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當代鍾錦(共 175 首) 七絶 175 作品不分行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鍾錦,陝西西安人,1973年出生,2001年於西北政法學院獲哲學碩士學位,2005年於復旦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2006年於南開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2007年在復旦大學中文系完成博士后硏究。現任華東師範大學副教授。
長阿含經漫筆·序
壬辰之歲,鍾氏子錦從予皈依,願言學法。鍾子嗜欲殊淺,惟好讀書,家中聚至數萬卷,怡然其中,不慕世間榮利。又復土木形骸,不自修飾,每為人所輕。予主普陀講寺,鍾子時來講授,兼叩予問法。一日至齋堂,有居士疑其為二十年前之王播也,殷殷囑勸。聞者咸笑,而鍾子自若。予因知其自有天機在,顧俗子莫識也。 鍾子居予寺,講授之餘,多與刻經校讎之役。雖頗勤苦,而其樂自在,常欣欣然有喜色。間來予室問法,論議之際,移晷不覺。予因知鍾子所學甚博,而尤耽思辨之學,不廢吟詠之事。假之數年,於佛學必有所造。 今年鍾子復來,袖稿一卷,曰:“此余癸巳、甲午間讀《長阿含經》之漫筆也,請師序之。”予展其卷,凡百餘篇,每篇皆以七言絕為宗,刺取經文注其故實,更用四六短章釋其玄理。謂之曰:“子之所作,為體固佳,奈綺語何?”鍾子正色曰:“否。此非詩,四句之偈也。取其易為撮觀記誦,非為駘蕩性情也。”予笑曰:“向言戲之耳。雖然,子以學參佛法,不若以信參佛法。”鍾子唯唯而退。 予亦還內室,挑燈讀此卷。予求法僧伽羅境,專攻《阿含》,亦嘗研讀巴利文之《長部》,故於《長阿含經》頗有所會。然鍾子之漫筆,旁求泰西之學,博征吾國之史,可謂別具一副手眼。嘉其好學,恕其修淺,為之梓行傳世,且弁以序云。 甲午冬日沙門會閒序。
共175,分9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七言絶句
大本經 其一 當代 · 鍾錦
七言絶句
癡增壽減眾無多,說法如來鬢已皤。
慧命不甘成斷絕,轉為七佛救娑婆。
注:《長阿含經·大本經》:“復作是念:‘生死何從?何緣而有?’即以智慧觀察所由,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生從有起,有是生緣;有從取起,取是有緣;取從愛起,愛是取緣;愛從受起,受是愛緣;受從觸起,觸是受緣;觸從六入起,六入是觸緣;六入從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緣;名色從識起,識是名色緣;識從行起,行是識緣;行從癡起,癡是行緣。是為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此苦盛陰,緣生而有,是為苦集。” 《長阿含經·大本經》:“毘婆尸佛時,人壽八萬歲。尸棄佛時,人壽七萬歲。毘舍婆佛時,人壽六萬歲。拘樓孫佛時,人壽四萬歲。拘那含佛時,人壽三萬歲。迦葉佛時,人壽二萬歲。我今出世,人壽百歲,少出多減。” 《長阿含經·大本經》:“毘婆尸如來三會說法,初會弟子有十六萬八千人,二會弟子有十萬人,三會弟子有八萬人。尸棄如來亦三會說法,初會弟子有十萬人,二會弟子有八萬人,三會弟子有七萬人。毘舍婆如來二會說法,初會弟子有七萬人,次會弟子有六萬人。拘樓孫如來一會說法,弟子四萬人。拘那含如來一會說法,弟子三萬人。迦葉如來一會說法,弟子二萬人。我今一會說法,弟子千二百五十人。”
釋:本經七佛,豈云汗漫?世間五濁,是曰沉淪。混沌漸開,喪天真而罔顧;思營益啟,任機巧以盲行。去聖日遠,入惡彌深。雖如來等之無上,亦夫子知其不可!正覺不證,不從座起;眾生不渡,不由世出。雖七返又何辭,縱萬劫猶不已。

其二
七言絶句
是轉天輪轉法輪,世尊人主豈殊倫?
一從德位失相配,乃有無邊求福人。
注:《長阿含經·大本經》:“在家當為轉輪聖王;若其出家,當成正覺,十號具足。” 《長阿含經·大本經》:“真金千輻具,周匝金輞持,轉能飛遍行,故名為天輪。” 《長阿含經·大本經》:“王有如是子,二足人中尊,處世轉法輪,道成無懈怠。”
釋:何諸佛皆為王子,豈人師不出寒門?中具深思,世多淺察。過去劫中,踐其位者存其德;今來世上,握天輪者失法輪。世尊人主,本不應殊;聖德俗福,遂歧為二。世為貪癡,俗縈愈重;人因嗔慢,聖覺轉輕。故示以二足俱尊,滅其矯躁之心;十號獨備,拔爾沉淪之性。

其三
七言絶句
役諸物與及民胞,所以讓王由與巢。
悟到難除老病死,家身鬚髮一時拋。
注:《長阿含經·大本經》:“我即於此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所以然者?欲調伏心意,捨離塵垢,清淨自居,以求道術。”
釋:物本吾與,使之為用;民是同胞,役之作徒。名云技藝,謂曰聖賢。其實不離貪欲,自應見棄巢由。及吾無欲,豈見死生;待我無身,何關老病?所以方嚴駕御,已滅世情;才見沙門,即除鬚髮。

其四
七言絶句
見知如實本無偏,一念癡生十二緣。
從此彭殤齊不得,蘭亭禊帖漫流傳。
注:《長阿含經·大本經》:“爾時,菩薩逆順觀十二因緣,如實知,如實見已,即於座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窮達猶輕,死生實大。故可以暢觴詠而廢管弦,不能齊彭殤而一生死。不知一切本來平等,三千法爾自然。但為無明乍起,行識熾興,因緣流轉,苦集糾纏耳。

其五
七言絶句
昏篝暗圄錮囚徒,見慣昭昭白日無?
我有甚深微妙法,默然不欲語凡愚。
注:《長阿含經·大本經》:“我今已得此無上法,甚深微妙,難解難見,息滅、清淨,智者所知,非是凡愚所能及也。”又:“此法微妙,與世相反,眾生染欲,愚冥所覆,不能信解。梵王!我觀如此,是以默然不欲說法。”
釋:柏拉圖喻囚徒之蔽固,毗婆尸見眾生之染欲。東海西海,聖人理同;識心智心,愚夫道反。不可與言而言之,實懼失言;不可能為而為之,是謂敢為。

遊行經 其一 當代 · 鍾錦
七言絶句
七法能持國不亡,欲行私利又相妨。
便將迂遠嘲夫子,卻為淫驕吊始皇。
注:《長阿含經·遊行經》:“爾時,阿難在世尊後執扇扇佛,佛告阿難:‘汝聞跋祇國人數相集會,講議正事不?’答曰:‘聞之。’佛告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君臣和順,上下相敬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奉法曉忌,不違禮度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孝事父母,敬順師長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上,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恭於宗廟,致敬鬼神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上,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閨門真正潔淨無穢,至於戲笑,言不及邪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宗事沙門,敬持戒者,瞻視護養,未甞懈惓不?’答曰:‘聞之。’‘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時,大臣禹舍白佛言:‘彼國人民,若行一法,猶不可圖,況復具七?’”
釋:跋祇七法,行之實易;摩竭一貪,障此為難。為國者嫌其妨己,藉口迂遠;為道者持以為公,正言仁義。

其二
七言絶句
盜蹠橫行回屢空,便疑天道總非公。
先將持戒為功德,因果方期不昧中。
注:《長阿含經·遊行經》:“爾時,世尊告諸清信士曰:‘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謂為五?一者求財,所願不遂。二者設有所得,日當衰耗。三者在所至處,眾所不敬。四者醜名惡聲,流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當入地獄。’又告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謂為五?一者諸有所求,輙得如願。二者所有財產,增益無損。三者所往之處,眾人敬愛。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必生天上。’”
釋:盜蹠顏回,所遭果異;愚夫凡子,便昧因同。不知先有諸己,確然已責之天。己所不求,誰之敢怨?勸以持戒為功德,不假外求;慎因果如指視,常存內省。

其三
七言絶句
車馬喧闐服色奇,豈因容飾具威儀!
精勤自攝吾心住,行止云何不得宜?
注:《長阿含經·遊行經》:“爾時,世尊遙見五百隷車,車馬數萬,填道而來,告諸比丘:‘汝等欲知忉利諸天遊戲園觀,威儀容飾,與此無異。汝等比丘!當自攝心,具諸威儀。云何比丘自攝其心?於是比丘內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內外身觀,精勤不懈,捨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云何比丘具諸威儀?於是比丘可行知行,可止知止,左右顧視,屈伸俯仰,攝持衣鉢,食飲湯藥,不失宜則,善設方便,除去蔭蓋,行住坐臥,覺寤語默,攝心不亂,是謂比丘具諸威儀。’”
釋:世間置威儀於服色,於焉貴賤不齊;比丘攝正心于行止,得此聖俗立判。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區區富貴,擾擾浮雲。簞瓢之樂,彌增顏子聲聞;衣缽之粗,不減世尊儀度。

其四
七言絶句
所習原無壞本根,孰為淫女孰賢媛?
一時哀憫隨宜住,毗舍離城最勝園。
注:《長阿含經·遊行經》:“到毘舍離,坐一樹下。有一婬女,名菴婆婆梨。”又:“女手執金瓶,行澡水畢,前白佛言:‘此毘舍離城所有園觀,我園最勝,今以此園貢上如來,哀愍我故,願垂納受。’……佛愍彼故,即為受之。”又:“爾時,世尊知彼女意柔軟和悅,蔭蓋微薄,易可開化,如諸佛法,即為彼女說苦聖諦,苦集、苦滅、苦出要諦。……時,彼女從佛受五戒已,捨本所習,穢垢消除,即從座起,禮佛而去。”
釋:佛說梨女,阿難不言;子見南子,子路不悅。豈阿難賢于子路?抑我佛幸乎夫子?雖曰和光同塵,豈宜納履整冠。所以知其易化,已為智不可及;除其所習,尤是勇無可匹。

其五
七言絶句
阿難何事墮迷茫?虛負叮嚀語已長。
此劫豈應無感慨,爾時只道是尋常。
注:《長阿含經·遊行經》:“如來坐已,阿難敷一小座於佛前坐。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餘。阿難!佛四神足已多修行,專念不忘,在意所欲,如來可止一劫有餘,為世除冥,多所饒益,天人獲安。’爾時,阿難默然不對,如是再三,又亦默然。是時阿難為魔所蔽,曚曚不悟,佛三現相而不知請。”
釋:師方示疾,重付叮嚀之語;弟竟失時,輕隨曚聵之情。劫內因緣,豈云易遘;世間遭際,實謂難知。聖徒猶是,我輩何如?

其六
七言絶句
固知生死起無明,何忍如來滅度成?
莫謂鼓盆為大道,諸行空盡有鍾情。
注:《長阿含經·遊行經》:“諸比丘聞此語已,皆悉愕然,殞絕迷荒,自投於地,舉聲大呼曰:‘一何駛哉!佛取滅度。一何痛哉!世間眼滅。我等於此,已為長衰。’或有比丘悲泣躃踊,宛轉嗥咷,不能自勝,猶如斬蛇,宛轉迴遑,莫知所奉。佛告諸比丘曰:‘汝等且止,勿懷憂悲。天地人物,無生不終,欲使有為不變易者,無有是處。我亦先說恩愛無常,合會有離,身非己有,命不久存。’”
釋:世尊住世,慈愍眾生;比丘臨喪,哀痛人師。此固人身之難得,豈云大道之未知?蓋死生老病,是戀著之縛纏;苦集滅道,非忘情之太上。若以鼓盆為曠達,乃等道行如禽獸。

其七
七言絶句
行年八十敢安居,背上時時痛不除。
三月慈心誰解得,一生慧命又何如?
注:行年八十二句:《長阿含經·遊行經》:“吾已老矣,年且八十。”又:“吾患背痛。”又:“爾時,世尊於菴婆羅村,隨宜住已。佛告阿難:‘汝等皆嚴!當詣瞻婆村、揵茶村、婆梨婆村及詣負彌城。’” 三月:《長阿含經·遊行經》:“如來不久,是後三月當般泥洹。”
釋:行年八十,終壽三月,益自精勤,不憂疾苦。救世慈心,能解之人漸少;非凡慧命,曾傳之法猶存。不以世移俗易,便為道叛經離。瞻之在前,責焉在後。

其八
七言絶句
拘尸城外老瞿曇,時暑身疲久不堪。
梵志若知真供養,受行佛法一和南。
注:《長阿含經·遊行經》:“有一梵志從拘尸城趣波婆城,中路遙見世尊顏貌端正,諸根寂定,見已歡喜,善心自生,前至佛所,問訊訖,一面住,而白佛言:‘我所居村去此不遠,唯願瞿曇於彼止宿,清旦食已,然後趣城。’佛告梵志:‘且止!且止!汝今便為供養我已。’時,梵志慇懃三請,佛答如初。……阿難答曰:‘時既暑熱,彼村遠逈,世尊疲極,不足勞嬈。’”又:“佛語阿難:‘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養如來。’”
釋:雖能以七寶為供養,何若秉一法而受行?況又勞我佛身,嬈其僧眾。是以適時而止,彼報已存;進德無休,其功猶大。

其九
七言絶句
本生今世漫相關,走向末羅雙樹間。
六返輪王磨滅盡,已知足後不須還。
注:《長阿含經·遊行經》:“爾時,世尊入拘尸城,向本生處末羅雙樹間。……阿難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叉手而白佛言:‘莫於此鄙陋小城荒毀之土取滅度也。所以者何?更有大國——瞻婆大國、毗舍離國、王舍城、婆祇國、舍衛國、迦維羅衛國、波羅柰國,其土人民眾多,信樂佛法,佛滅度已,必能恭敬供養舍利。’佛言:‘止!止!勿造斯觀,無謂此土以為鄙陋。所以者何?昔者,此國有王名大善見,此城時名拘舍婆提,大王之都城,長四百八十里,廣二百八十里。”又:“佛告阿難:‘此有為法,無常變易,要歸磨滅,貪欲無厭,消散人命,戀著恩愛,無有知足。唯得聖智,諦見道者,爾乃知足。阿難!我自憶念,曾於此處六返,作轉輪聖王,終措骨於此。今我成無上正覺,復捨性命,措身於此,自今已後,生死永絕,無有方土,措吾身處,此最後邊,更不受有。’”
釋:輪王六返,拘舍之莊嚴可想;尊者一言,拘尸之荒毀可知。所謂有為世法,終歸磨滅;無上正覺,永絕死生。宣寓言以破執,莫見指而忘月。

其十
七言絶句
正覺偏由放逸昏,便圖萬物可常存。
四禪再起心全定,直入泥洹滅想門。
注:《長阿含經·遊行經》:“‘是故,比丘!無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萬物無常存者,此是如來末後所說。’於是,世尊即入初禪定,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四禪起,入空處定;從空處定起,入識處定;從識處定起,入不用定;從不用定起,入有想無想定;從有想無想定起,入滅想定。是時,阿難問阿那律:‘世尊已般涅槃耶?’阿那律言:‘未也,阿難!世尊今者在滅想定。我昔親從佛聞,從四禪起,乃般涅槃。’於時,世尊從滅想定起,入有想無想定;從有想無想定起,入不用定;從不用定起,入識處定;從識處定起,入空處定;從空處定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第三禪;從三禪起,入第二禪;從二禪起,入第一禪;從第一禪起,入第二禪;從二禪起,入第三禪;從三禪起,入第四禪;從四禪起,佛般涅槃。”
釋:惟無欲乃知常,方有逸即失正。稍存想用,即有貪癡。所以臨終演說,必戒放逸;欲往涅槃,須從禪定。慧由定起,定自戒生。

其十一
七言絶句
曾經熾焰不成灰,七國遙分舍利來。
還以遺形成廣益,任他分取遍塵埃。
注:《長阿含經·遊行經》:“香姓婆羅門曉眾人曰:‘諸賢!長夜受佛教誡,口誦法言,心服仁化,一切眾生常念欲安,寧可諍佛舍利共相殘害?如來遺形欲以廣益,舍利現在但當分取。’”又:“波婆國人、遮羅國、羅摩伽國、毘留提國、迦維羅衛國、毘舍離國、摩竭國阿闍世王等,得舍利分已,各歸其國,起塔供養。”
釋:嗟我法身,本來不朽;維彼蠻國,自爾為仇。來爭舍利,競嚴兵革,都忘法言,誰服仁化?如來以遺形為廣益,香姓為諸國而分取。未知仁者之心,可息君王之欲?

典尊經 其一 當代 · 鍾錦
七言絶句
欲不離時臭穢并,欲惟斷後梵天生。
忍言此世當須舍?嗔恚貪癡總未平。
注:《長阿含經·典尊經》:“時,梵童子以偈報曰:‘欺妄懷嫉妬,習慢增上慢,貪欲瞋恚癡,自恣藏於心。此世間臭穢,今說令汝知,此開世間門,墮惡不生天。’時,大典尊聞此偈已,復自念言:‘梵童子所說臭穢之義我今已解,但在家者無由得除,今我寧可捨世出家,剃除鬚髮,法服修道耶!’”
釋:人欲豈可以滅?無欲斯無此世。梵天何得而存?有天乃有其公。二者非矛與盾,眾生有貪共癡。遂使胞與不惟嗔恚,世間盡有妄欺。對治須偏,矯枉必過。所以舍世出家,示之貪欲非常;剃鬚除髮,恐以臭穢是染。

其二
七言絶句
士、君、梵志已雲屯,四十夫人從典尊。
盡有榮華誇俗世,何如道化見真源?
注:《長阿含經·典尊經》:“時,七國王、七大居士、七百梵志及四十夫人,如是展轉,有八萬四千人同時出家,從大典尊。時,大典尊與諸大眾遊行諸國,廣弘道化,多所饒益。”
釋:典尊勢力,豈不移人?俗世榮華,終難系我。雖身之於欲,不當論以有無;而義之於利,仍可辨為先後。

闍尼沙經 其一 當代 · 鍾錦
七言絶句
梵音正直亦清和,如爾繁弦急管何?
只為人心平不得,雅聲亂盡鄭聲多。
注:《長阿含經·闍尼沙經》:“其有音聲,五種清淨,乃名梵聲。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徹,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周遍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
釋:聲音之道,通於天性;雅鄭之分,實在人心。惟失其平,五音令耳為聾;方存其正,一發循周俱遍。

其二
七言絶句
四念處觀除世貪,四神足習復何耽?
具成七定開三徑,忉利天中正法參。
注:《長阿含經·闍尼沙經》:“如來、至真善能分別說四念處。何謂為四?一者內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外身觀,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精勤不懈,專念不忘,除世貪憂。內身觀已,生他身智;內觀受已,生他受智;內觀意已,生他意智;內觀法已,生他法智。是為如來善能分別說四念處。……如來善能分別說七定具。何等為七?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是為如來善能分別說七定具。……如來善能分別說四神足,何等謂四?一者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二者精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三者意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四者思惟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是為如來善能分別說四神足。”又:“如來。至真自以己力開三徑路,自致正覺。何謂為三?或有眾生親近貪欲,習不善行,彼人於後近善知識,得聞法言,法法成就,於是離欲捨不善行,得歡喜心,恬然快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如人捨於麤食,食百味飯,食已充足,復求勝者。行者如是,離不善法,得歡喜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是為如來自以己力開初徑路,成最正覺。又有眾生多於瞋恚,不捨身、口、意惡業,其人於後遇善知識,得聞法言,法法成就,離身惡行、口、意惡行,生歡喜心,恬然快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如人捨於麤食,食百味飯,食已充足,復求勝者。行者如是,離不善法,得歡喜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是為如來開第二徑路。又有眾生愚冥無智,不識善惡,不能如實知苦、習、盡、道,其人於後遇善知識,得聞法言,法法成就,識善不善,能如實知苦、習、盡、道,捨不善行,生歡喜心,恬然快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如人捨於麤食,食百味飯,食已充足,復求勝者。行者如是,離不善法,得歡喜樂,又於樂中,復生大喜,是為如來開第三徑路。”又:“時,梵童子於忉利天上說此正法,毗沙門天王復為眷屬說此正法,闍尼沙神復於佛前說是正法,世尊復為阿難說此正法,阿難復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說是正法。”
釋:忉利天上,正法流傳;闍尼沙經,親身演說。四念處專,四神足定,七定具成,三徑路開。深知聖道四諦,同證如來三印。


共175,分9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