 · 释昙密
崔颢曾题黄鹤楼,长沙拈起当风流。
大千国土俱家业,诸佛何曾有地头
⑴ 宋法应、元普会《颂古联珠通集》卷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