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72,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下一页
四言诗(续上)
季真造适,挥翰睨壁。
酒仙逸态,草圣绝迹。
兴涵云海,词韵金石。
传于秘邱,永永无斁。

君讳惟明。字某。南兰陵人。曾祖浚。皇丹州刺史。祖文远。皇睦州别驾。考重晖。皇金州别驾。自丹州已降。虽位不过守佐。而皆以行义似续。君即别驾府君之元子也。天宝中举秀才。数上。行过乎谦。竟不得居甲乙科。时苟未至。虽巧力无所措其用。否不可久。后累为知己所荐。自明州参军事至扬州兵曹掾。凡四更官。皆有理效。多以名闻荐拜。或参从事之列。向非刃有馀而用无滞。畴能及此。晚岁病风。家于丹阳。葆真乐和。樽酒自适。轻财重义。推诚于朋友之閒。不饰边幅。以旷达自任。初君与令弟故司封郎中惟则同以儒服游京师。贤士大夫缔交慕义者如响。郎中以通才历职。而君亦累为名公所荐。年位未至。相次凋落。呜呼。以建中二年四月某日。所疾沈痼。终于丹阳私第。享年若干。以某月日。权窆于某所。从宜也。夫人扶风窦氏。妇道柔明。子沨浣汝等。年未志学。藐然无怙。刍挽时行。哀以求铭。铭曰。
南齐之后,福祉荐臻。
厥生兵曹,洵美且仁。
如何中路,翳魄荆榛。
刻石穷泉,永志声尘。

君讳遴。字某。博陵安平人也。六代祖北齐右仆射昂。以文学正直。周历诸曹。礼乐刑政。所损益者十七八。生隋水部司门二郎中洽。有风仪器尚。以世其家。司门生皇掖县令昙首。掖县生武邑令绍。武邑生白水尉顼。顼生汾西令赠定州刺史升之。自掖县四世。含德不耀。君即定州府君之长子。故相国右庶子安平公。其介弟也。恬淡愿悫。不迁于时。仁于乡党。友于兄弟。大历中。御史大夫赞皇李公之宣风于吴也。闻其贤。起家表荐为常州武进县尉。迹徇知已。心不近名。俛视官曹。非其好也。建中初。嗣曹王分阃案部于九江之西。又以名闻。转洪州建昌县丞。君喟然曰。庄生于陵子。吾之师也。恶用是哉。终不屑就。先是筑室于毗陵。疏清流。荫碧藓。树艺偃仰。有终焉之志。贞元十年正月日。寝疾终于其家。享年六十三。夫人范阳卢氏。华宗淑行。动循礼法。其孤景伯等。年未及冠。皆专经趣善。藐然衔恤。护奉輤车。以明年十月某日。归祔于河南东原之旧茔。先远故缓也。季弟著作郎述。贞谅逊悌。称于士林。抱终鲜之痛。主归全之礼。以德舆详其素履。俾为墓铭。铭曰。
公绰之道,澹无欲兮。
结身用晦,言可复兮。
视履考祥,宜戬谷兮。
乃如之人,胡不淑兮。
周原旧封,森拱木兮。
于以宁神,识陵谷兮。

绣阿弥陀佛赞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十二因缘之中。生死循环。忧悲蕴聚。非天人大圣以利刃断之。慈航济之。则沦胥颠覆之不给矣。惟阿弥陀佛化行西方。其号极乐。有生之乘念。感化之由。(一作则由于斯)今兹功德者。清信女士陇西李氏为亡夫襄陵尉荥阳郑君再期之为也。女士归郑。一周星而孀。凡事舅姑以孝。从娣姒以敬。佐夫以义。拊下以仁。隐约终窭。至于昼哭。卫风硕人柏舟之诗。实兼痛焉。初郑君旅人于晋。因以筮仕。成命甫行。禄未及而大病。女士方侍姑于吴。承讣加痛。宏誓徼福。荐于冥冥。纫针缀缕。叶用五采。青莲白毫。髣髴嚬呻。彼二大士。列侍左右。晬容交光。炳耀煌煌。发于心。成于手。阿鞞跋致。其远乎哉。郑固善士。妻又吾伯舅之女子子也。得周知之。因以赞曰。
西方大圣,乘念则至。
写彼相好,导兹志气。
冥助无方,以成郑志。

润州丹阳县丞卢君墓志铭(774年7月)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君讳岘。字某。范阳人。自魏已降。官婚人物。为天下清甲。大略书于国史。详言在乎家牒。今所书三叶。自曾王父卫州司马府君讳宏寿。初贞晦不仕。公车徵拜。生冀州信都主簿府君讳友裕。友裕生扬州高邮县令府君讳相。君即高邮之第若干子。奉前人之业。讲先师之训。以之克家。以之从政。直方谦厚。卑不可踰。筮仕三次。不离州县之职。曰亳州蒙城县主簿。楚州宝应县尉。润州丹阳县丞。宽敬𦲷事。不希名誉。故每当廉问荐延之日。使臣陟明之举。皆迁延晦避。时议多之。清行懿名。竟用不振。以大历九年七月日。寝疾终于官舍。享年五十五。其嫠陇西李氏。柔顺有妇行。嗣子某等。决于蓍蔡。衔恤襄事。以关河不靖。未克归祔。遂以某月日。权厝于县之北原焉。从宜也。予侨居丹阳。尝与君游。故粗书事实。以备刻石。铭曰。
生死沄沄,如环斯循。
吁嗟卢君,于此归根。

府君讳达。字某。天水略阳人。曾祖崇本。皇朝散大夫滑州匡城县令。祖若讷。皇通议大夫桂歙梓三州刺史。考僎。皇深州安平县令。自十二代祖前秦安邱敬公至四代祖平凉公。皆有勋力。为通侯大吏。自匡城至安平。以文采政事。为列城二千石。家法休声。贻于后昆。府君以士行吏理。平端实。大历初调为家令寺主簿。历同州冯翊县尉河南府登封主簿京兆府咸阳县丞。居之必闻考绩。得之必由综覈。中外之姻。或据戚里。都侈乡。未尝巧从。以去穷约。且以枉道由径。食浮于人为诫。大率每十岁徙一官。故历三纪。而四受禄。勤官肃事。不诱于长上。循理蹈和。不慑于健羡。其有常欤。其难进欤。贞元十九年岁在癸未秋七月壬戌。感风疾终于新昌里。享年六十。先是夫人南阳张氏。明茂有礼法。亦天夺其寿。府君周缞既除。三月而鞠凶及。悲夫。支子埙等。谋于族属家老。以明年春二月己酉。祔真宅于万年县龙首原。谨书官次。以纳幽穸。铭曰。
幽邱而下,煜煜圭组。
宜昌鄜城,仍代启土。
平凉策勋,梓州懿文。
家牒德风,仪刑荐绅。
时惟叔父,祗服丕矩。
始仕宫卿,乃从左辅。
周旋二畿,坦坦安卑。
遵道而行,不竞于时。
修短奄忽兮,呜呼涕洟。
崇冈美槚兮,永识于兹。

岁星居心赞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兴元纪号。皇上宅位六祀。七政贞明于上。七教敷闻于下。其有不迪不吉不庭不若之徒。皆欣然而和。晻然而化。春三月。司天氏奏岁星居心宿五度。其色黄明润大。光祥帝位。积五十馀日。诏下有司。颁示中外。故臣得而言之。以形歌颂。臣谨按岁星。五帝为苍。五行为木。五常为仁。五事为貌。天意若曰。时以至仁为理。覆露万人。洽浃生类。协夫五行。五事之用。则发于星纬。形于占应。阴骘大化。昭报成功。元符幽赞。其昭昭如是。礼运之论圣人曰。以日星为纪。以四时为柄。洪范之叙皇极曰。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人。发于人。格于天。天人交感。合若符节。其年秋。平河中之寇。葬其遗骸。复其世祀。班淮右之师。用宏文告。用去武备。此二帝三代所以恢令名也。于是一统类以昭德。明法制以塞违。荐礼百神。宾怀犷俗。嘉瑞美祥。纷委狎至。置之而不有。哲人端士。连茹播职。求之如已失。然后端拱于穆清。怡神于静冥。驱一代为纯诚。接万灵于明庭。斯又登迈邃古。光昭闻见。巍乎绍天统物之盛者也。微臣伏于草茅之下。沐浴仁圣。敢献岁星居心赞一章。以备周诗由庚由仪之阙。赞曰。
皇矣上帝,降鉴下人。
后王承之,制作礼文。
乂用清明,家尚孝仁。
人无疠疵,俗以阜蕃。
敷佑四方,发为天祥。
重华煌煌,乃居明堂。
下煦仁泽,上为祥光。
肸蚃感通,天人攸同。
乃发五事,乃建大中。
君君臣臣,德辉昭融。
保佑命之,自天无穷。
微臣作歌,敢备唐风。

君讳少安。字公和。陇西成纪人。自元魏仆射文穆公冲而下。为西州冠族。或位不充者。必以令德闻。曾祖仲进。皇宣州司马。祖侨。河南府渑池县令。父愔。朝议大夫宗正丞。赠濮州刺史。君即濮州第三子。敏信宽绰。笃于行义。方举孝廉。偶为所亲者荐授冀州阜城县尉。既非所好。终不屑就。王黔中础之持节廉问也。表为推官。转支使。历左武卫冑曹参军大理评事。用诚直赞佐。夷落之人宜之。府除。至京师。转三原县尉。筦中书甲库。考绩四居上第。迁长安主簿。二陵复土之重。比岁会同。辇毂之下。储峙无违。典司厩置。肃给安静。尹守以为能。方受代而复表留一岁。御史府察视者数荐君自代。君方勇于退。故朝命未及焉。元和三年三月乙酉。感疾不起于长安兴化里第。享年五十。君温仁孝友。喻义循理。恢恢然有君子之度。齿位皆屈。而知者叹焉。夫人荥阳郑氏。太仆少卿叔规之女。仁而不寿。先是君元兄柳州刺史捐馆舍。请君襄事。閒关勤远。閒一岁有嗒然之痛。丧服甫除。俄启手足。噫。以积善之家。而丛不淑如是。纠纆之数。其可问耶。嗣子拭授等。号奉輤车。以夏五月景申。祔于东都颍阳县之某原。礼也。音徽永昧。志义相伦。情殷中外。年同甲子。濡涕操管。铭于墓门。铭曰。
族之盛兮,才之令兮。
才知命兮,俄大病兮。
葬者藏兮,颍之阳兮。
志邱荒兮,杳茫茫兮。

几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太和熙熙,酌而用之。
旁魄变化,皆生乎几。
上合乾道,万物阴骘。
下为人纪,百工咸秩。
游泳虚无,合体浑区。
乃卷乃舒,与偫有居。
冲用为工,方寸为炉。
周行不殆,造物可侔。
一以制动,寡以理众。
或行其道,或藏其用。
盘桓利贞,得时大行。
燮赞裁成,粲然文明。
舒亘八极,藏之无形。
山川出云,元气冥冥。
故曰知几其神,孔父周文。
去圣远矣,时无其人。
见几而作,造形斯悟。
蘧生可卷,颜子殆庶。
物至知之,节宣好恶。
无愆五事,无汨百度。
静之如渊,运之如环。
得丧纠纆,相望其閒。
不见其眹,莫知其然。
审而用之,吾道常全。

世德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肃肃我祖,元鸟自天。
天乙革夏,武丁相贤。
手文命子,开国于权。
肇荒南荆,瓜瓞绵绵。
爰暨周衰,征伐下颛。
凌暴纷纷,遇楚而颠。
嬴吞四方,我邦用迁。
乃宅陇坻,乃封甘泉。
汉魏之际,德业相继。
或仁或哲,亦夷亦惠。
图谍葳蕤,十有三世。
伊川其戎,晋化为东。
九州辐裂,苻有关中。
明明安邱,濡迹匪躬。
二纪清夷,明谟之功。
元魏以降,苴茅继封。
宜昌鄜城,仍世仪同。
洸洸平凉,策勋于隋。
乃破公祏,尅其枚回。
运偶圣时,土田载开。
仗节建旄,自东徂西。
才子六人,承家钟庆。
百里同休,南宫并命。
自时厥后,德煇愈盛。
不享大官,世名文行。
我曾王父,弱岁观光。
声轶太学,名登奉常。
伟节三虎,联华并芳。
翰苑春生,士林凤翔。
迨至王父,保和居易。
人文独步,天爵自贵。
展禽下位,贾生不试。
至今德声,尚耸清议。
郁郁世范,先子承之。
大节明义,人伦宗师。
行极忠孝,道冥希夷。
卷舒无方,焯耀当时。
曰予无状,龀岁而孤。
不知义方,藐尔惷愚。
亦既羁丱,甫习诗书。
以直为师,与时浸疏。
琅琅清风,皦皦士则。
及兹顽童,是玷是辱。
聿修之诫,大惧不克。
夙夜以思,敢铭世德。

贞元十有一年岁在乙亥三月丁丑。故相国安平公夫人河东县君。考终命于京师安仁里。盖春秋若干。其孤曰懿伯。号侍輤裧。以十月庚午。返祔于河南某原安平公之旧封。礼也。夫人姓柳氏。代为河汾右族。齐周之际。中书孝公虬。司会景公庆。以匪躬厚行。为北朝名臣。孝公生止戈。后周洛州刺史。洛州孙皇海州长史憬。憬生皇伊阳县丞璿。夫人之祖祢也。夫人凭积厚之祉。体柔嘉之姿。既笄。归于安平公。公始以处士纳采。至于佩相印。三十年閒。内则彰闻。尝以命妇宜家。疏封于本郡。又以中宫恤礼。为位于内朝。齐明以助祭。慈惠以厚下。褕翟五采。副笄六珈。幽閒必闻于法度。侈泰不萌于心术。盛德发于身。而被于族姻。不可详已。始用和乐。安于隐约。终以淑均。居于显尊。大君子之家肥道光。其助宏矣。既婴未亡之痛。深惟出世之法。受微言于顺禅师。以莲华普门。为方寸津筏。宜其永锡眉寿。而为大家。今则已矣。予壹不知夫命也。懿伯为左千牛备身。纯孝好学。居丧得礼。长女适宏农杨宏徵。才半岁。有共姜柏舟之誓。明识令行。伦于古人。幼女以衿缡来归。共承宗事。故于夫人之道。得周知之。懿伯以陵谷之不可以不识。哀请论撰。大凡以乾元元年合姓。贞元二年受封。安平公薨八年而夫人捐馆。其铭曰。
于穆夫人,徽柔淑温。
仪于德门,蹈履内则。
六姻是式,蔼然慈仁。
鱼轩煌煌,佩玉锵锵。
威仪申申,居贫且乐。
处贵逾约,其道可尊。
不享天年,奄归下泉。
孰司陶钧,哀此孝嗣。
茕然无恃,诉于苍旻。
东周故园,宰树鲜原。
裳帷翻翻,祔于幽穸。
刻是贞石,厥声长存。

夫人姓谷氏。魏郡昌乐人。其先汉大司农永之后。故义武军节度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傅上谷郡王张公之夫人也。四代祖那律。贞观中仕至谏议大夫宏文馆学士。曾祖补衮。左羽林军长史。祖倚相。秘书省正字。佐兰锜以严禁旅。详鲁鱼以考秘文。犹未充其才。则延耀于后。考崇义。天宝末以雄略气敢。从渔阳之师。每建奇功。亟摧北狄。历左武卫将军左金吾卫大将军。累兼太仆殿中。追赠特进。懿是勋庆。聚于夫人。天资才明。动合图史。早以衿鞶之诫。宜于钟鼎之门。百两以纳采。三月而助祭。克洽中馈。至于上公。其于佐以纯诚。规以策画。超冠命妇之道。叶赞守臣之劳者有焉。建中元年疏赋于魏郡。三年徙封于邓国。徽音法度。列在命书。贞元七年。太傅薨于理所。嗣子今义武军节度易定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工部尚书易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延德郡王茂昭。能业其勤。载延其赏。克家禀训。宣力抚封。六官分职。八命作牧。虞潭荣养。用厚人伦。鲁侯燕喜。方期寿考。伯仲有裕。称于北河。曳裾于邸第者三。持宪于牙门者一。贞元十一年。以幼子银青光禄大夫光禄少卿驸马都尉茂宗。既承筑馆之恩。来俟执笲之庆。方荣著代。俄痛终堂。以十二年二月丁卯。寝疾殁于万年县安仁里。享年四十九。遗表以车服器用上献。王人就第申吊。赐绢三百匹。布一百端。此又恩礼之有加也。尚书以移孝在公。远竭诚信。光禄以衔恤茹痛。躬奉裳帷。以其年冬十月甲戌。得吉卜于京师少陵原。不祔于太傅。行古之道也。生极井赋。没有宠赙。恩备终始。以荣以哀。申命司言之臣。采其淑行。用琢琬玉。铭于墓门。铭曰。
鹊巢之德,夫人之职。
辅于上谷,启是邓国。
淑慎温惠,徽柔令色。
克大闺门,施于燕翼。
万钟虽及,九原俄即。
赋命有涯,孝思罔极。

夫人姓李氏。赵郡人。前相国司空今户部尚书燕国于公之室也。曾祖仲恩。皇蓝田县尉。祖琳。河南府参军。考复。司农丞。三叶名器卑。而婚亲族类。为山东冠甲。外曾王父裴丞相文献公。左右元宗。为时才臣。外王父吏部郎中赠刑部尚书综。以文行著于清名。舅族多贤。与轩冕俱大。中外积厚。而生夫人。兴元元年。燕公以南官郎冕而亲迎。其后历二千石九卿。观风贞师。焯耀宏大。三公相印。六职地征。勤劳辅佐。淑慎和乐。鹊巢之均一。樛木之逮下。采蘋之能循法度。螽斯之子孙众多。实备有焉。晋令公侯夫人银印青绶。佩水苍玉。贞元三年。夫人以外命妇封河内县君。十九年。以元侯内子进卫国夫人。广大专静。尚柔含德。不言而徽音自远。不耀而仪型可象。钟郝之礼法。为而不有。姬嬴之地望。有而不恃。于六姻之中。薰然以仁。煦然如春。推心以及物。各得其所欲。故燕公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克成妇顺。以赞家道。元和十年冬十二月甲辰。寝疾薨于安仁里第。享年若干。不求医祷。以顺性命。虽知道之君子。所难能焉。明年春二月庚申。祔先姑之茔于兴平县之某原。礼也。嗣子前太子左赞善大夫正秘书丞方某官季友某官某等。永惟免于水火。以至冠婚。列在朝序。率由慈荫。自帷堂至于遣奠。哀敬有加。燕公以德舆于外族为表甥。于中台为同列。嗒然之痛。俾志斯文。公又命方等泣状往行。始终详实。故如其论次。系之以铭。铭曰。
燕公之室,宏是内则。
卫国攸宜,淑明柔克。
环佩锵然,蒸尝吉蠲。
家肥族睦,二十二年。
如宾之敬,循道之性。
不虑不图,奄忽大病。
茂陵苍苍,宰树阴堂。
幽宅于兹兮,德耀不忘。

夫人姓张氏。南阳人。曾祖铉。皇正议大夫常州刺史。祖重晖。皇朝议大夫衡州刺史。赠太常卿。考伯禽。皇银青光禄大夫将作少监兼通事舍人。弈代以大夫二千石。班宣教化。而先公赞谒。在帝左右。兄凭。又以卫尉少卿王傅世其官。故表仪风训。家法延耀。夫人承是吉禄。生而懿美。大历十二年既笄。归于天水权公。公时为冯翊县尉。其后簿登封。赞咸阳。徊翔于周秦甸圻閒。皆用功次得调。满岁食贫。则嘻嘻于衡荜之下。族属和而家事理。抑夫人是赖。资性温重。闺门整峻。每中外六姻。有嘉会丧礼。必羞必赴。周旋法度。士女宪焉。而不得鸣珈佩玉。宏大中馈。命也。贞元十八年夏四月。暴婴疾疠。终于京师新昌里。春秋若干。秋九月。窆于某县某原。从吉筮也。支子某等。充穷抆泣。捧是圆石。云不可以不识。命从祖兄子铭之。其词曰。
在汉七貂,族之盛兮。
常山衡阳,休有庆兮。
父兄仍代,赞名命兮。
展彼夫人,来合姓兮。
徽柔静专,家道正兮。
生也有涯,斯大病兮。
刍灵广柳,掩泉径兮。
刻此贞珉,彰淑令兮。

夫人姓崔氏。博陵安平人。皇凤阁侍郎平章事博陵郡王元晖之曾孙。礼部侍郎璩之孙。侍御史贲之息女。洋州刺史琅琊王君澄之嘉偶。崔氏自汉济北长岑。代为文宗。王氏自晋睢陵即邱。继生元臣。二族之茂。范蔚宗沈休文推本言之矣。重以母后中宗之际。石泉博陵二先正有经纶命代之材。推戴格天之业。延耀济美。为祥为祉。为君子。为士女。合姓好逑。与他族不侔。夫人未笄。累失恃怙。旁无兄弟。泣血襄事。奉二尊裳帷。閒关道途。自钟陵抵洛邑。哀敬与礼。三者无违。神祐纯孝。为宗姻所叹。某年。从父兄纵盛选卿才。故王君纳采焉。王君以才器政事。连辟公府。历御史司直为河南纪纲掾。改阳翟令。入为尚书屯田郎。出刺洋州。柔嘉左右。叶是休德。初洋州同气八人。名位焯于当时。冢妇介妇。必华宗淑哲。夫人赞宗事。供先祀。鼓瑟诵诗。姿操闲雅。奉上以诚。偫居用和。外言内言。不越于阃。朝服祭服。必成于手。洋州捐馆二十年。而夫人殁于栎阳之别墅。时贞元十九年秋七月某甲子。盖年五十一。初洋州娶荥阳郑氏。生子曰造而夭。夫人以继室生子三人。曰乃曰逵曰迈。母仪均养。皆为良士。造仕至蓝田尉。乃修词与计偕。逵迈咸以门资。分佐环列。哀号罔极。泣问龟策。以二十年冬十月某甲子。祔于洋州之旧封。先是洋州犹子兴平尉源长。受夫人之理命曰。吾与尔二门。积德奕代。铭表必咨时文。先舅之碑。吏部赵郡李公实为之。先君之志。从翁太傅文贞公实为之。且以德舆于夫人有通世之旧。猥求论撰。泣状遗懿。实而不华。是用采获。以铭内则。铭曰。
安平临沂,右族蕃滋。
仁贤是仪,好合嘻嘻。
乃封故地,象服斯贵。
谅无攸遂,亦劝以义。
妇顺彰闻,母仪可尊。
肃肃闺门,四男晨昏。
吁嗟风树,奄閟泉路。
鲁人之祔,皇辟之墓。
镂兹淑声,永识冥冥。

夫人姓卢氏。范阳人。曾祖仁。皇相州录事参军。祖不勤。皇寿州霍山县丞。父随。皇太原府祁县丞。三世冲晦。皆不至大官。故夫人钟其粹美。生为嫔则。以既笄之年。归庐江何君。官至洛阳县尉。夫人有辅赞之美。柔明之行。诚顺孝慈。以内则为师。故得六姻之和。而礼无违者。乾元中。何君早世。夫人训字诸孤。动必以方。长子士程。为苏州嘉兴尉。幼子士乂。儒行修明。或吏或文。克荷克构。有女二人。长适河东裴氏。次适博陵崔氏。皆奉母氏之训。宜其家室。非导之教之之至。其及此欤。以兴元元年三月日。考终命于嘉兴。年六十一。士程士乂等谋及龟筮。以某月日权厝润州。未克返葬故也。夫人即考功员外郎士干之世母也。予尝接考功游。获闻行实。故不敢辞二孤之请。刻石以铭之。辞曰。
婉彼夫人,淑明柔克。
周旋动用,率由四德。
不享蕃祉,不跻寿域。
二连之哀,哀何有极。

皇帝在宥天下十九岁。覆露元元。柬求官师。六服偫辟。辩章教化。岁九月。制诏湖南长帅中执法李公巽为江西。申命小宗伯吕公谓为之代。于是循其功善。迹其故实。百城之吏言于郡。伍府之长款于军。乡部侨旧。华颠丱角。一其音词。奔走理下。请镂金石。以为表式。吕公以公之馨香。可覆视而不可诬也。众之咏叹。可论次而不可遏也。悉以列上。实蒙可报。乃类其言而文之云。善为理者。必因其俗而求所以便之。因其便而思所以化之。惠泽被而五教行。财用足而百志成。上下熙熙。臻于洽平。古之循吏。公之报政。皆是道也。公字令叔。赵郡赞皇人。曾祖知让。皇河南府长水主簿。祖承允。皇任朝散大夫江州别驾。考嶷。皇右武卫录事参军。代名文行。为北州冠族。公始以典学含章。立于清朝。详平宪令。闲练程品。秉直不回。得时寖明。能抗駮论。辄还成命。人之所难。于公为易。惟天爱人。惟圣法天。欲其善利逮下也。故详试公以政事。其初由殿中侍御史为美源令。由刑部员外郎为万年令。由左司郎中为常州刺史。邦圻和宁。京邑肃清。居部考课。为诸侯表率。是皆章章已然之功也。贞元八年冬十二月。由给事中至于是邦。长沙九疑。泽国回远。徵令颇繁。物力或屈。岁杪逋负。夫家病之。人未安于里落。程不给于公上。公乃啬其经用。代其赋输。厚施已责。过于万数。得以赡助。使之均安。又以支郡地征。有系军实。量力调谷。减轻缗钱。经始致用。为之仓庾。时其发敛。而岁无凶荒。以封内馈饟。道路风波。转漕沿洄。僦载烦苦。僝功度木。为之舟楫。程其远迩。而师以足食。以邑里湫隘之不宣也。则辟其涂巷以利之。以室庐苫盖之不固也。则教其陶瓦以易之。讲功虑事。以建长利。如此之备也。稽先师之教。以进儒术。庠塾经明。岁时计偕。出入阡陌。喔咻农里。无告则加其饩。发闻则弛其征。乡无不率教者。修司马之法。以宏其事。器用犀利。赋舆辑睦。拊循以诚。少长有礼。事亲者赒其供养。被病者恤以医药。士无不贾勇者。精力赋政。以之镇静。如此之至也。唯公直而和。肃而宽。缜密而智。温良而能断。秉心砥平。莅事风生。法制定于上。奇邪绝于下。故下车而安。已日而孚。期月而政成。五年而增秩。六年而进律。德风下偃。协气旁达。丕休乎哉。前后与公交代于是邦者。皆以密侍右职。来施美化。裕兹一方。其天意乎。昔弱翁次公。率以郡国理行。入当柄用。然则三湘九江之地。岂得颛受公之赐耶。太师陈诗观风。诸侯言时计功。皆前志也。暨鲁大夫请于周。而史克有駉駜之什。今潭人以德舆再拜奉命书。获知懿绩。俾章善颂。永篆乐石。铭曰。
帝命元侯,允釐方州。
郁郁李公,此焉辑柔。
洞庭南汇,熊湘经介。
下为度制,上以藩卫。
彤襜淑旂,四牡有辉。
授兹介圭,辍自黄扉。
吏绝私回,俗无尤违。
保惠教顺,乐郊焉依。
乃仓乃庾,克敏农穑。
乃刳乃剡,利涉不息。
乃端径术,乃导埏埴。
政成事时,节费宽力。
七郡清静,百嘉蕃殖。
诚以爱人,滋于树德。
今则去我,邻邦是式。
祝公伊何,上赞皇极。
报公伊何,惟金石刻。
载兹声诗,永慰南国。

夫人姓权氏。天水略阳人。十二代祖翼。前秦仆射安邱敬公。其后至周隋閒。有佐命功。代荷茅土者三叶。以至曾王父滑州匡城县令崇本。王父益州成都县尉无侍。烈考许州临颍县令伋。成都以太学进士擢第。临颍判入甲科。皆以文学著名。粹行纯气。有以钟下。夫人生而敏异。姿性端明。懿行全识。发于天授。而和敬以事长。慈惠以拊下。窈窕德象。动成仪度。机鉴精辨。而深自晦默。伯仲甥侄等。每有疑理滞义。多所咨访。夫人不得已而后言。言必中伦。诚顺之道。自中形外。外内族姻之中。瞻其仪型。刚戾者顺。不仁者化。以贞元二年三月。归河东柳君。君为睦州桐庐丞。方谓有鱼轩象服之庆。享偕老宜家之寿。不幸遘疾疠。以其年七月日。终于桐庐之官舍。享年若干。自设帨至于属纩。九族无閒言。终食无违德。宜乎绥福履而介眉寿。备祭服以参茧馆。而迫阨终身。莫申其道。六姻安仰。为善者惑。岂善庆昭报之言妄作耶。将寿夭淹速之度固有所定耶。柳君奉其丧。以某月日权厝于丹阳县某原窦氏伯娣之茔次。从遗旨也。从父兄子德舆。一二偫从。衔茹永痛。书实录于墓石。铭曰。
采蘩采蘋,列于诗人。
恭惟淑明,与古为邻。
嘉玉粹温,蕣英葐蒀。
凄风夜壑,销铄堙沦。
命不可问兮,从古沄沄。
追琢淑德兮,用识幽坟。

通天下之志者。在大君元臣之感会而已。成天下之务者。在知人安人之教化而已。孝文御宇。贞元十九祀。统烛偫生。德侔往初。建用皇极。泽流万国。淮南节度观察使左仆射相国杜公。政成入觐。乃三月壬子朔。登拜司空。秉钧居中。閒一岁。上皇承末命。越八月。皇帝受神器。弼亮三圣。谟明九功。当冢宰总已之任。护崇陵因山之制。尽董经费。以颁地贡。乃作司徒。式和人则。进封岐土。命赐备厚。均齐天下之政。茂遂万物之宜。遵道宏化。匪躬宣力。中外之重。必归于公。初公之入辅也。制诏副节度使兵部尚书王公为左仆射。代居师帅。州壤乡部。鳏孤幼艾。蒙公之化也久。感公之惠也深。郁陶咏叹。愿刻金石。王公累章上请。公辄牢让中止。至是复以邦人不可夺之诚。达于聪明。且用季孙行父请史克故事。故德舆得类其话言。而铺其馨香云。公字君卿。京兆杜陵人。不书名。尊大臣也。清明廉直。温毅宏重。易之道。本于健顺。忠智之谋。发为事业。虑善以动。得时大行。其初筮仕。州府交辟。韦尚书元甫实为已知。始自掾吏。累为命介。盈庭斗辨。积岁疑留者。片言以听断。含冤自诬。具狱论杀者。覆视而全活。江介吏师。以为神明。由殿中侍御史转主客员外郎工部郎中。再为抚州刺史。以御史中丞领容州刺史经略使。入为金部度支二郎中。复兼中丞。超拜户部侍郎。出为苏州刺史。属受代者以忧阕换饶州刺史。明年以御史大夫领广州刺史岭南节度观察使。徵为尚书左丞。复以御史大夫领陕府长史陕虢都防禦观察使。岁在庚午。以礼部尚书至于是邦。禹贡淮海之域。职方东南之奥。产金三品。射利万室。控荆衡以沿泛。通夷越之货贿。四会五达。此为咽颐。初公之至也。岁丁骄阳。人有菜色。于是息浮费以悦之。蠲杂征以利之。夫家之税有冒没者。免其罪以购之。废居之豪有委积者。盈其直以出之。濒海弃地。茭刍填淤。一夫之勤。百亩可穫。终古遗利。沛然嘉生。成于指顾。得以蕃殖。先是营部未葺。囷仓未完。介夫半寓于仁祠。公聚或委于支郡。公乃虑材用。量事期。辑中权。规大壮。百堵皆作。三军宁宇。辕门言言。夏屋耽耽。可以张射侯。可以容宴豆。爰居爰处。而武备修矣。巨廪崇构。翚飞云矗。缩以板干。积如京坻。得盖藏之宜。协出入之制。多黍多稌。而礼节行矣。连营三十二。积谷五十万。工以悦使。人以乐成。又潴雷陂。以溉穑地。酾引新渠。汇于河流。皆省工费。而宏利泽。俄授左揆。竟参大政。加徐泗濠等州节度使。先皇帝在宥天下。推恩彭城。顾怀旧劳。复命其嗣。使得以州师建节。而公以二郡进律。惟公镇定一方。心平德和。言仁必及人。言智必及事。生聚教训。勤身急病。视阖境如枨闑之内。抚编人有父母之爱。因其习俗而均安之。识其惨舒而导利之。仕六朝而时推元老。踰二纪而再掌邦赋。扬美化于方志。流淑声于命书。其牧临川也。地参闽蜑。人本轻惰。化彼游手。敏于农功。坚旧防而时其蓄泄。当大旱而我有云雨。每岁徵令。归诸有司。克变输将之勤。不亏公上之入。因获赢利。悉赒困穷。其总司计也。权重轻以平物力。受比要以均财征。厚生而不匮。量入而有节。当一人注意之重。尽三接沃心之言。宰司沮伤。不得久处。其镇南海也。服岭阻深。族类猜害。涂巷狭陋。熛埃接连。忿懥相因。郁攸斯作。公乃修伍列。辟康庄。礼俗以阜。火灾自息。南金象齿。航海贸迁。悍将反覆。远夷愁扰。吏困沓贪。商久阻绝。公乃导其善利。推以信诚。万船继至。百货错出。邕部绝徼。裔人自擅。诱掖招徕。以威以怀。朱崖黎氏。保险三代。种落盘互。数犯吏禁。公麾偏师。一举而平。犷俗率化。原人得职。其登左辖也。纪律修明。清万事之本。其理分陕也。惠绥浃洽。宏二南之化。必宿其业。而修其方。崇庸大绩。其昭昭如是。而又博极书术。详观古今。谋王体。断国论。其言有章。听者皆竦。作为通典。以究理道。上下数千百年閒。损益讨论而折衷之。佐王之业。尽在是矣。公之先。在汉则建平敬侯。有立宣之功。在晋则当阳成侯。决平吴之策。忠力隽贤。寖明而昌。以至曾祖讳行敏。皇银青光禄大夫荆益二州大都督府长史南阳郡公。王父讳悫。尚书右司员外郎丽正殿学士。烈考讳希望。历鸿胪卿御史中丞。再为恒州剌史代鄯二州都督西河郡太守襄阳县男。赠尚书左仆射。惟南阳德化。茂于列藩。惟右司文雅。重于中台。惟仆射有文武器任。克扬风绩。其督鄯州总节制留府。数与虏确。奋其威谋。夺盐泉。吞河曲。城便地。置新军。剖符惠人。理行第一。以先大夫代德丕烈之若是。公能聿修而宏大之。凭厚贻庆。为不诬矣。居镇十三年。愿修觐谒。拜章十上。西向涕泪。上难其继。慰勉而已。公以述职在于庇人。纳忠在于荐贤。密疏请以王公为代。诏为之贰。暨公之至也。由大司寇为大司马。以副车戎装。伏谒和门。礼容渥命。宠耀藩服。介圭得请。丹毂载驰。勋籍裨校。乞留遮道。初谕以温颜。终肃以军法。既告令尹之政。卒获子牟之心。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又曰。神之听之。式谷以汝。则岐公永享鲐耋。如冈如陵。不待瞽史而前知矣。惟王公师长论道。如公之位。阜俗抚封。如公之心。且以斯人向慕。三岁愈甚。大惧公之功德。寝而不章。初抚人广人。皆镂坚石。以摅盛烈。及兹而追琢者三矣。古所谓信让以莅百姓。则人之报礼重。其在是乎。铭曰。
惟天惠人,惟辟奉天。
利建元侯,于藩于宣。
文武杜公,端诚絜矩。
化洽陕服,聿来兹土。
辟我舄卤,长我禾黍。
乃建营部,乃新廪庾。
成师足食,比屋安堵。
里闾熙熙,衍沃膴膴。
十有三年,慰安斯人。
雪泣抗章,血诚上陈。
结恋明庭,不私其身。
树善交代,如公之仁。
考祥视履,宜锡蕃祉。
寅亮三朝,是毗是倚。
密勿中枢,矢其谋谟。
乃升司空,亦作司徒。
九赋既平,五教式敷。
中外之重,惟公是图。
彼都人士,饮公之德。
彼土乐康,繄公之力。
永言介福,祝我岐国。
稽合声诗,于胥篆刻。
彼泉而实,彼石而泐。
公之德耀,永永无极。

惟元和四年夏五月丁卯。冢宰赵郡公巽寝疾薨于永崇里。享年六十三。天子悯然不视朝。追命右仆射。冬十月乙酉。返葬于洛师缑氏县芝田乡之大墓。公字令叔。赵郡赞皇人。曾祖知让。皇河南府长水县主簿。祖承允。江州别驾。赠太府少卿。父嶷。右武卫录事参军。饰终四加至尚书右仆射。代载德善。至公昌大。始以明经筮仕为华州参军。试言超绝。补鄠县尉。登朝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由美原县令课最为刑部员外郎。由万年县令课最为户部左司二郎中。由常州刺史理刑第一徵为给事中。以御史中丞领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就加右散骑常侍。以右散骑常侍领洪州刺史江西观察使。就加御史大夫。由二府报政入为兵部侍郎。在涂加度支盐铁副使。至止踰月。代今司徒岐公为使。明年迁兵部尚书。閒一岁转吏部尚书。总八柄。平九赋。左右理道。以纾元元。天子方推心竦意。倚以为相。奄然大病。斯可痛也。公温重方严。恺悌忠清。得洪范之正直。禀大雅之明哲。强志特立。为儒门吏师。中台草议。左曹还诏。法程之下无尤违。分画之下无差失。其为二方。循班制。建长利。布以休和。树之风声。大凡都府岁杪使刻深吏周行支郡。钩摭泉货。二千石不相聊生。如梏拲然。公至。分命部从事览观礼俗。问人疾苦。廉吏善否而已。至有经用之羡。使郡自为理。得以蠲乏用。补庸亡。府无私焉。四履之内。遇凶旱水溢。捐有馀以均不足。农里无大乏。官司无宿忧。而邦乡硕生。劝学讲艺。道彼轻僄。率循教化。皆有声诗。揭于康庄。其制国用也。调盈虚。御轻重。阜齐人之业。而地不加赋。佐公家之急。而利无所滞。先是池泽之税。因缘为奸。牢盆以私。币货寖滥。公则去一朝之便。质终岁之成。变其苦窳。以宽物力。盈入之数。不可胜条。上嗣位之岁。发武库禁兵。以诛刘辟。三蜀之馈。不乏于军。千金之费。不征于人。扬天声于井络。断戎首于齐斧。是皆谋猷大绩。经理大本。岂止于汉庭桑大夫耿中丞。区区然商功利析秋毫而已哉。其为天官。已婴寝患。犹与郎吏切劘奏书。去缴绕之科。禁绝私回于胥吏。士之得调者。多受赐焉。内外埽除之际。精爽不乱。与上介言职业。虽康宁宴閒之不若。君子以为难。自解巾褐。至捐馆舍。凡历官十六。利刃触虚。大车以载。文理聪明。卓冠出伦。规为密静。矩度章灼。大吏之所表的。诸公之所严重。其文采精实。循道体要。而不为曼辞。其术学博洽。折中定疑。而不理章句。喜士尊贤。开怀盍簪。丝桐博弈。谈笑嗢噱。每有馀裕。而无留事。志在端正百度。仪刑四方。以谟明宏济为已任。而绩用未究。斯吾君所以当宁流叹。而众君子失声怛化。岂虚也哉。凡三合姓。初曰范阳卢夫人。太子宾客幼平之女。次京兆韦氏二夫人。颍州刺史勺洎膳部员外郎襄之女。以从祖妹而继室焉。皆以华腴淑哲。不幸凋落。长子绍。左卫兵曹参军凤翔节度巡官。专谨有驯行。嗣子继。京兆府参军。饬躬彊学。幼子纻编。皆以门荫在仕。绍继等泣次先公官簿事业。请书墓石。且以理命见托。故不得让焉。铭曰。
太行之东,全赵古风。
钟懿美兮,左车武毅。
元礼文事,丛庆祉兮。
天官冢卿,庄重廉清。
大君子兮,精金断割。
良玉特达,视所履兮。
表率二邦,鳏孤惠康。
斯乐只兮,均齐八政。
厎慎徽令,有经纪兮。
宜登上台,以赋偫才。
命遄已兮,缑原厚地。
追琢款识,神在此兮。


共72,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