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元宏

相关人物:共 171 位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大暮赋 西晋 · 陆机
夫死生是失得之大者,故乐莫甚焉,哀莫深焉,使死而有知乎,安知其不如生?如遂无知邪,又何生之足恋!故极言其哀,而终之以达,庶以开夫近俗云。
夫何天地之辽阔,而人生之不久长。
日引月而并陨,时惟岁而俱丧?
谅壮岁之挥霍,岂人生之可量!
知自壮而得老,体自老而得亡。
观细木而闷迟,睹洪槚而念槥。
顾黄垆之沓沓,悲下泉乎翳翳。
挫千乘犹一毫,当何数乎智惠?
徒假颜于须臾,指夕景而为誓,忽呼吸而不振,奄神徂而形弊。
顾万物而遗恨,收百虑而长逝。
于是六亲云起,姻族如林。
争涂掩泪,望门举音。
敷幄席以悠想,陈备物而虞灵。
仰廖廓而无见。
俯寂寞而无声。
殽饛饛其不毁,酒湛湛而每盈。
屯送客于山足,伏埏道而哭之。
扃幽户以大毕,溯玄阙而长辞。
归无涂兮往不反,年弥去兮逝弥远。
弥远兮日隔,无涂兮曷因。
庭树兮叶落,墓草兮根陈(《艺文类聚》三十四。《初学记》十四,又略见《魏志·文帝纪》注,《御览》五百五十一。)
播芳尘之馥馥(《文选》谢朓《八公山诗》注。)
北史曰:兼中书侍郎郑道昭从征沔北。孝文飨臣于县瓠方丈竹堂。道昭与兄懿俱侍坐。乐作酒酣。孝文乃作歌。
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
愿从圣明兮登衡会。万国驰诚混内外。
云雷大振兮天门辟。率土来宾一正历。
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莫不思。
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清六合。
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
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光四表
⑴ 宋弁○魏书郑道昭传。北史郑道昭传。《御览》五百七十事类赋歌赋注引《后汉书》。《诗纪》百八。
北魏 · 元宏
后魏略曰:孝文帝南巡至新野。临潭水而见菖蒲花。乃歌曰云云。遂建两菖蒲寺美之。
两菖蒲,新野乐(○《御览》百六十八。)
北史曰:协从孝文帝幸代都。次于上党之铜鞮山。路傍有大松树十数株。赋诗示协曰:吾作诗虽不七步。亦不言远。汝可作之。比至吾间令就也。协时去十步。且行且作。未至帝所而就。
问松林。松林经几冬。
山川何如昔。风云与古同
⑴ ○魏书彭城王传。北史献文六王传。《御览》九百五十三引《后魏书》。《诗纪》百八。
先生姓李氏。讳含光。广陵江都人。本姓宏。以孝敬皇帝庙讳改焉。二十一代祖宏。江夏太守。避王莽。徙居晋陵。遂为郡人。高祖文嶷。陈桂阳王国侍郎。曾祖荣。皇朝雷州司马。祖师龛。隐居以求其志。徙于江都。父孝威。博学好古。雅修彭聃之道。与天台司马练师子微为方外之交。尤以笃慎著于州里。考行议谥。曰正隐先生。母琅琊王氏。贤明有德行。先生孩提则有殊异。晬日独取孝经。如捧读焉。羁丱好静处。诵习坟典。年十八。志求道妙。遂师事同邑李先生。游艺数年。神龙初。以清行度为道士。居龙兴观。尤精老庄周易之深趣。执丧过哀。口不尝甘旨之味。食惟穬麦而已。封植膳羞。皆出其手。号毁骨立。亲族莫不伤之。开元十七年。从司马练师于王屋山。传受大法。灵文金记。一览无遗。综核古今。该明奥旨。元宗知先生偏得子微之道。乃诏先生居王屋山阳台观以继之。岁馀。请居茅山。纂修经法。频徵。皆谢病不出。天宝四载冬。乃命中官赍玺书徵之。既至。延入禁中。每欲咨禀。必先斋沐。他日。请传道法。先生辞以足疾。不任科仪者数焉。元宗知不可强而止。先生尝以茅山灵迹。剪焉将坠。真经秘箓。亦多散落。请归修葺。乃特诏于杨许旧居紫阳以宅之。仍赐绢二百匹。法衣两副。香炉一具。御制诗及序以饯之。又禁于山侧采捕鱼猎。食荤血者。不得辄入。公私祈祷。咸绝牲牢。先生以六载秋到山。是岁诏书三至。渥泽频繁。晖映崖谷。初山中有上清真人许长史杨君陶隐居自写经法。历代传宝。时遭丧乱。散逸无遗。先生捧诏搜求。悉备其迹。而进上之。先时元宗将求大法。请先生为师。先生竟执谦冲。辞疾而退。洎七载春。元宗又欲受三洞真经。其年春之三月。中官赍玺书云。其月十八日。尅受经诰。是日。于大同殿洁修其事。遂遥礼先生为元师。并赐衣一袭。以伸师资之礼。因以元靖为先生之嘉号焉。仍诏刻石于华阳洞宫以志之。是岁夏五月。隐居先生合丹之所。有芝草八十一茎。散生于松石之间。诏俾先生与中官启告灵仙。缄封表进。夏。又诏以紫阳观侧近二百户。太平崇元两观各一百户。并蠲其官徭。以供香火。秋七月。又徵先生。既自请居道观以养疾。九载春。辞归旧山。其年夏六月。前生灵芝之所。又产三百馀茎。煌煌秀异。人所莫睹。先生又图而奏之。是岁冬。又徵先生。于紫阳别院馆之。十载秋。先生又恳辞告老。御制序诗以饯之。十有一载。先生奉诏。与门人韦景昭等。于紫阳之东郁冈山。别建斋院。立心诚肃。是夜仙坛林间。遍生甘露。因以上闻。特诏嘉异。初隐居先生以三洞真法传升元先生。升元付体元先生。体元付正一先生。正一付先生。自先生距于隐居。凡五叶矣。皆总袭妙门大正真法。所以茅山为天下道学之所宗矣。于戏。是非可齐也。我物均焉。生死可忘也。觉梦同焉。如此者。何域心于变化之际哉。先生以大历已酉岁冬十一月十有四日。遁化于茅山紫阳之别院。春秋八十有七。其年十二月八日。门人赴丧而至者凡数千人。号奉冠舄。迁窆于雷平山之西陲。遗命以松棺竹杖木几水瓶香奁香炉置于藏内。门弟子等仰奉嘉猷。克遵俭德。先生识思真淳。业行高古。道穷情性之本。学冠天人之际。所以优游句曲。郁为王者之师。出入明庭。特宠肩舆之贵。是知顺风而问。昔称于黄帝。望山而请。今见于元宗矣。又博览偫言。长于著撰。尝以本草之书。精明药物。事关性命。难用因循。著音义两卷。又以老庄周易。为洁净之书。著学记义略各三篇。内学记二篇。以续仙家之遗事。皆名实无违。词旨该博。初先生幼年。颇工篆籀。而隶书尤妙。客或赏之云。贤于其父。因投笔不书。元宗诏山人王旼。强请先生楷书上经一十三纸。以备杨许之阙。先生能于阴阳术数之道。而不以艺业为能。极于转鍊服食之事。而不以寿养为极。但冥怀素朴。妙味元津。非夫博大之至人。孰能尽于此。真卿乾元二年。以升州刺史充浙西节度。钦承至德。结慕元微。遂专使致书于茅山。以抒诚恳。先生特令韦鍊师景昭复书于真卿。恩眷绸缪。足励超然之志。然宗师可仰。望紫府而非遥。王事不遑。寄白云而攸远。洎大历六年。真卿罢刺临川。旋舟建业。将宅心小岭。长庇高踪。而转刺吴兴。事乖夙愿。徘徊郡邑。空怀尊道之心。瞻望林峦。永负借山之记。而景昭洎郭闳等。以先生茂烈芳猷。愿铭金石。乃邀道士刘明素来托斯文。真卿与先生门人中林子殷淑遗名韦渠牟尝接采真之游。绪闻含一之德。敢强名于巷党。曷足辨于鸿蒙。其词曰。
抱一混茫,人之纪纲。
先生以之,气王神强。
乃启元旨,元门以彰。
乃为帝师,帝道惟康。
甘露呈瑞,灵芝效祥。
上士云感,高风载扬。
鹤返仙庙,云辞帝乡。
退归而老,妙识行藏。
德本无累,道心有常。
实曰形解,孰云坐忘。
伐石表墓,勒铭传芳。
谷变陵迁,厥迹弥光。
梵宇开金地,香龛凿铁围。
影中群象动,空里众灵飞。
檐牖笼朱旭,房廊挹翠微。
瑞莲生佛步,瑶树挂天衣。
邀福功虽在,兴王代久非。
谁知云朔外,更睹化胡归。
有客有客从东来,手持碧玉歌莫哀。
黄鹄矶头啸明月,长江万里浮云开。
乃从半夜上黄鹤,天吴叱浪蛟龙骇①。
蛟龙骇,山鬼泣。
千骑万骑来悲风,汉阳两岸涛声急。
珊瑚敲起黄鹤回,翩翩走上凌仙台②。
命黄鹤,尔钦哉③!
为我东海之东、西海之西、南海之南、北海之北,真人仙子一一来此楼,海若阳侯莫惶惑④。
各持径尺明月之神珠⑤,江篱芳芷供其侧⑥。
须臾真人习习黄鹤鸣,景云紫雾楼下生⑦。
但见霓裳羽服绰约之仙子,三五西来拥翠旌。
祝融南至驾火龙⑧,大姑小姑盛妆饬⑨,珠铛佩玉鸣琮琤⑩。
登楼握手转更深,万籁不作天宇清。
江水平,冯夷捧出澄水帛⑾,君山父老吹紫笙⑿。
湘君折有瑶草枝,龙绡裁服霞为裙⒀。
盈盈相见湘君喜,唱和钧天广乐之新声⒁。
风传淅淅月如霜⒂,西池王母行琼浆。
大姑小姑颜色扬,砗磲云母妆衣裳⒃。
起立俱兮琴羽张⒄,相将鼓舞和琳琅⒅。
短笛嘈嘈起黄鹄,声清调急良可伤。
倚台望极无所见,海天惨淡江云凉。
真人仙子于是怅然下楼去,欲行不行仍徜徉⒆。
仍徜徉,留且歌,东西南北奈若真人仙子何!
乃驾长风送之望之,而复立于江之沱⒇。
黄鹤尔归去,黄鹄多狂波21。
人有登楼问踏歌22,云在华山采薜萝23,月明夜半当来过24。
【校注】 (1)天吴:传说中的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2)凌仙台:喻黄鹤楼的高台。 (3)钦哉:告戒之辞,语出《尚书》。《书·舜典》:“钦哉钦哉,刑之恤哉!” (4)海若:传说中的海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王逸注:“海若,海神名也。”阳侯:传说中的大波之神。相传古阳陵国君溺死于水,而为水神,能兴大波,谓之阳侯波。《楚辞·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文选·左思〈吴都赋〉》:“揖天吴与阳侯。” (5)明月之神珠:即明月珠,又名夜光珠。《神异经》:“西北金阙上,有明月珠,径三寸,光照千里。” (6)江蓠芳芷:皆为香草。江蓠,即蘼芜;芳芷,即白芷。《楚辞·离骚》:“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7)景云紫雾:传说中神仙出行,必伴以祥云紫雾。景云,瑞云。 (8)祝融句:祝融,上古传说中的火神,也被奉为南方之神及夏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管子·五行》:“祝融辨乎南方。”王毂《苦热行》:“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9)饬:整理,打扮。 (10)珠珰:耳珠。《孔雀东南飞》:“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琮琤:玉石相碰发出的声音。象声词。 (11)冯夷:传说中水神河伯的名字。《广雅·释天》:“河伯,谓之冯夷。”《庄子·大宗师》:“冯夷得之,以游大川。”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清泠传》曰:华阴潼乡堤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河伯。”澄水帛,一种可以消暑的绢帛,相传为唐代同昌公主所用。《杜阳杂编》卷下: “暑气将盛,公主命取澄水帛,以水蘸之,挂于南轩。良久,满座皆思挟纩。澄水帛,长八、九尺,似布而细,明薄可鉴,云其中有龙涎,故能消暑毒也。” (12)君山:即湘山,在洞庭湖中。相传为湘君所游之处。 (13)龙绡:即传说中的鲛绡,相传为海中鲛人所织。韦应物《神女歌》:“的烁龙绡杂琼佩。” (14)钧天广乐:指天上的音乐。《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钧天广乐。”《文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悦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 (15)风传:风传送。岑参《宿关西客舍》:“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 (16)砗磲:一作“车渠”,似玉的美石。《广雅·释地》:“砗磲,石之次玉。”魏文帝《车渠碗赋》序云:“车渠,玉属也,多纤理缛文,生于西国,其俗宝之。” (17)琴羽:羽为五音之一,琴羽即琴音中的羽音。此处指琴声。《文选·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 (18)鼓舞:击鼓而舞。《易·系辞上》:“鼓之舞之以尽神。”琳琅:象声词。此处形容舞蹈时玉佩等相碰的声音。 (19)徜徉:《广韵·阳韵》:“徜徉,犹徘徊也。”《文选·张衡〈思玄赋〉》:“怅徜徉而延伫。” (20)江之沱:长江支流。喻相送之远。《说文·水部》:“沱,江别流也。” (21)黄鹄:指黄鹄矶。 (22)踏歌:连袂而歌,歌时以足踏地,以为节奏。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23)薜萝:薜荔与女萝,皆为植物名。薜荔,又名木莲。女萝,即松罗。《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24)过:访问。以上两句点明仙人的去向。 这首长篇歌行虚构了作者与众仙欢会黄鹤楼,共作超然物外之游的幻境。诗中黄鹤翩翩而来,飘然而去,伴随作者度过了难忘之夜。从首句看,作者当为江左一带人。
北魏称贤君,恭已勤临御。
其初定武业,帝以崇文著。
崇文固已佳,衣冠改无据。
智者之所嗤,迂者之所誉。
试看北魏祀,四世遂斩遽。
祖宗其忍忘,艰难可弗虑。
摛词戒后人,叮咛听斯语(魏室创业经世咸尚威武至孝文帝始崇文教虽亦润色太平之一端乃改易衣冠亲服衮冕朝飨四传而国社遂墟足为忘祖背本之鉴而辽金及元之末季皆踵其失凡改汉衣冠者不再世而辄亡益足深警矣昔我无忘太宗文皇衣帝因阅金世宗纪见其有禁约子孙祖宗为训服语言悉遵旧制曾且远命侍臣宣读金史什等谕诫大臣圣虑至深然彼时达海巴克即有应效汉人服饰制度之请我当达海巴克什乃满洲世仆且太宗斥而不从夫略立国之初徒以习汉字即怀见异而迁之意可见满洲臣子专习文墨无有不染汉人习气者惟在上之人力挽其弊而无为所惑余益用是深惧昔年恭读器图实录因敬述衣冠圣训勒石垂示后亲制皇朝礼式序于勿改一事谆切中警我世世子孙臣庶惟当敬守勿渝永延亿万载丕丕基故不能已于丁宁告戒耳兹咏魏孝文事因复阐发之)
繁华消歇湛恩留,忍见珠宫作土丘。
海日西沉燕市晚,塞鸿南度蓟门秋。
恭光父子三纲绝,安史君臣百代雠。
善恶相形褒贬在,世宗更比孝文优。
五福五代堂联句(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箕畴次九曰五福未及太人之占华祝惟三曰多男徒纪尧民之颂荷天地祖宗之笃眷欲至万年庆来昆仍云之开先其量百世堂承五代爰即旧额以增题宴锡重华用启新韶而联咏夫其位居左禁典奉东朝阁道旁通地发生而出震文峰对峙山静寿以安颐都合宫而寿考且宁开别宇则福介尔景璇题赐邸两言光云日之躔银榜分楹一例揭宫园之殿廑肯构肯堂而重葺他年预卜涂裘值而昌而炽之叠轃昨岁携来文褓衍瓞曰曾孙之庆占熊维男子之祥时举春巡章驰日骑达佳音于跸路腾喜气于江乘驩声绕豹仗之民额手集鸿臣之使古来有几传宣翻四库之书唐后方闻希阔胪六家之事先教晋爵有加礼而恩志抱孙且予锡名取诸诗而文联笃庆结佩叶宜孙之吉语捧觞待就传之初龄芗盛事以颜堂抒予怀而作记敬蒙昊苍之贶念符祖考之心既沿地以宜名况书屏之有颂俾纯嘏尔常矣古实所希攸好德则锡之皇其有极矧复潢源上溯户版广稽仰兴运之绵长逮奉福寿而十有一世计齐民之长养有见曾元者百九四家斯则袭冠带于天宗万叶皆由一本繁丁黄之生齿四海不啻同堂者矣属者入冬告三白之祥献岁兆八蚕之盛旸而旸复雨而雨泛胜占之大有年子生子又孙生孙尔雅释云引无极排签入座授简言堂拈吉韵之庚庚抽藻思之乙乙予一人敬以作所福维千亿恒益凛保右命之自申尔诸臣诗以永言赓乃再三其毋忘风雅颂之各正也哉
帝王无不蒙天眷(御制),天眷由来萃大清。
上五世承下五世,今初生溯昔初生
之基之致福斯备,攸芋攸宁堂以名。
朱果祥贻支万叶,白山源衍海重瀛
武姬鳦子祥长发,雅瓞风麟兆早呈。
四祖全光开似续(臣嵇璜),五朝骏业大宗祊。
祀周百八昌厥后,人越二千盛莫京
咏发瑶舟深意示,旬修玉牒巨编成
延禧垂裕先一揆,履顺凝庥御八纮。
继继绳绳斯揖揖(臣梁国治),兢兢业业久怦怦。
纪元大衍重开帙(今岁五十一年符大衍重开之数),有六古稀赖赐祯。
伫待九年幸归政,犹钦一日慎提衡。
天容春睟龙为表,神武秋高虎亦惊
寿叟恩联排席燕,耆臣朝许待宫莺
躬耕劝穑南东亩,亲讲圜桥大小黉
阁满琅函峙吴越,义存金鉴括周明
吉祥梵印玉螭纠,妙应塔尖银练横
律吕声更九宫谱,介僎礼肄六篇笙(21)
大云台麓金瞻象(本年二月中圣驾五次巡幸五台),晓月卢沟石补鲸(22)
胜事频年登瑞牒(臣德保),吉音昨岁迓巡旌(23)
迎銮喜气腾凫藻,扈驾欢声逮鹿苹(24)
因命儒臣翻四库(25),稀闻古史溯三正(26)
嬴刘来鲜天家胄,唐宋下徵编户氓(27)
朗教明经仕州县(28),焘官执政出簪缨(29)
延陵仙眷卮为寿(30),国博儒风金满籯(31)
嘉庆璿因作记显(32),元春璧本以诗鸣(33)
辽哉六氏人阅世,美矣两章辞见情(34)
忍弗民之爱是亟(35),凛兹天所贶非轻(36)
古来亦有芗其事,时至应知候不争(37)
五福语从洪范演(臣纪昀),重修宫忆考工营(丙申年宁寿宫落成及今十载)
前宁寿写庙堂制(38),后景福图(御制)燕寝亨。
圣祖当年奉孝惠(39),皇王作宇养升平。
庭披都福东分戺(景宁寿宫在运门之东),室邃颐和左接楹(40)
象取日升沧澥上(臣彭元瑞),宿临星寿角亢莹(角亢为东七宿之首尔雅寿星角亢也)
翠鬟云窦盘㞳峭(41),佛日梵华垂珞璎(佛日梵华二楼俱在景福宫后)
保泰门开横雉堞(保泰门东出正对臣紫禁左垣董诰),畅音阁迥面雕甍(42)
年长者石文而质(文峰石在外景福门之),春盎有梅元起贞(棂景福宫西外植梅)
内外福连楣藻丽(43),诗书典引帖芝荣(44)
不华不朴居惟适,即旧即新役岂更。
宝示诸有典有则(45),记言之为法为程(前年既揭堂额因作记以述事垂训)
御园藩邸恒钦仰(46),敛巳锡民永惠行。
有待额斯竟如愿(47),欲传心本自先盟(以下恭绎堂记御制五福五代中语)
德攸予好泉旁达(记云获福必归于好德),善与人同木鬯萌(在好记云好德尤其善以敛锡厥庶民)
敬曰明而敬曰旦(天记云敬初臣沈),安其凿与安其耕(云爱记民)
几惟万政法行健(云勤记政),经次二贤占汇征(云亲记贤)
由厥旧章钦自昔(48),所其无逸语详精(不敢记云暇逸)
曰三致意亲书扆(49),于万斯年廑见羹(50)
论采苏文洵具备(51),词卑何赋但嘤𧭈(何晏景福殿赋骈俪华藻无关大义)
物浮大小水为气(52),中判危微言乃声(53)
子梓孙荪德金玉(54),祥详佩佩器瑶琼(55)
晋封识喜含饴合(56),戴锡命名置膝并(57)
麟角峥嵘能仰笑(58),龙珠的皪见高擎。
生三月解瞻仙仗,天一笑看携锦绷。
曲赉优恩数亦异(59),重熙屡洽祉加赢(后慈庆圣祖躬承辈凡下至永字孝庄文皇亲见六世巳为世所希觏我既祖今又庆得元孙现皇上逮事世衍祥圣亲见七未艾备祉弥隆)
归馀值闰桐枝长(60),献寿维南华盖迎(61)
伫教方名臻总角(臣童凤三),即陪家宴预称觥(62)
寅秋惇叙膏流叶(乾隆丙寅于宗惇叙殿赐宴室),卯岁乾清露挹茎(63)
视奉字行尚犹子(64),在元孙辈总为兄(65)
周男则百世非衍(66),唐院计千庆未宏(唐有千孙院亦非五代一堂)
讵数磐宗系著表(臣季学锦御制),爰咨畺吏奏驰伻(67)
六家见者期颐逮(68),五代同将二百盈(69)
寿世共民沐天佑,泰朝有诏荷恩令(70)
蜀中翼己侪期羡(71),江右爵还伦偓铿(72)
若粤若齐若郊甸(73),汝张汝李汝月英(74)
门乌卓楔标人瑞(75),竹马照盆图戏婴(76)
皆际辰昌蕃以殖(臣吴寿昌),彼因文显炳而弸(77)
榜书四字妙八法(78),赐句叠章谐五韺(79)
民子君亲衣暨食(80),夫耕妇织袯兼荆(81)
大生之宇皇春啿,中午当阳谷日晴。
宴以承欢效尧祝(臣郑际唐),诗毋侈颂慕皋赓。
嘉祥允矣超前古,负荷艰哉凛后庚。
堂构克昌百世永,箴辞惟勖一心诚(御制)
⑴ 我朝仰蒙共有天眷瓜瓞蕃昌自太祖至今十一世朕躬以上太祖以下太宗皇孙世祖孙皇皇祖又命皇考凡五世朕躬皇子皇曾元孙宗人府查出字辈太祖长子褚英支派下得皇元孙载下又一辈赐名奉福奉寿亦凡五世
⑵ 生民两见于雅厥初生民举后稷而言民之初生举太王而言周家奕世相承文王所以极本支百世之盛
⑶ 长白山之东有布库哩山其下有池曰布勒瑚里相传有三天女浴于池有神鹊衔朱果置季女衣女含口中忽已入腹遂有身产一男生而能言体貌奇异及长母告之故因锡姓为爱新觉罗名之曰布库哩雍顺与小舠乘之毋遂凌空而去此本朝发祥之始也臣阿桂
⑷ 长白山为鸭本朝发祥之地渌混同爱滹三江出焉源远流长形家以为亿万年衍派延洪之象
⑸ 由乾隆五十一年上溯太祖高皇帝天命元年纪元一百七十有九年迪光衍庆垂裕无疆
⑹ 我已朝宗室繁衍合十一世现在逾二千人实前古所未有
⑺ 祖陵皇上四巡祀盛京恭谒迎奉诸宗室来驾者有法祖宗家御制诗勖以水源木本无忘伍弥泰教养成全无微不至臣
⑻ 向例每十年恭修期编帙玉牒一次本年正届应修之较前愈盛
⑼ (自明年丁未至乾隆六十年乙卯归政之期尚有九年予惟日益孜孜以待昊苍纯估)。(御制)
⑽ 稽古圣寿古稀有六每日万几之暇读书无间寒署吟咏日十数篇临池则擘窠蝇头各臻神妙心力目力因应有馀实由自强不息积中形外自宜天日之表益彰睟盎
⑾ 上年九月初一日涖行驾行围阿济格鸠猎罢已营虞人报西山有虎指其处上复策骑前往虎伏丛薄中左右约上亲御圣祖所遗虎神鎗一发中其要害立殪随围内外臣仆无不惊服欢悦
⑿ 康熙壬寅年曾举千叟宴上年复于皇上御极五十年仰绳祖武乾清宫举千叟宴耆耇盈廷多至三千人视康熙年间入宴人数更逾三倍锡福之隆蕃禧之厚伊古未有臣和珅
⒀ 垂皇上宵旰勤劳五十年常如一日而凌念三品以上大臣年逾七旬者免其寒早起入朝凡在有位靡不感激加勉
⒁ 上年皇上御极以来常举耕耤之典圣寿七十有五复履亩耒亲耕从容成礼不惟随侍耆臣所不能及即挟掌牛之耆老亦皆六十以上之人并无年逾七旬者
⒂ 京师自元太祖建立大学以来五百馀年辟雍之规未备皇上详稽典制酌古准今肇立桥门圜水于上年二月上丁释奠之后亲临讲学多士圜桥观听踊跃欢欣其时瑞雪缤纷自晨入夜盈尺有馀畿辅广沾麦苗因之渥润遂以有秋不惟文治光昌因时大备抑且来牟率育道合陈常
⒃ 文源皇上右文典学于阁文渊全文津文溯四四库书既成之后复之三部分弆扬州命发帑雇募书手缮录全书文汇阁金山之文宗阁杭州之观文澜阁嘉惠东南士子俾得抄录摩广敷文教臣刘墉
⒄ 于上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年冬告成颁赐
⒅ 乾隆壬寅春得玉印二方镌大西天草书一曰萨尔瓦汉语普也一曰莽噶拉穆汉语吉祥也献岁徵祥实为万民禔福之兆
⒆ 日下旧闻载白塔寺辽寿昌二年建元至元八年世祖发视石函铜瓶香水盈满舍利坚圆瓶底获一铜钱文曰至元通宝逮明天顺二年改名妙应寺上年新正初六日蒙古恩赐千叟宴时是塔顶轮上悬哈达哈达者语奉佛吉祥制帛也塔高二十馀丈瑞帛飘缀非人所能升陟佛力神通吉祥善应益信而有徵也
⒇ 客秋乐劄皇上披阅四库全书内张照论子云世所传五六工尺上等字即宫商角徵羽五音因五六命典司乐部诸臣将现习各乐章谱内骈注工尺上及宫商角徵羽字俾乐工肄习通晓引俗入雅弥昭天地同和之盛臣曹文埴
(21) 首善御制补笙诗六篇久谱宫商以京师为之地命顺天府招选佾生肄习娴熟于乡饮酒礼用之以广化民成俗之治
(22) 卢沟桥创建金明昌时元明迄今几经重葺而轮蹄杂还石面渐致敝坏洞门亦间有鼓裂者爰发帑重葺司事之人有欲拆洞门而改筑者铁钉上命先拆石面以观洞门皆石工鳞砌锢以坚固莫比因祗令重葺石西并桥之两垂取坡就长以便重运车行不致遥震洞门于是成功不毁人力不劳自能杜侵冒而复旧观去之御制记中申明重葺非重修之故以扬旧过善而防新将来之弊即一事而皇上行政之权衡于斯毕具矣
(23) 甲辰闰三月南巡江宁回跸驻龙潭行馆是日留京王大臣飞报得五代元孙之喜
(24) 时扈从王公大臣及外藩蒙古王公等下逮地方官吏老幼黎民无不额手欢忭同声颂庆
(25) (驰谕内廷翰林彭元瑞曹文埴检查四库全书古来见元孙者有几详悉奏闻)。(御制)
(26) 禹汤文武三代圣王考其年代世次俱未及见元孙
(27) 遍翻四库全书自秦汉至明帝王从未有得见元孙者编氓中虽间有之然自唐以来亦止六家
(28) 山堂肆考载唐钱朗南昌人年一百七十馀岁元孙数人皆以明经为县宰臣福长安
(29) 周必大平园续藁载宋张焘饶州人孝宗时官参知政事年七十五见元孙一人
(30) 元吴宗元绍兴人年八十八见元孙举觞为寿抱置膝上望者谓神仙中人见宋濂潜溪集
(31) 明罗恢吉安人永乐时官国子监博士年八十二见元孙一人事载程敏政选明文衡中
(32) 明归璿昆山人即归有光之高祖有光集文中载璿有高元嘉庆堂顾九和为之记臣王杰
(33) 明文徵明甫田集载戊午元旦诗有百岁几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见曾元之句考徵明年九十有元孙二人
(34) 内廷皇上喜得元孙有翰林查奏后复有御制志意诗一章据御制志事诗一章
(35) 心爱御制志事诗中有忍不敕几民之句仰见皇上絜矩引申诚求保赤臣金简
(36) 天御制志意诗中有获兹惟益凛事一思之句仰见皇上凝承昭气感通
(37) 上葺皇宁寿宫内之名景福宫曾而未御制五福颂书屏而未以五福堂者盖引发今五代一堂期累天庥熙国庆允恊昌洽重斯为极盛
(38) 宁寿宫之制仿坤宁宫为归政后祀所神之所其前为皇极殿则朝堂规制将来受朝临御也
(39) 景福宫为所居皇祖恭奉颂序孝惠皇太后详见五福
(40) 景宫制分中东西三路而福宫为宁寿宫东路
(41) 又景福宫相近有翠鬟亭有石洞镌云窦二字
(42) 阁在上景福宫前以皆宁寿宫东路与景福宫密迩
(43) 景福宫额悬门外前檐堂内悬五福五代堂扁臣庄存与
(44) 堂内徵笃御笔联云燕翼仰贻谋敛时五福瓜绵祜至于万年句述诗书义蕴广大
(45) 子宝皇上七旬万寿镌镌甲辰既额斯堂又古稀天五福五代堂宝又连其文镌皆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奎章宝帙钤用之臣陆费墀
(46) 五福堂额乃雍和皇祖御书以赐之以皇考者自少皇考敬摹于宫圆明园皆用颜堂予至于今朝夕每深钦仰
(47) (予临御五十年未循五福之名遽以颜堂者盖有待国家天庥而邀祖贶今竟得古今希有吉瑞实我万世子孙申锡无疆之庆也)。(御制)
(48) 毋忘记云旧章臣以粤抚入敷天觐蒙臣向恩预宴钦惟机司圣学圣政共仰以中书为军员亲见徵事愈敕几典学今更得读本行健之功致福之睿文而赓盛臣孙士毅
(49) 制五记云五章之中三致意焉盖福颂久经宸翰书屏揭堂御中
(50) 祖记云于万斯年恒保此福盖体见羹见圣世宗朝乾夕惕之心以致墙之慕
(51) 景福语出周雅既醉之章所谓既醉备五福也苏轼有论朱臣圭
(52) 韩愈云气水也言浮物也举以示为文之法伏读御皇上每制文鸿钧默运元气充周非取喻于水所能尽也
(53) 法契御制记推本获福之由上溯心声矣心精一危微之旨著为文言乃
(54) 皇皇子元孙命名皆从玉旁今胡命名从金旁臣高望
(55) 近咏古玉宜子孙佩诗有是佩诚堪佩言祥试可详之句余既辨佩佩二字从玉为器从人为事因以祥详亦韵同而义别连类及之联句详纪祥徵于宜子孙之佩恰相叶吉也
(56) 甲辰新正以皇长孙公绵德将有抱孙之喜先晋封贝子以为迓喜延祥之兆既而果如所愿一堂五代祖孙共庆含饴洵天家希有之瑞也
(57) 皇祖亲见曾孙四五人嘉名肇锡则自最长之永琛始是以予之子侄辈用永字胥皇祖所赐也乾隆丙寅宴宗室于惇叙殿其时绵德尚未生而近支宗室中已有与皇孙同辈者衍派以绵则予所命也后一年而绵德生又二十一年而绵德生子命名奕纯至戊子新正题皇六子永瑢所画岁朝图恭进慈宁因有永绵奕载奉为后慈娱之句首三字既以庆源三世排序成文意更来似续按字开支引之勿替是以皇元孙以载锡命名并查宗室中载字下一辈二人赐名奉福奉寿计予归政后年至九十则载锡年当十七或可见奉字辈来孙增六代同堂之庆虽此愿未敢预必而上年千叟宴中九十以上亲为赐卮者且十数人可知寿世长龄亦属寻常之事予惟颙祈天佑以为召祥迓福之本耳
(58) (甲辰初冬予亲临绵德邸第阅视元孙抱置膝上见其头角峥嵘依依仰笑实深欣慰)。(御制)
(59) 皇上爱笃赉元孙凡年例节庆赏有加臣阿肃
(60) 八皇元孙于闰三月初日生桐孙叶瑞知闰春长
(61) 报正圣驾南巡喜闻吉合维南献寿之占
(62) 向例上元前一日筵宴制皇子以下凡授室者方得侍座上年御小宴诗有编展书房待预元之句盖预宴圣意待五皇元孙六龄入学之年即令以实副代同堂之庆也
(63) 乾隆癸卯新正于俱乾清宫普宴宗室凡年已及岁之闲散赏给四品顶戴
(64) 现在辈于宗室中伦序最小者为奉字皇上系属来孙皇元孙虽在绣褓已居季父行矣臣吉梦熊
(65) 皇皇上福履所绥椒蕃瓞衍将来元孙辈雁序众多皆肩随踵接之弟也
(66) 有周御制得元孙志意诗室百男非五代之句
(67) 前因庆得元孙随传询各督抚将民间得元孙者查明咨报汇奏
(68) 据直𨽻江西山东四川广西各督抚奏报百岁寿民五世同堂者现有六家
(69) 据各督抚先后奏报五世同堂者共得一百九十四家计其数巳将盈二百矣
(70) 乾隆五十年正月初一日凡民间得元孙者均加赏恩诏赐
(71) 四川达州寿民张子翼年百岁有子三人孙八人曾孙六人元孙三人
(72) 江西龙泉县寿民古朝爵年百岁子孙曾元并萃一堂
(73) 广西桂平县生员钟君宠山东聊城县张羽历城县刘湘直𨽻顺义县郭有英四人皆寿登百岁曾元五世臣黄轩
(74) 直𨽻张璧湖北李进也贵州孙月英各得元孙自八人至四人不等在一百九十四家中尤为繁衍
(75) 会典载凡民间寿至百岁以上者给与建坊银三十两表其门曰升平人瑞
(76) 婴图皇上安怀廑念寓意翰墨如戏照盆孩儿图屡见吟咏今蕃昌大化翔洽闾阎生齿骖筱嬉游天然活画
(77) 四库全书中唐后仅有钱朗等六家均以仕籍得存记载齐氓御制诗比之马迁青云之羡若今日之编户亦得以国庆附彰家庆名列奏章事登邅逢御集真旷古未有之也
(78) 古朝御笔赐张子翼扁曰衍庆颐龄爵曰繁颐馀庆钟君宠曰养庠衍福张羽曰引年钟盛刘湘曰延龄馀庆郭有英曰期瑞繁昌
(79) 子翼御制祥字韵诗一首朝爵赐张叠韵一首赐古再叠韵一首世一赐钟君宠等四家乂之盛诗二首记各省五堂得一百九十四家先后共成五章数叶元音宣播五韺
(80) 伏读可怜御制黔黎滋盛宁非喜衣食谋艰廑之句仰见我皇上爱民如子授衣谋食无日不廑仁寿宸怀是以如洋德洋恩漙举一世而胥登也臣汪
(81) 织一御制赐古朝爵诗有夫耕妇家昌之句于敛时敷锡之中即具方之训俗型义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