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古风
末山。军器寺奴也。家于忠州之远村。事亲孝。父病。药饵饘粥。必先尝。及死。哀毁几不苏。葬祭不烦诸兄。自办尽礼。仍庐墓终三年。其母亦不安于诸子。而必于孝子安之。孝子诚养无违志。以是乡里皆称孝子而不名焉。故参判权叔强。余平生友也。其先山。与孝子居近。参判守庐时。知孝子事甚详。作传以美之。他日又白上。上嘉之。特命蠲其身役。孝子之行。得参判。始著明于世。而至有圣代褒奖之典。何其异也。今年冬。余自岭南。承召赴朝。孝子迎谒于阴城客馆。余之不见孝子已六年。而参判之亡。又五年矣。怆然有感。书此以赠之。
昔因侍郎知孝子,今逢孝子忆侍郎。
侍郎一去已五年,湖水茫茫湖月凉。
孝子之行卓复卓,谁向丹墀更阐扬。
忽忽旅灯相对夜,不堪寒雨滴回塘。

霪霪十日雨,寂寂长安邸。
邂逅忽见君,君是梅溪弟。
梅溪有文章,谩赋巫州荠。
世人争下石,谁为讼天陛。
闻鸡起理装,君行正迢递。
长歌佐别酒,汉水流瀰瀰。

子厚柳州殁,千载有馀哀。
平生曹大虚,六年泣瘴煤。
岭海竟死人,令威几时回。
零落七步诗,芜绝葵花台。
名声古所忌,嗣续鬼何猜。
我言不敢长,我泪空沾腮
⑴ 六。一作几。几时。一作去不。我泪空沾腮。一作云日正颓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