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72,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四言诗(续上)
吾少也贱,信而好古。
游宦边城,江山劳苦。
岁聿云徂,小人怀土。
归欤归欤,自卫反鲁。

乐府曲辞
有所思 初唐 · 杨炯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
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
不掩嚬红楼,无论(一作能)数绿钱。
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梅花落 初唐 · 杨炯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战城南 初唐 ·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一作幢)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辞赋
浑天赋(679年6月) 初唐 · 杨炯
显庆五年。炯时年十一。待制宏文馆。上元三年。始以应制举补校书郎。朝夕灵台之下。备见铜浑之象。寻返初服。卧病丘园。二十年而一徙官。斯亦拙之效也。代之言天体者。未知浑盖孰是。代之言天命者。以为祸福由人。故作浑天赋以辩之。其辞曰。
客有为宣夜之学者。
喟然而言曰。
旁望万里之横山。
而皆青翠。
俯察千仞之深谷。
而皆黝黑。
苍苍在上。
非其正色。
远而望之。
无所至极。
日月载于元气。
所以或中而或昃。
星辰浮于太空。
所以有行而有息。
故知天常安而不动。
地极深而不测。
可以为观象之准绳。
可以作谈天之楷式。
有称周髀之术者。
冁然而笑曰。
阳动而阴静。
天回而地游。
天如倚盖。
地若浮舟。
出于卯入于酉而生昼夜。
交于奎合于角而有春秋。
天则西北既倾。
而三光北转。
地则东南不足。
而万水东流。
比于圆首。
前临胸者。
后不能覆背。
方于执炬。
南称明者。
北可以言幽。
此天与而不取。
恶遑遑而更求。
太史公有睟其容。
乃盱衡而告曰。
楚既失之。
齐亦未为得也。
言宣夜者。
星辰不可以阔狭有常。
言盖天者。
漏刻不可以春秋各半。
周三径一
远近乖于辰极。
东井南箕。
曲直殊于河汉。
明入于地。
葛稚川所以有辞。
日应于天。
桓君山由其发难。
假苏秦之不死。
既莫知其为说。
傥隶首之重生。
亦不能成其算也。
二客尝亦知浑天之事与。
请为左右扬搉而陈之。
原夫杳杳冥冥。
天地之精。
混混沌沌。
阴阳之本。
何太虚之无碍。
俾造化之多端。
南溟玉室之宫。
爰皇是宅。
西极金台之镇。
上帝攸安。
地则方如棋局。
天则圆如弹丸。
天之运也。
一北而物生。
一南而物死。
地之平也。
景短而多暑。
景长而多寒。
太阴当日之冲也。
成其薄蚀。
众星傅月之光也。
因其波澜。
乾坤阖辟
天地成矣。
动静有常。
阴阳行矣。
方以类聚。
物以偫分。
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变化见矣。
部之以三门。
张之以八纪。
其周天也。
三百六十五度。
其去地也。
九万一千馀里。
日居而月诸。
天行而地止。
载之以气。
浮之以水。
生之育之。
长之畜之。
亭之毒之。
盖之覆之。
天聪明也。
圣人得之。
天垂象也。
圣人则之。
其道也。
不言而信。
其神也。
不怒而威。
验之以衡轴。
考之以枢机。
三十五官为偫生之系命。
一十二次当下土之封畿。
中衡外衡。
每不召而自至。
黄道赤道。
亦殊涂而同归。
表里见伏。
圣人于是乎发挥。
分至启闭。
圣人于是乎范围。
可以穷理而尽性。
可以极深而研几。
天有北斗。
杓携龙角。
魁枕参首。
天有北辰。
众星环拱。
天帝威神。
尊之以耀魄。
配之以勾陈。
有四辅之上相。
有三公之近臣。
华盖岩岩。
俯临于帝座。
离宫奕奕。
旁绝于天津。
列长垣之百堵。
启阊阖之重闉。
文昌拜于大将。
大理囚于贵人。
泰阶平而君臣穆。
招摇指而天下春。
东宫则析木之津。
寿星之野。
箕为傲客。
房为驷马。
天王对于摄提。
皇极临于宦者。
左角右角。
两曜之所巡行。
阴间阳间。
五星之所次舍。
后宫掌于燕息。
太子承于冢社。
宗人宗正。
内外惇叙于邦家。
市楼韨垣。
货殖毕陈于天下。
北宫则灵龟潜匿。
螣蛇伏藏。
瓠瓜宛然而独处。
织女终朝而七襄。
登渐台而顾步。
御辇道而徜徉。
闻雷霆之隐隐。
听枹鼓之硠硠。
南斗主爵禄。
东壁主文章。
须女主布帛。
牵牛主关梁。
羽林之军所以除暴乱。
垒壁之阵所以备非常。
西宫则天潢咸池。
五车三柱。
奎为封豕。
参为白虎
胃为天仓
娄为众聚。
旄头之北。
宰制其边陲。
天毕之阴。
蓄泄其云雨。
大陵积尸之肃杀。
参旗九斿之部伍。
樵苏之地。
出入于园苑。
万亿之赀。
填积于仓庾。
南宫则黄龙赋象。
朱鸟成形。
五帝之座。
三光之庭。
伤成于钺。
诛成于锧。
福成于井。
德成于衡。
执法者。
廷尉之曹。
大夫之象。
少微者。
储君之位。
处士之星。
天弧直而狼顾。
军韨晓而鸡鸣。
三川之交。
鹑火通其耀。
七泽之国。
翼轸宇其精。
南河北河。
象阙于是乎增峻。
左辖右辖。
边荒于是乎自宁。
乃有金之散气。
水之精液。
法渭水之横桥。
像昆池之刻石。
岁时占其水旱。
沧溟应其潮汐。
织女之室。
汉家之使可寻。
饮牛之津。
海上之人易觌。
日也者。
众阳之长。
人君之尊。
天鸡晓唱。
灵乌昼踆。
扶桑临于大海。
若木照于昆崙。
太平太蒙。
所以司其出入。
南至北至。
所以节其寒温。
龙山衔烛。
不能议其光景。
夸父弃策。
无以方其骏奔。
月也者。
偫阴之纪。
上天之使。
异姓之王。
后之事。
方诸对而明水洽。
重晕匝而边风驶。
裁盈蚌蛤。
则虏骑先侵。
适斗麒麟。
则暗虎潜值
五星者。
木为重华。
火为荧惑。
镇居戊巳。
斯为土德。
太白土西。
辰星主北。
俯察人事。
仰观天则。
比参右肩之黄。
如奎大星之黑。
五材所以致用。
七政于焉不忒。
同舍而有四方。
分天而利中国。
赤角犯我城。
黄角地之争。
五星同色。
天下偃兵。
趋前舍为盈。
退后舍为缩。
盈则侯王不宁。
缩则军旅不复。
或向而或背。
或迟而或速。
金火犯之而甚忧。
岁镇居之而有福。
观众星之部署。
历七耀而驱驰。
定天下之文。
所以通其变。
见天下之赜。
所以象其宜。
然后播之以风雨。
威之以霜霰。
或吐雾而蒸云。
或击雷而鞭电。
一旬而太平感。
肤寸而天下遍。
白日为之昼昏。
恒星为之不见。
尔乃重明合璧。
五纬连珠。
青气夜朗。
黄云昼扶。
握天镜。
授河图。
若曰赐之以福。
此明王圣帝之休符。
至如怪云祅氛。
冬雷夏雪。
日晕长虹。
星流伏鳖。
阴有馀而地动。
阳不足而天裂。
若曰惧之以灾。
此昏主乱君之妖孽。
昔者颛顼之命重黎。
司天而司地。
陶唐之分仲叔。
宅西而宅东。
其后宋有子韦。
郑有裨灶。
魏有石氏。
齐有甘公。
唐都之推星。
王朔之候气。
周文之视日。
吴范之占风。
有以见天地之情状。
识阴阳之变通。
诗云谓天盖高。
语云惟天为大。
至高而无上。
至大而无外。
四时行焉。
万物生焉。
偫神莫尊于上帝。
法象莫大于皇天。
灵心不测。
神理难诠。
日何为兮右转。
天何为兮左旋。
盘古何神兮立天地。
巨灵何圣兮造山川。
螟何细兮师旷清耳而不闻。
离娄拭目而无见。
鹏何壮兮搏扶摇而翔九万。
运海水而击三千。
龟与蛇兮异其短长之质。
椿与菌兮殊其大小之年。
钟何鸣兮应霜气。
剑何伏兮动星躔。
列子何方兮御风而有待。
师门何术兮验火而登仙。
鲁阳挥戈兮转于西日。
陶侃折翼兮登乎上元。
女何冤兮化精卫。
帝何耻兮为杜鹃。
争疆理者有零陵之石。
闻弦歌者有盖山之泉。
若怪神之不语。
夫何述于此篇。
以天乙之武也。
焦土而烂石
以唐尧之德也。
襄陵而怀山。
以颜回之仁也。
贫居于陋巷。
以孔子之圣也。
情希乎执鞭。
冯唐入于郎署也。
两君而未识。
扬雄在于天禄也。
三代而不迁。
桓谭思周于图谶也。
忽焉不乐。
张衡术穷于天地也。
退而归田。
我无为而人自化。
吾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浮沤赋 初唐 · 杨炯
在霖霪之可玩。惟浮沤而已矣。
况曲涧兮增波。复坳塘兮涨水。
霤滴沥兮行注。阶潺湲而浪起。
寸步百川。咫尺千里。
于是乍明乍灭。时行时止。
排雨足而分规。擘波心而对峙。
轻盈徘徊。容与庭隈。
状若初莲出浦。映清波而未开。
又似繁星落曙。耿斜汉而将回。
合散消息。安有常则。
倏来忽往。不可为象。
雨密稠生。风牵乱上。
若乃空濛采褰。浩汗浮天。
流平旧沼。派溢新泉。
分容对出。吐映均鲜。
触流萍而欲散。碍浮芥而还连。
光凌虚而半动。影倒水而分圆。
始参差而别趣。终宛转以同沿。
历乱踟蹰。漂沸萦纡。
细而察之。若美人临镜开宝靥
大而望也。若冯夷剖蚌列明珠。
逐风波而澹荡。乃变化而须臾。
迹均显晦。妙合虚无。
同至人之体道。亦随时而不拘。
夫其得坁则止。乘风则逝。
处上下而无穷。任推移而不系。
似君子之从容。常卷舒而不滞。
故其在阳则隐。在阴则出。
泄泄悠悠。匪徐匪疾。
因自然以见体。托行潦以凝质。
类达人之修身。故不欺于暗室。
荡薄畎浍。鼓舞洲渚。
其生兮若浮。其居兮若旅。
云消雨霁。寂无处所。
惟斯物之靡依。独含情而应机。
暂假有而示洁。终沦空而匿辉。
苟无心以自累。夫何适而有违。

卧读书架赋(667年) 初唐 · 杨炯
儒有传经在乎致远。
力学在乎请益。
士安号于书淫。
元凯称于传癖。
高眠孰可。
讵贻边子之嘲。
甘寝则那。
宁耻宰予之责。
伊国工而尝巧。
度山林以为格。
既有奉于诗书。
故无违于枕席。
朴斲初成。
因夫美名。
两足山立。
双钩月生。
从绳运斤
义且得于方正。
量枘制凿。
术乃取于纵横。
功因期于学殖。
业可究于经明。
不劳于手。
无费于目。
开卷则气杂香芸。
挂编则色联翠竹。
风清夜浅。
每待蘧蘧之觉。
日永春深。
常偶便便之腹。
股因兹而罢刺。
膺由是而无伏。
庶思覃于下帏。
岂遽留而更读。
其利何如。
其乐只且。
巾遂挂于帘幌。
履谁曳于阶除。
每偶草元之字。
不亲非圣之书。
比角枕而嗟若。
匹瑶琴而病诸。
尔其临窗有风。
闭户多雪。
自得陶潜之兴。
仍秉袁安之节。
既幽独而多閒。
遂凭兹而遍阅。
读易则期于索隐。
习礼则防于志悦。
倘叔夜之神交。
固周公之梦绝。
其始也一木所为。
其用也万卷可披。
墨沼之前。
江帆之乍至。
书林之下。
若云翼之新垂。
动静随于语默。
出处任于挽推。
必欲事于所事。
实斯焉而取斯。
因谓之曰。
尔有卷兮尔有舒。
为道可以集虚。
尔有方兮尔有直。
为行可以立德。
济笔海兮尔为舟航。
骋文囿兮尔为羽翼。
故吾不知夫不可。
聊逍遥以宴息。

盂兰盆赋(692年7月) 初唐 · 杨炯
粤大周如意元年秋七月。
圣神皇帝御洛城南门。
会十方贤众。
盖天子之孝也。
浑元告秋。
羲和奏晓。
太阴望兮圆魄皎。
阊阖开兮凉风袅。
四海澄兮百川皛。
阴阳肃兮天地窅。
扫离宫。
清重閤。
设皇邸。
张翠幕。
鸾飞凤翔。
睒晹倏烁
云舒霞布。
翕赫曶霍。
陈法供。
饰盂兰。
壮神功之妙物。
何造化之多端。
青莲吐而非夏。
赪果摇而不寒。
铜铁银锡。
璆琳琅玕。
映以甘泉之玉树。
冠以承露之金盘。
宪章三极。
仪形万类。
上寥廓兮法天。
下安贞兮象地。
殚怪力。
穷神异。
少君王子。
掣曳兮若来。
玉女瑶姬。
翩跹兮必至。
鸣鹔鹴与鸑鷟。
舞鹍鸡与翡翠。
毒龙拿兮赫然。
狂象奔兮沈醉。
怖魍魉。
潜魑魅。
离娄明目。
不足见其精微。
匠石洗心。
不足徵其奥秘。
缤缤纷纷。
氤氤氲氲。
五色成文若荣光。
休气发彩于重云。
茜茜粲粲。
焕焕烂烂。
三光壮观若合璧。
连珠耿耀于长汉。
夫其远也。
天台杰起。
绕之以赤霞。
夫其近也。
削成孤峙。
覆之以莲花。
晃兮瑶台之帝室。
赩兮金阙之仙家。
其高也。
上诸天于大梵。
其广也。
遍法界于恒沙。
上可以荐元符于七庙。
下可以纳偫动于三车者也。
于是乎腾声名。
列部伍。
前朱雀。
后元武。
左苍龙。
右白虎。
环卫匝。
羽林周。
雷鼓八面。
龙旂九斿。
星戈耀日。
霜戟含秋。
三公以位。
百寮乃入。
鸣佩锵锵。
高冠岌岌。
规矩中。
威容翕。
族谈
无错立。
若乃山中禅定。
树下经行。
菩萨之权现。
如来之化生
莫不汪洋在列。
欢喜充庭。
天人俨而同会。
龙象寂而无声。
圣神皇帝乃冠通天。
佩玉玺冕旒垂目。
紞纩塞耳。
前后正臣。
左右直史。
身为法度。
声为宫徵。
穆穆然南面以观矣。
八枝初会。
四影高悬。
上妙之座。
取于灯王之国。
大悲之饭。
出于香积之天。
随蓝宝味。
舍卫金钱。
面为山兮酪为沼。
花作雨兮香作烟。
明因不测。
大福无边。
九韶
撞六律。
歌千人。
八佾
孤竹之管。
云和之瑟。
麒麟在郊。
凤凰蔽日。
天神下降。
地祇咸出。
于是乎上公列卿。
大夫学士。
再拜稽首而言曰。
圣人之德。
无以加于孝乎。
散元气。
运洪炉。
断鳌足。
受龙图。
定天宝。
建皇都。
至如立宗庙。
平圭臬。
绣栭文楣。
山楶藻棁。
昭穆叙。
樽罍设。
以觐严祖之耿光。
以扬先皇之大烈。
孝之始也。
考辰耀。
制明堂。
广四脩一。
上圆下方。
布时令。
合烝尝。
配天而祀文考。
配地而祀高皇。
孝之中也。
宣大乘。
昭偫圣。
光祖考。
登灵庆。
发深心。
展诚敬。
刑于四海。
加于百姓。
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显亲。
中于礼神。
终于法轮。
武尽美矣。
周命惟新。
圣神皇帝于是乎唯寂唯静。
无营无欲。
寿命如天。
德音如玉。
任贤相。
惇风俗。
远佞人。
措刑狱。
省游宴。
披图箓。
捐珠玑。
宝菽粟。
罢官之无事。
恤人之不足。
鼓天地之化淳。
作皇王之轨躅。
太阳夕。
乘舆归。
下端闱。
入紫微。

幽兰赋 初唐 · 杨炯
惟幽兰之芳草。禀天地之纯精。
抱青紫之奇色。挺龙虎之嘉名。
不起林而独秀。必固本而丛生。
尔乃丰茸十步。绵连九畹。
茎受露而将低。香从风而自远。
当此之时。丛兰正滋。
美庭闱之孝子。循南陔而采之。
楚襄王兰台之宫。零落无丛。
汉武帝猗兰之殿。荒凉几变。
闻昔日之芳菲。恨今人之不见。
至若桃花水上。佩兰若而续魂
竹箭山阴。坐兰亭而开宴。
江南则兰泽为洲。东海则兰陵为县。
隰有兰兮兰有枝。赠远别兮交新知。
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及夫东山月出。西轩日晚。
授燕女于春闱。降陈王于秋坂。
乃有送客金谷。林塘坐曛。
鹤琴未罢。龙剑将分。
兰缸熠耀。兰麝氛氲。
舞袖回雪。歌声遏云。
度清夜之未艾。酌兰英以奉君。
若夫灵均放逐。离偫散侣。
乱鄢郢之南都。下潇湘之北渚。
步迟迟而适越。心郁郁而怀楚。
徒眷恋于君王。敛精神于帝女。
汀洲兮极目。芳菲兮袭予。
思公子兮不言。结芳兰兮延伫。
借如君章有德。通神感灵。
县车旧馆。请老山庭。
白露下而警鹤。秋风高而乱萤。
循阶除而下望。见秋兰之青青。
重曰。若有人兮山之阿。
纫秋兰兮岁月多。思握之兮犹未得。
空佩之兮欲如何。乃抽琴操为幽兰之歌。
歌曰。幽兰生矣。
于彼朝阳。含雨露之津润。
吸日月之休光。美人愁思兮采芙蓉于南浦。
公子忘忧兮树萱草于北堂。虽处幽林与穷谷。
不以无人而不芳。赵元淑闻而叹曰。
昔闻兰叶据龙图。复道兰林引凤雏。
鸿归燕去紫茎歇。露往霜来绿叶枯。
悲秋风之一败。与蒿草而为刍。

青苔赋(681年7月) 初唐 · 杨炯
粤若稽古圣皇。重晖日光。
开博望之苑。辟思贤之堂。
华馆三袭。雕轩四下。
地则经省而书坊。人则后车而先马。
相彼草木兮。或有足言者。
吁嗟青苔。今可得而闻也。
借如灵山偃蹇。巨壁崔嵬。
画千峰而锦照。图万壑而霞开。
王孙逝兮山之隈。披薜荔兮践莓苔。
怅容与兮徘徊。一去千年兮时不复来。
至若圆潭写镜。方流聚玉。
苔何水而不清。水何苔而不绿。
渔父游兮汉川曲。歌沧浪兮濯吾足。
桂舟横兮兰枻触。浦溆邅回兮心断续。
别有崇台广厦。粉壁椒涂。
梁木兰兮椽玳瑁。草离合兮树珊瑚。
白露下。苍苔芜。
瑶砌。涩琼铺
有美人兮向隅。应闭门兮踟蹰。
心震荡兮意不愉。颜如玉兮泪如珠。
请循其本也。见商羊兮鼓舞。
召风伯兮电赴。占顾兔兮离毕星。
雷阗阗兮雨冥冥。浩兮荡兮见潢污之满庭。
倏兮忽兮视苔藓之青青。尔其为状也。
羃历绵密。浸淫布濩。
斑驳兮长廊。夤缘兮古树。
肃兮若远山之松柏。汎兮若平郊之烟雾。
春淡荡兮景物华。承芳卉兮藉落花。
岁峥嵘兮日云暮。迫寒霜兮犯危露。
触类而长。其生也蕃。
莫不文阶兮镂瓦。碧地兮青垣。
别生分类。西京南越。
则乌韭兮绿钱。金苔石发
苔之为物也贱。苔之为德也深。
夫其为让也。每违燥而居湿。
其为谦也。常背阳而即阴。
重扃秘宇兮不以为显。幽山穷水兮不以为沈。
有达人卷舒之意。君子行藏之心。
唯天地之大德。匪予情之所任。

庭菊赋(682年) 初唐 · 杨炯
庭菊。美贞芳也。天子幸于东都。皇储监守于武德之殿。以门下内省为左春坊。今庶子裴公所居。即黄门侍郎之厅事也。其庭有菊焉。中令薛公。昔拜琐闼。此焉游处。今兼左庶子。止于东厅。甍宇连接。洞门相向。每罢朝之后。未尝不游于斯。咏于斯。览丛菊于斯。叹其君子之德。命学士为之赋。是日也。薛凯以亲贤为洗马。田岩以幽贞为学士。高元思张师德以至孝托后车。颜强学沈尊行以博闻兼侍读。周琮李宪王祖英曹叔文以儒术进。崔融徐彦伯刘知几石抱忠以文章显。德行则许子丰。耆旧则权无二。骆演则诂训之前识。张相则老庄之后兴。并承高命。咸穷体物。小子托于吹竽之末。敢阙其词哉。遂作赋云。
日之贞矣。
于彼重阳。
菊之荣矣。
于彼华坊。
含天地之精气。
吸日月之淳光。
云布雾合。
箕舒翼张。
郁兮蔓衍。
郁兮芬芳。
珉枝金萼。
翠叶红芒。
其在夕也。
言庭燎之皙皙。
其向晨也。
谓明星之煌煌。
尔其万里年华。
九州春色。
花的皪兮如锦。
草连绵兮似织。
当此时也。
和其光。
同其尘。
应春光而早植。
及夫秋星下照。
金气上腾。
风萧萧兮瑟瑟。
霜刺刺兮棱棱。
当此时也。
弱其志。
强其骨。
独岁寒而晚登
雨还风去。
天长地久。
纯黄象于后土。
故采桑而菊衣。
轻体御于神仙。
故登山而菊酒。
文宾采之而羽化。
康公服之而不朽。
东极于是长生。
南阳以之眉寿。
胡太尉之允诚。
光辅汉庭。
万几理。
三阶平。
及暮年华发垂肩。
秋菊落英。
蠲邪涤瘵。
于焉永贞。
钟太傅之家声。
彝伦魏室。
道合盐梅。
功成辅弼。
降文星之命。
彭祖之术。
保性和神。
此焉终吉。
君章请老。
岁久悬车。
秋风生兮北园夕。
白露湿兮前阶虚。
伫閒庭之旷邈。
对凉菊之扶疏。
人生行乐。
孰知其馀。
渊明解印。
退归田野。
山郁律兮万里。
天苍莽兮四下。
凭南轩以长啸。
出东篱而盈把。
归去来兮何为者。
若此窈窕重闱。
亘青琐兮接黄扉。
深沈大壮。
通肃成兮连博望。
乃有乡贵族。
薛县名家。
共汾河之鼎气
同庶子之春华。
朝游夕处。
徘徊顾慕。
叹摇落于三秋。
委贞芳于十步。
伊纤茎之菲薄。
荷君子之恩遇。
不羡池水之芙蓉。
愿比瑶山之桂树。
岁如何其岁已秋。
丛菊芳兮庭之幽。
君子至止。
怅容与而淹留。
岁如何其岁将逝。
丛菊芳兮庭之际。
君子至止。
聊从容以卒岁。

老人星赋(689年) 初唐 · 杨炯
赫赫宗周。皇天降休。
丽哉神圣。皇天降命。
开纲布网。发号施令。
河出图兮五云集。天垂象兮三光映。
南极之庭。老人之星。
煜煜爚爚。煌煌荧荧。
秋分之旦见乎丙。春分之夕入乎丁。
配神山之呼万岁。符德水之兆千龄。
晃如金粟。粲若银烛。
比秋草之一萤。状荆山之片玉。
浑浑熊熊。悬紫贝于河宫。
奕奕炜炜。曜明珠于汉水。
其光也如丹。其大也如李。
稽元命之攸述。按星经之所纪。
见则化平主昌。明则天下多士。
经始灵台。嵯峨崔嵬。
星则唐都讲艺。气则王朔呈材。
昼观云物。夜察昭回。
睹南郊之炳耀。欣北极之康哉。
三公辅弼。庶官文武。
献仙寿兮祝尧。奏昌言兮拜禹。
瞻太霄而踊跃。伏前庭而俯偻。
万人于是和歌。百兽于焉率舞。
穆穆神皇。受天之祥。
邈矣台州之北。窅然汾水之阳。
贞明也者。日月同光。
贞观也者。天地为常。
有混成之独立。运元气之茫茫。
若夫大虹流渚。金天当宁。
大电绕枢。轩辕受图。
殷馗则黄星见楚。雷焕则紫气临吴。
青方半月。东井联珠。
辰极之齐七政。泰阶之平六符。
虽前皇之盛德。又何以加于此乎。
至若甘露溢。醴泉出。
蓂荚生。嘉禾实。
凤凰丹彩。驺虞白质。
南海无波。东风入律。
比夫皇穹之锡寿。何足以谈其万一。
圣上犹复招列仙。择偫贤。
日慎一日。元之又元。
兵戈不起。至德承天。
臣炯作颂。皇家万年。


共72,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