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16,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五言律诗(续上)
癸巳岁 其五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五言律诗
黄鸟嗟流落,狂歌野水西。
他人将谓父,居士近无妻。
香橘青犹嫩,柔桑绿已齐。
瞻言周道远,何处一枝栖。

其六
五言律诗
巷深日已夕,林浅月初升。
学圃仆勤课,依山人懒登。
野藤穿旧架,河水濯新菱。
感念新亡友,凄其不自胜。

其七
五言律诗
绿鬓搔仍短,青天望倍长。
谁言江月影,犹自隔河梁。
辗转不成寐,肝肠徒自伤。
邻家问龟卜,芳讯见秋霜。

其八
五言律诗
孤寂养天和,皮冠竹叶蓑。
拨弦知性急,观水悟情多。
不愿闻时政,惟应唱好歌。
无端又生事,流盻过长河。

没田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五言律诗
草莽惭无罪,书田亦没官。
为言作王圃,不杀已仁宽。
身贱寡尤易,家贫免累难。
不知将八口,长铗向谁弹(以上《耳鸣集》卷六)

七言律诗
拟呈雷峰天和尚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七言律诗
乌鹊已飞江口暮,灵潮又长海门东。
暌违至教青莲上,持诵清言白雪中。
离火不温三宝地,艮山常静六时风。
良宵何处非明月,独恨梅花不与同。

寄怀澹归大师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七言律诗
怀师杖屦因心切,想到寒梅彻骨清。
道德渐高僧谱腊,文章时满世间名。
当门日午藏山影,隔水风来显鹤声。
几欲访寻寻复止,静中多恐费逢迎。

送李维生寄陈活残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七言律诗
参差杨柳海傍边,矮屋门开地势偏。
相去路程无百里,不通书信有三年。
燕归旧垒惊初定,鹤匝高林惯不迁。
今日送君倍怀想,江城愁绪幸声传。

峡中吟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七言律诗
苍烟晴色此溪朝,两岸寒声石气骄。
猿领群儿偷腊果,鹤栖孤影候春潮。
可无佳句酬灵地,况有梅花在隔桥。
谁谓岭南兵火后,此中有叶未全凋。

屋角黄莺竟日啼,竹枝高处柳枝低。
风流大雅还开社,山泽遗民亦寄题。
草色绿深春已暮,梨花白尽叶初齐。
城西古寺无多路,惆怅东风惜马蹄。

寄袁特丘总宪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七言律诗
香台鸟语隔高岑,二月桃花风满林。
古寺疏钟居士法,夕阳流水老臣心。
异乡久住通蛮语,饮酒移时爱楚吟。
惆怅五更清漏永,谏书犹自梦中深。

生日答诸亲友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七言律诗
寻常动止皆春事,灵鹊啾啾不用占。
矮屋燕归曾宿处,高天日出正当帘。
姓名于世缘俱减,岁月劳人祝更添。
为报山中松桂好,几时相访过茅檐。

送春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七言律诗
昔年送春亦寻常,今年送春意自伤。
杨柳叶生晴处少,蔷薇花在雨中香。
东郊酒尽难教住,南浦情深不忍忘。
为嘱隔年好风景,早将梅信报林塘。

小除泊舟峡口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七言律诗
万山峡口且停桡,行客归心路转遥。
黑海暗风鸣石角,五更斜月照山腰。
残年历数无多日,旅邸诗成记此宵。
更莫推篷望乡井,微霜上鬓不能消。

丙申长至重游端水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七言律诗
山川形胜称灵地,父老能言出圣人。
赤鲤钓来犹尚火,寒梅摘去不知春。
微阳天气初生子,太岁星躔又纪申。
日暮高歌岩顶上,鲁戈何自挽红轮。

春寒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七言律诗
寒较春寒寒更寒,湿云覆地迥难乾。
身添布衲多为累,手检文章寡所欢。
严酒不将风力减,好花皆向雨声残。
无端暗把青春过,为想朝阳照药栏。

赠祖印上人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七言律诗
茅庵城外附西偏,稍远人家好习禅。
不敢遨游惟母在,绝灵方术得师传。
胸中俗事皆无著,遇处文人便有缘。
寻访十朝才一见,近来多过隔江船。

客中寄内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七言律诗
客逢风雨衣裳薄,望转乡园道路遥。
梦见仪容来昨夜,修将书信寄今朝。
应知晓日开明镜,若忆行人在此桥。
不及巢中双燕子,怯寒抬眼把人瞧。

送俞掌天还浙次刘语石韵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七言律诗
谁忍佳吟此日诗,客亭西畔草离离。
与君欢聚无多日,良友难为遽别时。
拟到山川留后会,约归鸿雁恐愆期。
武林烟月罗浮梦,白白分为两地思。

喜见欧阳三一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七言律诗
屈指违君已十年,十年魂梦在君前。
今朝聚首犹疑梦,积想逢人似遇仙。
乱世幸生惟有醉,旧游多死不须怜。
笑看老大殊堪慰,七十须眉白未全。


共416,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